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艺周县区文联专场展演举行(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走进澜沧老达保)

昆明文艺周县区文联专场展演举行(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走进澜沧老达保)(1)

活动现场 赵晓春 摄

云南网讯(实习记者 黎安婷)8月17日,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基层行”系列活动第二站到达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村民小组,来自省内外的20多位知名艺术家同老达保村舞蹈演员齐聚一堂、携手献艺,用文艺的力量展示时代精神、助力脱贫攻坚。

昆明文艺周县区文联专场展演举行(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走进澜沧老达保)(2)

演出节目《变脸》 赵晓春 摄

演出现场,省内外知名艺术家为村民带来了歌舞、戏剧、小品等一系列精彩的节目演出,获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老达保村村民也为艺术家献上了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原生态歌舞表演《快乐拉祜》《打猎曲》和《芦笙舞》,充分展示了拉祜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午,全国著名词曲作家曲波、丁纪、中央民族歌舞团朝鲜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蓝剑、国家戏曲一级编剧孙晨、北京舞蹈学院著名教授王玫、著名美术家柳毅等为当地的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交流辅导,与澜沧及周边县的文艺工作者就歌唱技艺、舞蹈表演形式、词曲创作、绘画技艺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助力当地文艺人才培养。

昆明文艺周县区文联专场展演举行(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走进澜沧老达保)(3)

演出节目《美丽的阿依汗》 赵晓春 摄

据悉,老达保村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人民世代居住在此,拉祜文化底蕴深厚。老达保村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的地方,也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基地。近年来,依靠党建引领文化、助推脱贫攻坚,老达保村走出了一条文化脱贫的路子,老达保村村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好日子。朴实的乡亲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作出了许多原生态、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快乐拉祜》表达出对党和祖国的感恩之情,表达出勤劳致富、拥抱新时代的肺腑之言,因此,老达保村又被称为“《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昆明文艺周县区文联专场展演举行(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走进澜沧老达保)(4)

演出节目《芦笙舞》 赵晓春 摄

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特性在老达保这个纯拉祜族村寨得到了充分展示,寨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艺术家们受到热情好客的拉祜族人民所感染,听到芦笙乐,瞬间就融入了快乐拉祜的氛围之中。面对特地从周边县市赶来参加座谈交流的文艺从业者,曲波说:“凭借独特的音乐歌舞和文化魅力,老达保村走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文艺脱贫之路。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作为艺术家,我们要借助文艺的力量反哺这片土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老达保,了解文化资源富足和物产资源富饶的快乐之乡澜沧。”“拉祜族人民勤劳质朴,他们的音乐传达出一份英勇的气概。”第一次来到老达保村的蓝剑,也深深被拉祜族这个神秘的民族所震撼,资助了两名拉祜族孩子。创作型歌手杨育坚表示,拉祜族人民淳朴善良,拉祜族音乐曲调旋律含蓄优美,选题广泛,给他今后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昆明文艺周县区文联专场展演举行(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走进澜沧老达保)(5)

演出节目《土鸡蛋》 赵晓春 摄

本次“文艺轻骑兵”基层行系列活动,旨在发扬乌兰牧骑精神,身体力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欢乐、问候和祝福播撒到基层,努力帮助基层培养文艺人才,不断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系列活动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努力用文艺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努力创作更多富有时代精神、云南特色的精品力作,大力宣传展示云南各地快速发展的新面貌、新气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