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精神之神全集 龙马精神2潜龙勿用

上篇从姤卦的卦名、卦文和爻文三个方面阐述了“潜龙勿用”的真正含义姤卦是乾卦的潜龙爻(初九)爻变而来,并从卦和爻正面阐述了“潜龙勿用”的含义今天我想从剥卦的角度分析“潜龙勿用”,即从“潜龙”的反面和对面分析“潜龙勿用”姤卦是“潜龙”爻的正面,剥卦则是“潜龙”爻的反面(错卦)及对面(综卦),即剥卦与姤卦互为错综卦于是,从“正、反、对”三面对“潜龙勿用”进行分析就够全面的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龙马精神之神全集 龙马精神2潜龙勿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龙马精神之神全集 龙马精神2潜龙勿用

龙马精神之神全集 龙马精神2潜龙勿用

上篇从姤卦的卦名、卦文和爻文三个方面阐述了“潜龙勿用”的真正含义。姤卦是乾卦的潜龙爻(初九)爻变而来,并从卦和爻正面阐述了“潜龙勿用”的含义。今天我想从剥卦的角度分析“潜龙勿用”,即从“潜龙”的反面和对面分析“潜龙勿用”。姤卦是“潜龙”爻的正面,剥卦则是“潜龙”爻的反面(错卦)及对面(综卦),即剥卦与姤卦互为错综卦。于是,从“正、反、对”三面对“潜龙勿用”进行分析就够全面的了。

首先,从剥卦的卦名看“潜龙勿用”。“潜龙”要“勿用”,那“用”了会怎样呢?剥!“用”了就会剥掉“潜龙精神”,小“用”小剥,大“用”大剥,极“用”就会剥得尸骨无存。就如生命的“潜龙”就是元气,所以我们不要过分剥灭元气。生命需要元气,就像手机需要电。使用手机会耗电,故必须充电,生命亦一样。如果元气得不到及时补充,就得马上启用生命的“省电模式”,这就是“潜龙(元气)勿用”的含义。可见“勿用”不是不用,而是要合理地用。剥走了元气就会伤身,剥光了元气就会送命。就生命而言“潜龙勿用”就是养生之道。当然“勿用”也含有不用之意,就如手机充电时最好不要使用,养生之道也讲究静养。

其次,从卦文看“潜龙勿用”。剥卦的卦辞:“不利有攸往”。这也很好理解,就是潜龙不要轻率地启用。为什么向外或向前会不利呢?不是对手的实力太强,而是自己实为太弱,需要首先潜下来修生养息。我国近代被西方剥过,后又被美日剥过,文化大革命时期又被自我剥了一次。近几十年就是属于潜龙时期,改革开发就是实施的“潜龙勿用”。近几十年来,我国默不作声的发展,对外实行五项其本原则,就是坚守着“不利有攸往”的精神。而现在到了“现龙在田”的时候了,对于那些反华势力也是该出手的时候了。象辞说:“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山是怎么形成的?沧海桑田,因地壳的运动,地下的岩浆剥开地面而升腾起来而成山,之后山就依附于地而存在,故说“山附于地,剥。” 地震是原本潜伏在地下的岩浆升出地面的过程,即“潜龙勿用”变成“潜龙之用”的过程。孔子从“山附于地”的卦象中联想到了国家。山如国家,地如人民。国家是从人民中“剥”出来的,故国家的稳定必须附于人民,强大的国家必须依附于伟大的人民,以剥削人民为重的政权必然不会长久。故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象辞说“上以厚下安宅”。在上的当权者要厚待下面的人民,使人民安居乐业,政权才能得以稳定。可见国家是条巨龙,这条巨龙要善于潜藏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而且不要轻易启动暴力机器。

最后,从剥卦的爻文看“潜龙勿用”。为了理解和运用,我们聚焦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本属“潜龙”时期,长大之后是否会成为人中之龙,就要看现在是否潜得够不够深。而现在是否潜得够不够深,就要看教育者是否“勿用”,即遵循教育规律。下面依据剥卦六爻,从六个方面揭示教育规律。

第一,教育不要剥掉孩子的立足之本。“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因为剥卦的卦象像一只床,故以床为全息点来阐述剥之大道。床足被剥灭了(“剥床以足”),这种剥灭床足的行为一定会带来危险(“蔑贞,凶”)。“蔑”作“灭”解。“足”作“脚”解。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帮助孩子构建立足之本。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格拉底的这段话就是孩子人生的“足”,可现代教育几乎将其剥光,岂不凶险?现在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教育思想,如果离开了教育的本质就是伪思想毒思想,会危害孩子一生。如果有孩子读书的家长请注意,我们无法改变现有的义务教育体系,但在选择培训学校时一定要先看这所培训机构的教育是否剥灭了孩子的立足之本。

