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能力吗(不要尘封你的梦想)

朱莉·安德鲁斯是英国女演员、歌手和作家,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艾美奖、金球奖、格莱美奖、美国演员工会奖、全美民选奖和世界戏剧奖在其自传《家》中,她提到了自己在12岁那年到米高梅试镜的经历安德鲁斯这样写道,“当时我看起来如此平凡,他们必须给我化点妆才行”“最后的结论是,‘她不够上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能力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能力吗(不要尘封你的梦想)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能力吗

朱莉·安德鲁斯是英国女演员、歌手和作家,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艾美奖、金球奖、格莱美奖、美国演员工会奖、全美民选奖和世界戏剧奖。在其自传《家》中,她提到了自己在12岁那年到米高梅试镜的经历。安德鲁斯这样写道,“当时我看起来如此平凡,他们必须给我化点妆才行。”“最后的结论是,‘她不够上镜。’”。

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伦敦被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纳之前,曾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

华特·迪士尼曾被一家报纸的编辑以“缺乏想象力”为由解雇。

“飞人”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外。

……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走出阴霾并最终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却在挫折面前认输?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那些后来成功的人在遭遇挫折时,也始终坚信自己能实现梦想,并且坚持践行自己的梦想,终于从现实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自我效能感”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到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

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比如,如果你感到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就能获得加薪,你兢兢业业完成工作任务的概率就会较高。

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项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也就是说,你不仅意识到兢兢业业工作可以带来较高的薪酬,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去胜任这份工作,你才会对工作全力以赴。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有如下5个:

(1) 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2) 替代性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从而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3) 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4) 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心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 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表示,“人们在任何年级都可以发展坚韧的心智。”。他说,一个关键是要避免做自我挫败的假设。如果你被解雇了,或者被甩了,不要放大被拒绝的感受,不要假设你再也找不到工作,或者再也不会有约会了。(但是,在接踵而来的批评面前,坚持信念是很难的。一位教师在谈及年轻时的G.K.却斯特顿时这样说,如果打开他的脑袋,“我们除了一堆白色脂肪意外,应该找不到什么头脑。”,却斯特顿后来成为了英国极负盛名的作家。)

“自我效能感”对我们的启示是,千万不要因别人的负面评价而尘封自己的梦想。布鲁克斯教授说:“生活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对羞辱的恐惧。”。他说,他与之工作的一些人,过去30年来,一直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或者挑战,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犯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