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神仙(神仙为何纷纷转世为帝王)

文: 阿戴

【水浒新看法 之三十七】

0

不语乱力怪神。

子曾经很严肃地曰过。

施耐庵不是一个好学生,很调皮,《水浒传》开篇就有违圣人之训,从“神”说起:这朝圣人(指赵匡胤)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

又是天生异象,又是神仙下凡的,老施还嫌不够,又瞎掰仁宗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进至宫中后,抱着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

很奇怪老施头没有顺着这文路去写《神仙都去哪儿投胎了》,讨论下神仙为什么热衷于下凡,投胎转世做帝王享万千富贵,而是写起了黑帮小说。写黑帮小说就认认真真写呗,非要用真命天子这套老把戏来糊弄人,可见老施头终究是俗人一枚,为了点击率,老套路都用。

历史上真正的神仙(神仙为何纷纷转世为帝王)(1)

01

确实,这把戏都被史官们玩烂了,你看刘邦得位后为正名,就说自己是赤帝子转世投的胎。

据说刘太公看见一条龙附在他老婆身上,后来就怀孕生下了刘邦。个中情节比较污。刘邦年轻时好喝酒,每次喝醉了就睡在酒店的条凳上。两家卖酒的发现刘邦身上隐隐有龙覆盖着,年终结账时钱都不问他要了。后来刘邦斩白蛇起义,有人见一妇人在哭那条白蛇,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儿子是白帝子,被赤帝子杀了。

这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司马迁都被骗得一愣一愣的,只好硬着头皮写进《史记》的《高祖本纪》里。写《汉书》的班固没法子,只好照抄。

后汉光武帝刘秀的来头也不小,降生的时候,满屋子红光。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就更不可思议,他妈妈梦到抱住太阳,不久就怀孕生了他。《旧唐书》里记载,李世民出生的时候,有两条龙在房门外玩耍,嗨皮了三天才肯走。后来《说唐》称,唐太宗乃紫薇帝转世,也就是文曲星下凡。

灭唐开启五代十国之乱的人渣朱温,史书说他出生的那天晚上,所居庐舍之上有赤气上腾。远近乡邻望见之,皆惊奔而来,边跑边喊:“老朱家着火了,救火去啊!”到房前一看,庐舍完好无损。

施耐恩生活在元末明初,开国的乃是洪武皇帝。据说朱元漳老妈怀他的时候,梦到神送一药丸,放在掌中有光,吃下去,醒来后口里仍有香气。生产的时候异象也是红光满室。邻居看见后,又拎着水桶奔来救火。

清史稿关于努尔哈齐,说他老祖宗的妈叫佛库伦,感硃果而孕。

翻看正史野史,这类传说简直汗牛充栋,无非是想坐实一个事情:皇帝乃是真龙天子。进而延伸出:君权神授。

这在当时,大概一定是没错的,质疑的人,大抵被拉去菜市口砍头了。没有了质疑的东西,就成了史实。

这些史书和传说都是在孔子死了之后才有的,这些传说不是来打脸孔子的。孔子是什么人?圣人!他比任何人都能穿透岁月的迷雾看清未来,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早知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道理。

他不语,不是不懂得用神粉饰自己的道理;他不语,不是不明白没有见过鬼神也可以瞎说一通装逼的道理。他不语的背后,其实是煞费苦心的,他对“造神”是忧心忡忡的。他知道一不小心,就会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导致局面不可收拾:“你不是说自己是真龙天子么?是上界神仙下凡么?是当君王的必然人选吗?那么,如果有另外一个胆肥的人,也说自己是神仙下凡,而且是代表另一路正义的神仙来消灭你这个无道的神仙时,你怎么办?”

孔子不语,是因为他预见了用“君权神授”来粉饰执政合法性的漏洞所在:神仙这么多,那个真正代表正统?哪个真正代表天道?那个真正代表君权?

