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历史与未来的区别(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

说到3D打印,相信大家已经并不陌生,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它早已经不是那种放在桌面上的老式设备了。在过去的几年里,受计算机能力、新软件使用、新材料使用、创新驱动及互联网进步的推动下,3D打印的技术发展迅速。

那相比以前的增材智造工艺,3D打印经历了哪些发展呢?

3d打印历史与未来的区别(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1)

1、设备多样性,工艺多样性

相比以前的FDM工艺、光固化工艺,3D打印已经逐渐向SLS、MJF、SAF、SLM、DLP等工艺发展,设备类型也随着工艺的不同,发生了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新的设备、新的工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3d打印历史与未来的区别(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2)

2、材料多,应用广

3D打印的发展,不仅仅是设备的多样性,更多的还是材料配套的发展,据统计,现阶段3D打印中,光固化设备使用材料就有30多种,尼龙材料近10种,金属材料近10种,各种工程塑料类的也有30种,不仅如此,在材料性能方便也有了新的提升,拿光固化材料来说,不仅仅可以做到260℃高温应用,还能做到精密铸造要求的低温熔模需求。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钟的模型模具、手板样件、金属配件、展示展览等方面的各种需求。

3d打印历史与未来的区别(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3)

3、尺寸多样,能大能小

3D打印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设备的更新,更多的还是在设备上硬件更新和升级。现阶段,优联智造设备更新升级之后,最大一体成型的的模型能做到2100*800*700的规格;最小的成型尺寸0.025mm,表面粗糙度能做到Ra1,金属最高精度0.03-0.03mm等等,机加工能做的尺寸,3D打印能够完成;机加工做不了的形状和规格,3D打印也能轻松满足。

3d打印历史与未来的区别(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4)

4、软件升级

相比之前,3D打印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手板模型领域开始慢慢向全行业领域发展,这不仅仅跟3D打印硬件升级脱不了关系,跟软件应用、市场开拓也紧密相关。目前,市场上兼容的软件应用高达数十种以上格式,更是有在线3D打印平台出现在我们视野里,不仅仅能够文件观看,更能够在线模型修复,在线报价等功能,让用户对产品价格有了清楚的了解。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国内3D打印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增长,而不是跟大家说的那样逐渐淡化在视野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3D打印人的不断努力和创新下,3D打印还有有更多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突破出现在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