第二,不要以工业化教育剥灭个性化教育。“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剥完床足又开始剥床腿(辨)了。床腿是分辨地面和床面的部分,故称“辨”。现代教育犹如工业化生产,培养青一色的“产品”。然而,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都有差别,扼杀差异化必然会阻碍孩子的完美发展,故教育宗师孔子特别主张因材施教。优秀的教育者,一定善于分辨出孩子的身心特征,从而因材施教。《易经》八卦中有“坎”(坎为水,其德为险为陷)和“离”(离为火,其德为附为丽)两卦,《说卦传》有“水火不相射”一句。如果将完美的人生看作一个完美的圆球,则每个孩子都有其不一样的球面凹凸。凹为坎,凸为离。不同的凹坎代表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凸离代表不同的特长。凹坎渴求容纳生命之水。小坎能容溪流,中坎能容江湖,大坎能容海洋。凸离向往云霄。两者共同构成生命的特色,故说“水火不相射”。教育者能分辨得出受教者坎离吗?每个孩子的坎离都不尽相同。大小不同,深浅不同,高低不同,经纬不同。故爻象说:“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床腿都没了,那床与地板又有什么区别呢?个性化都没了,那人与工业化产品又有什么区别呢?“辨”还有辨别是非善恶之意。床之腿就如人之腰,教育者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教育孩子能挺直腰干(腰杆也称辨)做人,而不是剥灭个性(“蔑贞”),变成一个腰弯腿软之人。

第三,教育者适当剥灭孩子的一些行为没有什么过错。“六三:剥之,无咎。” 现在时兴所谓的快乐教育,堂而皇之说“充分释放天性”。上文说过,每个孩子都存在不一样的纳水之坎和探天之离。但水有清浊之分,天有远近之别。教育者的任务既要引导孩子广纳清泉,又要拒收浊流;既要引导孩子远离虚幻,又要引导孩子树立理想。快乐教育不分清浊,全由孩子自行采纳,自我成长。为什么美国的精英和暴徒各半,就要归功于西方的快乐教育。我们不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但人之环境分有清浊和虚实。歪风邪气,不良习惯,不懂礼貌等都属于浊流,但孩子怎能完全分辨?网络世界为虚,理想也为虚,孩子进入现实世界很难,而进入虚幻世界却很容易。故需要教育者发挥作用,去浊留清,去伪存真,这样就不会有坏处(“剥之,无咎”)。所以爻象说:剥灭掉那些浊流伪幻又会有什么过错(“剥之无咎”)呢?还有就是不要让孩子对于尊师爱校和尊长爱幼这些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现在的教育不仅是失上下,而是反上下。孩子骂不得,更打不得。孩子成了大爷,而教育者却变为了孙子(“失上下也”)。

第四,教育者不要剥灭真正的素质教育。“六四:剥床以肤,凶。” 剥床剥到了床板(“肤”),床板是床的直接作用处,床板都剥灭了那还是床吗?还怎么睡觉(“凶”)呢?那么,直接承载着孩子人生的“床板”是什么呢?是孩子的素质,需要“德、智、体、美、劳”教育。“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教育都很重要,任何一方面出问题都可能有危险。如果无德、低智、弱体的人会危险大家好理解,盲美和恶劳的人也会有危险吗?其实,真正的美是美德。德育着重培养意志力,而美育着重培养审美力。诚实守信是美育的核心。劳育不只是爱劳动教育,而是要培养孩子尊重劳动,感恩劳动人民的心。请问一个毫无诚信可言和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会有好未来吗?所以爻象说:“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而应试教育是以望子成龙为主要目的。两种教育为孩子打造两种“床板”,后一种床板只能鼾睡自己,而前一种床板却能容卧众人。

第五,最成功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自我教育是“潜龙勿用”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望子成龙的真龙教育。自我教育的特征是“贯鱼”。“贯鱼”就是鱼贯而入的意思。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让一切思维像鱼一样有序地活动在脑海之中,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啊!要让思维鱼贯而入,就得让思维之鱼形成“条件反射”,从而需要对思维之鱼进行有效训练,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自我教育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热爱自然,融入社会的能力。自然和社会犹如两大宫殿,自我能力强大的人能在宫中出入自如。既能感受到大自然如青睐,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故爻辞又说“以宫人宠”,就像宫人在宫中受到君王的宠爱。教育做到这样的程度就无往而不利了,故爻辞总结说“无不利”。因此,自我教育就是自潜教育,自潜于大脑,自潜于自然和自潜于社会。梭罗说:“你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并且不甚完美,同时你也要相信自己是无与伦比的。”

第六,最有境界的教育是无为教育。“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潜龙勿用”的最高境界即是“潜龙无为”。“硕果不食”的意思被老子分析得透透彻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还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但老子又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无为而无不为” 反过来说就是“有私而不能存其私”,“有为而无一为”。这两句话的意思与爻辞:“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相同。君子无为,反而获得了马车;小人有为,反而连安身之所都没有了。

总之,剥卦从反面和对面阐述了“潜龙勿用”意义。

备注:我的《龙马精神》分享遵循一个总原则:“乾坤,其《易》之门邪!” 即以乾坤两卦为门,其它六十二卦皆由乾坤之门衍生而来。也就是说,《易经》都是围绕乾(龙)坤(马)展开的,六龙(乾六爻)六马(坤六爻)是《易经》的十二条经纬线。开始可能会复杂些,后面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在我《龙马人生》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介绍。有缘者,我可免费赠送《龙马人生》一册,但邮费自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