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陀的来源(你以为佛陀一直是用梵语讲经说法)

梵文是婆罗门教所提倡的语言,也是佛陀时代古印度社会的“雅语”。这种“雅语”,被认为是究竟的、纯净的、永恒的语言,也被婆罗门认为是高贵的语言,所以,这种语言只有婆罗门和男性刹帝利可以使用,包括女性刹帝利在内的其他人都不得使用这种语言。

而佛陀在创立佛教之时,明确提倡四姓(众生)平等,自然是极力反对这种只有最上层才能使用的“雅语”。基本上,在佛陀的时代,梵文和婆罗门教是捆绑在一起的,反对婆罗门教的人,自然是连带着反对使用梵文。那么,佛陀不用梵文传道,用什么语言呢?

佛陀长期在古印度的摩揭陀国弘扬佛法,使用的语言便是摩揭陀语。《阿含经》所保留的形态甚至比巴利语的nikāya更古老。不能否认巴利经典中确有一部分可以追溯到佛陀时期。但是即使被判定为最古老‬的经文也无法断定就是佛亲口所说。大乘非佛说这一论点其实也扩展到了小乘非佛说上。巴利经典中有后世弟子的增添修改,对于汉译的小乘经典也是如此。所以某些用来贬低巴利经典的理由,同样可以放在汉译经典上。为了尊重起见,两者都请不要随意低估。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巴利经典是原典。例如在最古老的Suttanipāta的韵文部分里,保留了摩揭国(Magadha)语言的成分。其实巴利语只是一种方言俗语,当时印度各地语言差别不是太大,转换也相对容易。摩揭国就是释尊在世时期经常说法的地方,所以最早的口传经典被认为是摩揭国语。相对于倾向采用意译的汉译经典,巴利经典被认为可信度更高。但是跟风吹捧巴利经典的,有几人是真懂巴利语?

印度佛陀的来源(你以为佛陀一直是用梵语讲经说法)(1)

印度佛陀的来源(你以为佛陀一直是用梵语讲经说法)(2)

古印度出了一位雄主——阿育王,削平各方诸侯,同时将佛教奉为国教。而因为佛陀当初以摩揭陀语讲经说法,所以这种语言在阿育王时代,一跃成为一种神圣的语言,被信徒们崇拜。

当然,虽然摩揭陀语被信徒们奉为神圣的语言,但大家在传播佛法时并不是只用摩揭陀语的。事实上,佛陀本人也拒绝了佛教僧团制定并使用统一语言的建议。

佛陀曾经教导弟子们,梵文这种标志着不平等的语言,虽然讲经说法的时候听的是摩揭陀语,但弘扬佛法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用一种语言,传播佛法是为了让大家学习它、了解它,所以,当地的方言、俚语都可以用,只要不曲解佛法真谛,并且让大家明白就行,什么语言都没有关系。

其实,佛陀这样的教导,是和佛法的真谛分不开的

像婆罗门教所提倡的,使用一种永恒不变的梵文,那是无视缘起一义,自然从佛理上也为佛陀所反对。须知,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哪有什么真正永恒不变的语言文字呢。从这个方面讲,佛陀的视野绝对是超前于时代的。

不过,随缘弘法,以当地的方言、俚语来弘扬佛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古印度的佛教僧众,其组织一直都相当松散,缺少严密的组织,也难免会良莠不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