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足跟痛6种土偏方(这8个字治好了张大爷多年的足跟痛)

治疗足跟痛6种土偏方(这8个字治好了张大爷多年的足跟痛)(1)

浅谈中老年人足部疼痛的

常见原因

撰文 樊碧发 刘波涛

编辑 保健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朴素的语言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良好的足部情况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足部疼痛,将会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

这不,张大爷现在就深受足部疼痛的困扰。为此,不愿意看病的他只好让家人推着轮椅送他来疼痛科就诊。

被足跟痛困扰的张大爷

疼痛科医生给张大爷做了检查,发现他的问题主要是左侧足跟的疼痛,疼痛的性质为尖锐的刺痛,程度较重,特别是在晨起刚下地的时候最为明显,疼痛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张大爷不得不暂停活动,休息片刻后方可缓解。一般步行片刻后,足底的疼痛会有所缓解,但如果走得再多一些,疼痛又会加重。

治疗足跟痛6种土偏方(这8个字治好了张大爷多年的足跟痛)(2)

这种情况其实已经有好几年了,时好时坏。足跟刚疼的时候张大爷没放在心上,觉得扛一扛也就过去了,开始的时候也确实是这样,过几天就没事了。可是之后就不对劲了,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疼痛程度也越来越厉害。

为了缓解疼痛,张大爷尝试过口服止痛药、天天泡脚,甚至照着街坊介绍的偏方使劲跺脚后跟,但结果是疼痛非但不缓解,反而加重了。

病因分析

疼痛科医生告诉张大爷,他的足部疼痛属于足跟痛,病因是跖筋膜炎,也称为足底筋膜炎,这是足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常见于久坐或运动量较大的人群。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原因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由于属于炎症性疼痛,所以症状一般表现为尖锐刺痛,非甾体消炎药会有效果,但不能持久。

由于足底筋膜的附着点就在跟骨前部,所以这个部位最容易出现疼痛,有时也会放射到脚掌的前面。

由于足跟是足部承重结构中重要的部分,所以在患者早晨下地初期、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后站立伊始时会疼痛。

治疗“八字法”:控制疼痛,预防发病

知道了自己的病因,张大爷长出了一口气,接着又有点担忧地说:“这个疼痛该咋治疗啊?”

疼痛科医生告诉张大爷,对于跖筋膜炎而言,在进行治疗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控制疼痛,预防发病。

控制疼痛的方法

●疼痛发作时减少下地活动。

●尽量不要持重物(超过5千克)行走。

●穿宽松的鞋子,并使用足底适当垫高的特殊鞋垫。

●局部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膏或者贴剂,对足部痛点进行放散式冲击波治疗,对局部疼痛最明显的区域进行穿刺并注射包括局麻药和甾体类激素在内的消炎镇痛药。

预防发病的方法

●控制体重。

●坚持适度的锻炼,特别是针对小腿的肌肉。

●选择鞋底相对较软的鞋,避免长期穿高跟鞋或者硬底鞋。

●选择适宜的运动量。

●避免长久站立,如果必须长时间站立,可以选择双腿交替承重的方式。

●避免足部受凉。

●足部疼痛要对症下药。

●每天坚持做放松足底筋膜的动作。

放松足底筋膜的方法

01

放松软组织:将网球大小的硬球踩在足底,前后滚动60秒。

02

拉伸足底筋膜和腓肠肌:在地上放一本厚度约5厘米的书,脚掌着地,5个脚趾踩在书上,伸直膝关节的同时身体前倾,使小腿和足背的夹角小于90度,以此充分拉伸足底和腓肠肌。

03

拉伸足底筋膜和比目鱼肌:动作和2中的要领类似,只是把膝关节由伸直状态改为屈曲状态,此时腓肠肌是放松的,而深层的比目鱼肌将得到拉伸。

04

负重蹬地:如果情况允许,就采取单脚站立,可以手扶墙壁、桌角或者椅背,以此保持身体平衡稳定。早期锻炼时站于平地即可,后期可以将大脚趾处于2中的状态,此时可以感受到足底筋膜被拉紧。然后就可以踮脚,缓慢地蹬伸小腿,可以感受到足底筋膜被进一步拉紧,维持数秒钟后再缓慢落地。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越慢越好。

上述1~4的动作,初期每3天进行一次,每次进行3组(按顺序完成,休息3分钟后再次完成,再休息3分钟后完成第三组),每组8~12次;后期可以隔天进行,组数和次数同前,直至疼痛缓解到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

听完疼痛科医生的介绍后,张大爷心里踏实多了,他对医生说,总算是找到了足部疼痛的原因,他有好几个老伙计也是这样,回去就让他们也按这些方法进行治疗。

听到这个,疼痛科医生赶忙拉住张大爷,并郑重地告诉他,对他有效的治疗方式不一定适合其他人,不是所有的足部疼痛都是足底疼痛,也不是所有的足底疼痛都是跖筋膜炎。张大爷的老伙计们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才能对症治疗。

足部疼痛一定要明确病因

有时足部的疼痛可能是系统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比如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出现足部的疼痛,其表现就和张大爷的表现迥然不同,对于这样的患者,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措施就尤为重要。

再比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如果发病部位在足部,对于其治疗的关键就是治疗神经痛,加巴喷丁或者普瑞巴林为代表的抗癫痫药物就是首选药物,同时还要辅助以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还可以考虑诸如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这样的外用型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或者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这样的外用型阿片类药物。

如果照搬针对跖筋膜炎的治疗措施,不但无法缓解疼痛,反而有可能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对患者造成次生性损害。

经过两周的规范化治疗,

张大爷这次的足底疼痛

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而且没有出现反弹

随后张大爷主动来门诊复查,

并带来了他的几位老伙计,

请疼痛科医生给看看

他们足部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几个还合计着

等大家的足底疼痛缓解以后

一起去旅游,

来一个真正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治疗足跟痛6种土偏方(这8个字治好了张大爷多年的足跟痛)(3)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专家简介

治疗足跟痛6种土偏方(这8个字治好了张大爷多年的足跟痛)(4)

樊碧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疼痛学杂志》总编辑等。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业书籍9部。

主攻方向:应用神经调制技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治疗足跟痛6种土偏方(这8个字治好了张大爷多年的足跟痛)(5)

刘波涛,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精麻药品合理使用分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及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市疼痛质控中心难治性癌痛协作组委员。

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主)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癌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疼痛的规范化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相关性腰腿痛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方向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