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

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洋运输通道之一的加勒比海域,一系列岛屿分别构成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群岛当初发现时被命名为“西印度群岛”,至今都被认为是全球第二大群岛。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1)

▲点击看大图

那么全球第一大群岛在哪儿呢?当然就是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所在的“南洋群岛”。

同样是群岛,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就可以成为一个东西横跨五千公里以上、人口2.6亿、拥有17000余座岛屿的“千岛大国”,而面积较小的加勒比群岛,却只能四分五裂呢?


(一)地理因素:破碎的岛屿

印度尼西亚和加勒比虽然都属于群岛,但是其岛屿分布的地理特征完全不同。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2)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分布图

在印度尼西亚的上万座岛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五座大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岛。它们如定海神针般,由西至东控扼印度尼西亚的其他的岛屿。

印尼的绝大多数人口和经济活动都分布在这五座大岛上。尤其是爪哇岛,面积仅有13.87万平方公里,却拥有1.45亿人口,占到整个印尼人口的55.6%,是印尼作为统一主权国家的核心所在。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3)

▲图中红色区域为加勒比海主要岛屿分布图,可以看出岛屿狭长、面积较小

加勒比海的众多岛屿中,就缺少这样几座可以成为“主心骨”的大岛。整个加勒比海最大的岛屿是位于西北的古巴岛,面积不过十万平方公里左右,还不到印尼加里曼丹岛的七分之一,而距离加勒比岛屿的最东端巴巴多斯有2600多公里。

从经济上看,印度尼西亚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均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印尼经济得以从最初的热带种植园逐步发展出完备的工业部门。而加勒比群岛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当地的经济至今依赖农业和旅游业。

一个国家和文明想要统一,往往必须具备主导的“核心区域”。比如中国的中原,印尼的爪哇岛,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相比之下,加勒比的岛屿狭长、破碎,如一串珍珠般星罗棋布,难以构成统一的整体,也难以形成有统治力的主导地缘力量。


(二)历史因素:文明的繁荣

想要形成国家,光有地理基础还不够,文明与人口也要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才会有国家意识可言。虽然在17-18世纪,印尼和加勒比地区都陷入西方的殖民统治中,但在此之前两者的文明发展水平就相差甚远。

印度尼西亚的文明发展水平很高。早在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就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此后,著名的室利佛逝王国、新柯沙里王国、马打蓝苏丹国等相继出现,成为能够控制五大岛屿中两到三个的地区强权,发展出了封建文明和统一国家。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4)

▲印度尼西亚气势恢宏的古代文明遗址

而加勒比海地区则大为不同。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前,群岛上不要说封建国家,就连原始的奴隶国家都不存在。

加勒比群岛的原住民有三种,分别是瓜纳哈塔贝人、泰诺人和加勒比人。其中瓜纳哈塔贝人还处于石器时代,不知道铁器为何物;泰诺人和加勒比人则类似《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野蛮部落,其中加勒比人甚至是货真价实的食人族。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5)

▲电影《加勒比海盗》中对加勒比地区食人族的刻画,是有真实历史依据的

也正因此,加勒比地区的原住民完全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而只知道部落。加上部落间相互攻杀,根本不具备形成统一国家的文明基础。


(三)人口因素:殖民后遗症

地理、历史情况的不同,自然导致了两地人口和族群的巨大差异。当今加勒比海的人口构成,与欧洲殖民的历史关系紧密。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502年,西班牙率先开始对加勒比地区进行殖民,设立了第一个西班牙总督。此后的四百年间,欧洲各国蜂拥而至,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甚至丹麦都先后参与,每一寸加勒比岛屿无一例外,全部沦为了殖民地。

与殖民相伴随的是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加勒比群岛成为了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的集散地,且加勒比本身的热带种植园也需要大量奴隶,因此大量黑人在当地生活。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6)

▲英国画家于1823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描绘了加勒比海岛上,在白人甘蔗种植园主的监工下,黑奴劳作的场景

白人、黑人与当地原住民混居一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产生了混合文化以及种族融合的混血种人,种族构成十分复杂,族群间的冲突和隔阂也屡见不鲜。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7)

▲加勒比地区的典型族群人口

由于各个岛屿和地区的殖民宗主国不同,加勒比地区不但族群分裂,连宗教和语言也各不相同,其中各地区仅官方语言就有五种,基本上同各地区独立前的宗主国的语言一致。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8)

