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城央绿廊外滩湿地公园(江门一段一品)

12月3日,暖阳和煦,记者走进江门市江海区下沙公园碧道,感受江门城市生态长廊的美好生活。这里曾经是江门全市最大的棚户区,经过升级改造,如今已蝶变为一道亮丽的碧道风景线。

作为江门市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工程,下沙公园串联起榕荫广场、咸水歌广场、观浪桥、儿童公园等功能区域,漫步其中,沿岸美景尽收眼底,城市生态长廊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尽享美好生活。

江门城央绿廊外滩湿地公园(江门一段一品)(1)

下沙公园与城央绿廊无缝衔接。

从改善水质,到高质量碧道建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来,江门的河湖环境和城市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江门市河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1年,市水利局被评选为国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2名河长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河(湖)长”,城市水环境治理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江门城央绿廊外滩湿地公园(江门一段一品)(2)

江门市江海区城央绿廊碧道。

构建全覆盖“河长网络”

激发民间力量共护美丽家园

说起江门的河长,人们第一个想到的,除了市领导,还有可能是老赵。

作为江门鹤山市杰出的民间河长代表,2019年赵德光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民间河长”。

相比起普通的民间河长,老赵把河长这份工作,干成了“专业”。自上任后,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他自行出资在桃源河河滨公园处设立民间河长工作室,专门用于办理民间河长事务。2018年以来,他不仅组织了护河队伍,通过在河道设置拦截网、组织人员乘船打捞和采取钩机打捞的方法清理河面垃圾。同时,他还自费采购无人机和水质检测设备,甚至还到大学深造水质检测技术,成为广东少有的“技术派”民间河长。

江门城央绿廊外滩湿地公园(江门一段一品)(3)

民间河长成为河湖治理重要力量。

“我们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其实作为江门市民,我们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5年时间,每天早晨上班前巡河,成为老赵雷打不动的习惯。作为鹤山市政协委员,他最近还准备了一个新的提案,叫“开门治水,人人河长”,希望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保护河湖的行动中。

江门市以江为名,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总数多达749条,河网密度约0.9公里/平方公里,是华南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为确保每一个河湖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江门市在全面推行河长制之初,就明确提出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河长体系。

据了解,江门全市共设置市级河长19名、县级河长111名、镇级河长756名、村级河长1253名,县级湖长6名、镇级湖长8名、村级湖长4名,做到“每个河长对应一条河流”。与此同时,全市还设专家河长12名、河道警长677名、民间河长1383名、河道保洁员4716名、护河志愿者39771名,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管水治水大格局。

在全社会的合力之下,5年来江门市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0年,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创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的最好水平。

江门城央绿廊外滩湿地公园(江门一段一品)(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市建成碧道超300公里

双湾荟萃铺展山海画卷

下沙公园曾经是水上人家的聚居地,内河渔民在河边停靠渔船,上岸修建棚屋,沿河搭起吊脚楼,是江门市区最大的棚户区,最大的安全隐患点和江门河上的最大堵点。

从2019年开始,江海区投入6.2亿元对下沙片区进行重新规划、搬迁改造,拆迁建筑及附属物300多间,对周边老旧社区实施全要素改造,新建下沙公园,与城央绿廊碧道实现不间断、无障碍“四道贯通”。昔日破旧棚户区,如今变身成为美丽舒适的公园,成为20公里城央绿廊碧道的重要节点之一。

江海区的变化,成为江门市以碧道建设为抓手,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一大缩影。

目前,江门市已完成《江门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江门市碧道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形成全市碧道规划建设一张图。根据规划,江门市碧道规划注重连片打造,坚持以水为脉,形成“两廊一带串联五邑侨都、双湾荟萃铺展山海画卷”的总体架构。架构涵盖有以西江江门段沿线为主轴,串联沿线沙坪河、石板沙水道、荷麻溪等,建设长约70公里、凸显珠三角生态田园特色的西江田园廊道;以潭江干流为主线,串联沿线朗底河、莲塘水、蚬冈水、白沙水、镇海水等,打造长约248公里、承载侨胞情怀的潭江侨乡风情廊道;以江门水道为依托,串联沿线天沙河、杜阮河、礼乐河等,构建长约25公里、展现近代工业遗产和现代城市建设成果的江门水道都市人文风光带;以广海湾、镇海湾为骨架,串联镇口河、斗山河、那扶河、深井水等水系,打造长约73公里、风景如画的濒海碧道。

江门城央绿廊外滩湿地公园(江门一段一品)(5)

江门市蓬江区天沙河,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河道。

根据规划,到2025年,江门将建设高质量碧道364公里。截至目前,全市碧道建设已完成投资45.63亿元,建成碧道305公里。

【记者】李赫 发自江门

【摄影】见习记者 罗一飞

【作者】 李赫

广东河长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