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难移比较褒义的说法(冷常识心不在焉)

本性难移比较褒义的说法(冷常识心不在焉)(1)

图片来自网络

“心不在焉”是学校里老师批评走思的学生时常用的一句话。标准的解释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含贬义。这也是约定俗成的理解。然而我们认真研究它的出处以及所处语境并结合前后文去理解时,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心不在焉”语出《礼记.大学》里的“传”,原文是这样的: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本性难移比较褒义的说法(冷常识心不在焉)(2)

龙场悟道,图片来自网络

《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正二字常连用,就是“中”了也便“正”了,“正”的状态必然是“中”的。《大学》原文里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看似递进连续的过程其实也是同时的,之所以如此行文是方便我们的世俗理解习惯。当我们的心“止”于“明德”,亦即“道”,亦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观照,亦即“无生无灭”的不分别妄想时,心自然是“正”的。而在此在彼的“在焉”时,恰好是不正的,颠倒的,妄想的,有所的。

本性难移比较褒义的说法(冷常识心不在焉)(3)

老子,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按照儒家传统教义,天生“心不在焉”而能“不思而得”的是圣人,而“大学之道”的“学”是对立志做圣人的贤者君子而言的,须先学到“诚”的功夫,令心得正,明德才会自然显现并加诸于身而“身修”。《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心逐于物,就是离道,而不得其正。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正心加诸于身而不已的存养、集义功夫。

所以通常致“大学”的过程,就是先从圣人闻道,初学者虽闻道而未“证得”,故若信若疑、志性无定,须“证得”如同成为自己的一般方算,那就要依止此道理体做“格致”的功夫,做着做着有体会了,然后发现“啊,真是如此”,妄则伏尔,意则诚尔,心则正尔。

《大学》的“学”就是要修习这个功夫的,从这个功夫修习过程中去体悟“天命”、“性”、“明德”,初时是借假见真的格物,以伺良知自来,良知来时妄念自伏,自然就“意诚”,“意诚”便不随波逐流。再借学佛而言,意诚才会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而“大水不能漂”,心就自然是正的。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如如”的“不动心”。外物来不来都不染不离,“缘起性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真空妙有”等等。那就又是一番境地了。

本性难移比较褒义的说法(冷常识心不在焉)(4)

孟子,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功夫可是容易又不容易,刚明白点时又往往如履薄冰,做过的冷暖自知。儒家真的伟大也辛苦,顶礼顶礼,赞叹赞叹。后学实在搞不来的话好在还有佛家净土法门,不得不说,老实念佛是个好办法: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话又扯远了,其实要较真就一个“正心”我们终其一生也解不完修不完。

“心不在焉”就字面意思本无所谓褒贬,解释为“心不在这里(或那里)”也没问题。但解释时未通达所在文义定要论褒轮贬,则很容易失之毫厘而让学者谬以千里了。当然读者也看出来了,本文拿此说事也主要是个引子、幌子。只要能有助于领会那些传统根本经典的良苦用心,并由此寻得着一线光明,让自己的生命多些天真大美,从此时时事事“不亦说(yue)乎”,那比什么都值得。至于字眼如何解释就又不必太计较啦。在生活中既已约定俗成,该怎么用就还怎么用吧。

本性难移比较褒义的说法(冷常识心不在焉)(5)

本文由滃墨斋原创 转载注明为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