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

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1)

南红玛瑙手串念珠

这次,我们来说一种落了架的手串儿材质——玛瑙。

为什么说现如今玛瑙这种东西已经落了架呢?因为在我们中国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明清一代,玛瑙始终是仅次于新疆和田玉的一种贵重的宝石级材质,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矿区无节制、无计划地野蛮开采,使得大量低价格的玛瑙材质涌入市场,最终导致玛瑙市场泛滥,价格一落千丈。比玛瑙还惨的是珍珠,由于大量的人工养殖,珍珠的价值迅速下降,到了商场为招揽顾客而免费赠送的地步。

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2)

都说落了架的凤凰不如鸡,珍珠算是彻底歇菜了——玩儿老珠子没有价值——正所谓人老珠黄嘛;而玛瑙还有一线生机——那就是老玛瑙。根据近几十年以来的玛瑙拍卖记录来看,老玛瑙一直都是收藏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收藏品,这就是玩儿玛瑙的基本原则,包括手串儿。

按照杂项收藏的一般规律,玩儿玛瑙器一定要玩儿有年份的,最好的就是清中期的,因为清代中期的玛瑙,无论是材质还是雕工,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3)

老玛瑙与新玛瑙的最明显区别之一在于,老玛瑙的通透度要明显逊于新玛瑙,换句话说,就是新玛瑙要比老玛瑙透亮。我们说清代的玛瑙最好,不是出于对清代的某种盲目的尊古崇拜,而是由于清代玛瑙质地的通透度最接近传统对玉质的要求。

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4)

俗话说“千种玛瑙万种翠”,说的就是玛瑙的颜色种类很复杂,常见的玛瑙有红、白、灰、黑、蓝、绿等几种颜色。作为手串儿,最常见的就是红玛瑙手串儿,但即使是红玛瑙,也有不同浓度、饱和度的变化。红玛瑙按照材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普通的原矿红玛瑙。这种玛瑙的本色就是深橘红色,颜色浓度很高,质地的通透度稍差,带有蜡状亚光的视觉效果。

还有就是收藏级别的红玛瑙。收藏级别的红玛瑙在古代以稀有而受到藏家的追捧,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原矿南红玛瑙,收藏级别的原矿南红玛瑙主要产于我国云南、西藏,主要出产于清代中期前后。南红玛瑙的红色不像普通红玛瑙那样浓重、浑然一体,而是多与白色玛瑙按照一定的层次规律叠加伴生。南红玛瑙的红色可以分为水红、橘红、朱红等多种,由于地子的水头足、通透度高,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红色都比普通红玛瑙的深橘红色显得鲜艳而亮丽,带有翡翠一样的装饰效果,甚至比翡翠的绿翠更鲜艳动人。

当下用来平衡南红玛瑙市场供求关系的,是产于四川凉山的南红玛瑙,这种南红玛瑙呈土红色,没有清代南红那种鲜艳夺目、神采奕奕的颜色,与杂项收藏中的传统南红玛瑙是同名同姓的两种材质,不可同日而语,收藏价值不应该在一个等级之上。

收藏佩戴南红玛瑙手串,一定要区分开老南红与新南红,老南红手串带有珠光宝气的精神,气质高贵华丽;新南红的颜色偏于沉重,通透度差,又没有普通老红玛瑙的那种蜡状亚光,装饰效果不甚理想。

二、人工干预红玛瑙,就是通过人为地加工优化,将白玛瑙染成红色,这种技术最早来自于日本,所以又叫“东红玛瑙”。东红玛瑙选用的是优质白玛瑙,经过加热、冷却,使玛瑙表面形成细小的裂纹,然后根据需要放置在不同红色的液体中,这样就会染成橘红、艳红、橙红等鲜艳的颜色。东红玛瑙经过加热后,内部的分子结构已经失序,密度大大降低,可以使用叩击鉴别法轻松地鉴别出来。东红玛瑙的染色饱和度要高于南红,也具有亮丽豪华的装饰效果,只是不适宜收藏。东红玛瑙一般很少做成珠粒,所以不需要特别谨慎。

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5)

除了红玛瑙以外,最常见的还有白玛瑙,不常见的有绿玛瑙、蓝玛瑙。

白玛瑙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乳白色的玛瑙,另一种是无色透明的玛瑙。乳白色玛瑙经常夹带着灰色,是最下等的玛瑙颜色。无色玛瑙以质地纯净无瑕疵为最好,上好的无色玛瑙质地通透度高,可以达到水晶的效果,俗称“冰糖玛瑙”,是白玛瑙中的极品,它没有无色水晶的那种生硬的冰冷感,却呈现出另一种洁净的装饰效果,非常漂亮。质地通透度稍差一些的被称为“清水玛瑙”。

天然红色玛瑙手串(宝石材质手串玛瑙手串)(6)

现在的玛瑙是一种大众的廉价装饰材质,串友最好不要随意买红玛瑙手串儿佩戴。如果真的喜欢佩戴玛瑙手串儿,首选的一定是老南红玛瑙手串儿,但老南红玛瑙手串儿的传世量很少,如果放弃老南红,那么底线不要低于清代的老红玛瑙。如果这个选择也做不到,那么宁可放弃。另外,现在的手串儿市场上,有很多红玛瑙手串儿的价格都很低,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当中除了部分真正的红玛瑙外,还有染色的白玛瑙混杂其间,提醒没有经验的串友不要上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