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1)

当一个省区人均生产总值只有96元,财政收入仅仅9万元的时候,生产力会弱到什么程度?这并非假设,而是内蒙古自治区75年前的状况。

生产总值增长3820倍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其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人均创造和占有的财富非常少,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相当低下。”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如此描述:1947年全区生产总值5.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6元,财政收入0.0009亿元。

全区财政收入只有9万元,至于人均收入情况,也许那时统计工作不完善、亦或实在微不足道,未见记载。记者从权威资料中查到的最早的数据是:1952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6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经济规模从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不断跃上新台阶。

统计显示,2021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0514.2亿元,比1947年增长了3820倍;人均生产总值85422元,比1947年增长了890倍。

人均收入方面,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8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7元,比1952年增长了266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7元,比1952年增长了173倍。

“粮仓”“肉库”“奶罐”

“自治区成立之初,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牧业经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商品短缺,市场萧条。”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负责人撰文说,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1947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为76.7:7.1:16.2,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仍以第一产业为主。197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7.0:39.5:23.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业完成了从自给自足型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农牧业商品经济过度,工业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到40年后的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1:39.4:50.5。其中,粮食产量达到3553.3万吨,居全国第8位;优势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等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产业带形成,畜牧业跨越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区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和马匹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此时,作为全国净调出商品粮6个省区之一的内蒙古,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能力,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

这样的成就,与党的政策紧密相关。1947年,内蒙古粮食产量为184.5万吨,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进入21世纪后,中央和自治区出台多种惠民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二减免”“三补贴”和全面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后,2004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之前连续5年减少的局面,并从这一年开始,粮食产量年年创历史新高的脚步再没有停息。

低碳产业促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迅速掀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热潮,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促使“十三五”顺利收官,也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统计显示,2021年,内蒙古三次产业比例为10.8:45.7:43.5,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0%、39.3%和51.7%。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肉牛肉羊产业提质增效,奶业振兴稳步推进,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七连稳”;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制造业支撑作用增强;新兴服务业较快发展,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

75年来,内蒙古从自身“温饱不保”,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节点中的数据生动地展示着全区经济社会巨变历程。

眼下,内蒙古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决心在守护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构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在围绕“低碳”布局全新产业、吸引投资方面,内蒙古已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去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8%,达到全国平均增速的2倍。今年以来,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制造、生态环保等现代产业,特别是风力发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开工,截至3月底已完成投资101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6倍,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朱文哲)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2)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3)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4)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5)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6)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7)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8)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9)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10)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11)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12)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13)

一组数字读宁夏(3820倍数说内蒙古变迁)(14)

来源: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