▲加勒比地区西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和海地克里奥尔语混杂,还有作为非正式语言的当地土语

语言和民族不同,未必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近代的印度土邦林立,民族众多,但排除巴基斯坦后,印度教的共同信仰就成为维系印度统一的重要法宝。在巴西,天主教也是维护国家认同的重要工具。

对加勒比地区而言,宗教却是一个大麻烦:新教和天主教混杂。不仅如此,黑人祖先们从非洲带来巫毒教等民间信仰在加勒比地区不少地方甚至占有主导地位。宗教信仰多样,不同岛屿的主导宗教不同,整个地区没有宗教具备绝对的优势。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9)

▲加勒比地区的宗教分布示意图,虽然基督教占据优势,但是不同岛屿上天主教和新教的分裂十分明显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而国家想要稳定和统一,人民必须足够团结而有向心力,否则难免分崩离析。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10)

▲海地居民参与巫毒教仪式

在殖民历史的背景下,加勒比地区的人民分属不同的人种,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根本无法形成群体记忆和国家认同感,也就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虽然也遭受了西方的殖民,但毕竟国土广阔,西方殖民者将大量的内陆地区交给传统土邦领主管理。与加勒比海各国欧、非后裔占多数的现实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西方殖民者并未改变印尼国家的民族构成成分

随着时间推移,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风起云涌。此外,印尼国民中87.2%信仰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也是统一的重要因素。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11)

▲二战后,遍布各地的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争取民族解放,缔造了统一的印度尼西亚

总而言之,不同的殖民历史,导致了印尼与加勒比地区在今天的不同命运。


(四)地缘格局:群岛与大陆

从更广阔的地缘视角来看,一个群岛想要统一,不仅要克服内部的离心力,还要成功地抗拒外部大陆的控制与影响。

加勒比国家的最大的不幸在于:殖民时代在欧洲的掌控中,而在民族解放时代又在美国的旁边。对于奉行“门罗主义”,将美洲视为自己后花园的美国而言,距离最近的加勒比地区更是要牢牢掌控的禁脔。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12)

▲加勒比海地区的地缘位置示意图

事实上,加勒比海上的波多黎哥和美属维京群岛都是美国的海外属地,加上其他殖民势力对加勒比的瓜分,统一成为不可能的幻想。1983年,为了教训不听话的后花园,美国更直接军事入侵南加勒比海的小国格林纳达。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13)

▲1983年10月26日的《纽约时报》头版:美国军事入侵格林纳达

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的地缘环境就要好很多。东亚大陆远在千里之外,澳大利亚大陆在18世纪前更是只有原始文明存在。因此,印度尼西亚可以卓然独立,拓展自己的地缘战略空间,成为一个统一的“千岛大国”


(五)经济格局:碎成渣的多个经济体

曾有巴巴多斯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南加勒比海地区这几个小岛国(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像碎的玻璃渣,即便是粘在一块儿,也无非是一小块碎玻璃。

戏谑之词,却说明一个道理,即便是这些国家走向一体化,也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谈不上优势互补,难以实现小国变大国的联合梦想,也就缺乏一体化的需求

加勒比海国家面积加到一起不足35 万平方公里。巴巴多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很多加勒比海国家人口就十多二十万。全球各国和地区人口排名中,垫底的国家很多都是加勒比海国家。

加勒比海国家之间的天然条件更是谈不上平衡,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发展水平、政治现实相对差异很大。例如:牙买加的人口规模相当于圣基茨和尼维斯的60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经济总量是多米尼克的50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人均GDP都超过15000美元,而海地人均GDP还不足800美元。当然更有差距迥异的经济制度。

也正是因为这些巨大的差异性,即便是组建了所谓的“加勒比共同体”,只停留于讲话、条约、纸面上,而几乎没有任何落到实处的联合。

印度尼西亚与加勒比地区同为海上群岛,看似处境相似,在世界上的发展却大不相同,地理分布、地区历史和地缘环境都是重要的原因,不禁令人感叹,国家的命运,历史的路径,真的是“时也、命也”!

印度尼西亚以前是主权国家吗(为何印度尼西亚是统一国家)(14)

▲加勒比海地区海滨风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