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帽子的来历(戴绿帽子的来源)

戴高帽子的来历(戴绿帽子的来源)(1)

戴绿帽子,大家对这个词的含义肯定不会陌生,往往指妻子背着丈夫在外面偷人。而戴绿帽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这种帽子颜色是传统一脉相承之后的终极结果。

“绿头巾”的这个说法相传最早应流行于明代,在郎英所著《七类修稿》中有这样的记述:“……人称人妻有淫者为‘绿头巾’,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巾裹头……”比郎英稍晚的何孟春在《馀冬序录》中也写道:“教访司伶人制,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明代的乐户乃是一种半妓半伶的低贱职业,规定她们只能戴绿色的头巾,因而“绿头巾”遂成了低贱的娼妓式记号。老婆养汉,当然也就相当于这种戴了“绿头巾”的行业。

不过在明朝之前,有些文献上就有类似的记载。而“巾”这个词就早有其含义,它一般都是平民或贱民们的专属冠。在那个时代士大夫阶级所戴的乃是“冠”,而“巾”只能用于平民或贱民,当时的“绿头巾”就已是娼妓之家的专属。清代翟灏在《通俗编》卷十二里指出,远在春秋时代,“有货妻女求食者,绿巾裹头,以别贵贱”。足见“绿头巾”之早。汉代有了由“巾”变过来的“帻”。唐代颜师古在注解《汉书》(东方朔传)里所提到的“绿帻”时,当时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母,中年后寡居。后来和很年轻的情夫董偃出双入对,一日汉武帝来看姑母,她让董偃出来觐见,董戴“绿绩”谒见汉武帝,文中也说道:“绿帻,贱人之服也。”到了元朝的至元五年,也有相关规定“娼妓穿着紫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代的所为显然继承了元制。

“绿”在中国古代的颜色评等上,乃是最低级的颜色。汉代的奴仆阶级被称为“苍头”,原因即在于他们所戴的“巾”也是这种绿色。在唐代,官吏有袍,品级最低者也是“绿”色。唐代白居易的《怀微之》有诗句曰:“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可以为证。也正因为“绿头巾”为低贱之装束,唐代李封在当延陵令时,遂“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绿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定日数”。

基于以上之论证,已可看出“绿头巾”长期以来,即一直是贱民隶卒或仆庶者流所使用的装束。正因如此,它到了元朝开始,遂日益成为娼妓之家男子们之装束。随即到了后来逐渐老婆养汉的戏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