封神榜里羁押的,可都是各路正神与邪仙。

正是担心和恐惧说乱力怪神的后果,所以孔子只说仁义礼智信。他觉得一个为人君者,能做到这些已经可以了。驭民之术,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可惜的是,很多帝王不懂这个道理,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却没有读懂孔夫子的苦心,乱力怪神不但讲,还大讲特讲,不讲就睡不踏实,不讲就惶惶不可终日,不讲就觉得皇权受到了挑战和威胁,不讲就觉得殿下跪着的都是乱臣贼子。

这一讲,就讲出了大问题了。

历史上真正的神仙(神仙为何纷纷转世为帝王)(2)

02

陈胜、吴广虽是一介草民,就琢磨明白了这个道理。活不下去了要造反,为造舆论,就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鱼肚子里。戍卒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尔后,吴广躲到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

于是,推翻暴秦统治的第一把火就这样烧起来了。

后代起义的,也依葫芦画瓢。你说君权神授,我就跟着装神弄鬼,借鬼神来说事:发动黄巾起义的张角就借传道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

刘福通造反也是这般,参加修黄河的民工在挖到黄陵岗、下河口(今界首余渡口附近)时,民工挖掘出一块石头人,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工大哗,于是刘福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迅速组成了一支反元队伍,并攻城夺地。

施耐恩生活的年代就是元末明初,刘福通起义的事对他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因此,他对宋江等人的造反,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种思考,或许正暗合了孔夫子的担忧。所以,不要把“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这样一出戏当迷信来看待,它是有寓意的,它和梁山上竖起的“替天行道”旗帜,共同构成了对帝皇们的警示:

别看你贵为皇帝,但你要清醒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要以为自己真是神仙下凡就了不得,不要以为“君权神授”就是执政的合法性,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不以江山社稷为重、不以天下苍生为念,这边幻想永世家天下,那边却倒行逆施,百姓就会“以彼之技还施彼身”,用魔君来对抗道君,用 “替天行道”来消灭“不代天行道”的人。

虽然宋江一伙最后被招安了,但北宋还是被灭亡了,南宋也灭亡了,这是很值得反思的事。

历史上真正的神仙(神仙为何纷纷转世为帝王)(3)

链接:看帝王出生时的那些神奇事

❧《史记》之

《殷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史记》之

《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史记》之

《秦本纪》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後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史记》之

《高祖本纪》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汉书》之

《高帝纪》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三国志》之

《魏书文帝纪》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举茂才,不行。

❧《南史》之

《宋本纪》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在癸亥三月壬寅夜生,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及长,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事廉隅小节,奉继母以孝闻。

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衆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时有孔恭者,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行止时见二小龙附翼,樵渔山泽,同侣或亦睹焉。及贵,龙形更大。

❧《北史》之

《魏本纪》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圣武皇帝讳诘汾,尝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自称天女,受命相偶。旦日请还,期年周时复会于此,言终而别。及期,帝至先田处,果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即始祖神元皇帝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帝崩,神元皇帝立。

❧《隋书》之

《帝纪高祖》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

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兒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兒,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

❧《旧唐书》之

《高祖本纪》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累转谯、陇、岐三州刺史。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高祖颇以自负。

❧《旧唐书》之

《太宗本纪》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旧五代史》之

《太祖纪》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硃氏,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其先,舜司徒虎之后。高祖黯,曾祖茂琳,祖信,父诚。帝即诚之第三子,母曰文惠王皇后。

以唐大中六年岁在壬申,十月二十一日夜,生于砀山县午沟里。是夕,所居庐舍之上有赤气上腾。里人望之,皆惊奔而来,曰:“硃家火发矣!”及至,则庐舍俨然。既入,邻人以诞孩告,众咸异之。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携养寄于萧县人刘崇之家。帝既壮,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崇以其慵惰,每加谴杖。唯崇母自幼怜之,亲为栉发,尝诫家人曰:“硃三非常人也,汝辈当善待之。”家人问其故,答曰:“我尝见其熟寐之次,化为一赤蛇。”然众亦未之信也。

❧《宋史》之

《太祖本纪》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辽史》之

《太祖耶律阿保机》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弭里人。<一>德祖皇帝长子,母曰宣简皇后萧氏。唐咸通十三年生。初,母梦日堕怀中,有娠。及生,室有神光异香,体如三岁儿,即能匍匐。祖母简献皇后异之,鞠为己子。常匿於别幕,涂其面,不令他人见。三月能行;而能言,知未然事。自谓左右若有神人翼卫。虽龆龀,言必及世务。时伯父当国,疑辄咨焉。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为挞马沙里。时小黄室韦不附,太祖以计降之。伐越兀及乌古、六奚、比沙诸部,克之。国人号阿主沙里。

❧《元史》之

《本纪第一太祖》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太祖其十世祖孛端义兒,母曰阿兰果火,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兰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即孛端义兒也。

❧《明史》之

《太祖》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硃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清史稿》之

《太祖本纪》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硃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号其部族曰满洲。满洲自此始。元于其地置军民万户府,明初置建州卫。

链接

❧《史记》之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18.5.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