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

吴三桂最聪明的做法是“养寇自重”,让清政府永远也离不开他,这样就不会面临兔死狗烹的下场。表面上,这个说法符合结局。康熙元年,朱由榔被吴三桂弑杀,康熙二年,削藩行动就陆续展开,终于将吴三桂逼上了绝路。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1)

永历帝

难道弑杀朱由榔,真的就是吴三桂的自掘坟墓?

其实不然,假如不杀朱由榔,吴三桂也逃不出被削藩的命运,除非他能改变自己的定位,自觉交出兵权,做一个田舍翁。

追杀朱由榔,符合吴三桂个人的利益诉求

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依附清廷,是他唯一的归宿。虽然最终他又与清廷决裂,但那是理想破灭下的发狂,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要依附清廷,他就要把“汉奸”的帽子带到底,把“汉奸”的事做到底。朱由榔的存在,让大明死而不僵,围绕他所进行的各种反抗活动频频,有时候兵威还很盛。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2)

吴三桂

顺治九年,永历政权大将李定国,用了半年时间,席卷广西、湖南和广东,取得了震惊清廷的湘桂大捷。十一月,李定国又刀劈清廷的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尼堪。短短八个月,十几万清兵败在李定国手下。

“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清廷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犹如惊弓之鸟,一度曾经准备和谈,以西南诸省为代价,与永历政权平分天下。

这个结局,对吴三桂来说很不妙。如果清廷与南明媾和,他平西王吴三桂无疑损失是最大的,因为他的地盘将不再属于他。没有地盘,当什么藩王呢?万一再不小心变成别人谈判的筹码,那就更糟了!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3)

吴三桂

所以,吴三桂最大的利益,就是让南明赶紧OVER,哪怕是为了让他“汉奸”的不良影响消减到最低,也要让南明早点结束。

清廷对朱由榔的态度,有暂时形势所迫的成分

清廷对朱由榔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穷追猛打,后来慢慢变成了“温柔一刀”,有过谈判媾和的念头,后来又采取外交攻势,希望缅王配合,主动交出朱由榔,又不断收买土司,让他们暗中使劲。

总之,强硬的军事攻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态度暧昧的柔绵掌。

吴三桂急了,他多次上疏,竭力要求出兵缅甸,以武力解决朱由榔的问题。吴三桂说,朱由榔在缅,将给云南带来“三患两难”,他指出: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4)

朱由榔被绞杀地

“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虑,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略可宽纾,一举而数利存焉。窃谓救时之方,计在于此。”

清廷对朱由榔为何突然变得暧昧起来?原因很简单,清军入关后,连年征战,加之明朝末年的兵荒马乱,中国大地一片萧条,清人虽然住进了紫禁城,可是天下经济崩溃的现实,一时改变不了,战争实在难以维持了。

所以,清政府只好放低姿态,希望借助外力来解决南明问题,而不是武力。也就是说,本质上清廷不是放松了对朱由榔的追杀,只是方法上有点被动。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一旦经济有所恢复,清廷一定不会对朱由榔客气!

也就是说,在对待朱由榔的态度上,吴三桂与清廷是一致的,不存在清廷对朱由榔手下留情,吴三桂无事生非追杀朱由榔。等清廷缓过来,即便吴三桂想保住朱由榔,恐怕也由不得他。既然注定保不住朱由榔,何来弑杀朱由榔是败笔的说法呢?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5)

李定国

留下朱由榔,吴三桂就能养寇自重吗

回到核心问题,假如留下朱由榔,吴三桂可不可以对朱由榔,实施常年“边剿边养”的策略,给清廷演长篇电视剧,让他这个平西王永远无法被削藩呢?

其实这个手段不高明,重点不在于想没想到,而是清廷有没有破解的办法,在于吴三桂有没有实施的资本。

清廷有办法破解吗?有,需要时间!解决朱由榔问题之前,除了台湾,全国已经统一,他们已经有了集中力量破敌的资本,虽然经济条件不宽裕,稍缓一缓,这个代价对清廷来说付得起。

清廷削藩,重点还是要看国力恢复情况,至于吴三桂与朱由榔的关系,那不是重点,你们愿意演戏就演戏,条件不成熟不会动你,条件一旦成熟,管你戏演得有多真,也要开刀。

所以,吴三桂养寇自重,对清廷来说就是伪命题,人家可以当真戏看,不耽误削藩的决心。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6)

永历帝

吴三桂有资本养寇自重吗?短时间有,长期肯定不行。还是时间问题,清廷需要时间恢复,吴三桂没办法不给清廷时间吧?除非他现在就起兵。可是理由呢?人家现在也没削藩啊,也没不允许你演戏啊。

以西南一隅敌全国,本来就是此路不通,吴三桂也没那么不自量力,所以从一开始,吴三桂就不想玩养寇自重,尽快干掉朱由榔,才符合他的利益。

那么吴三桂的核心利益诉求,到底是什么?

错把自己当沐氏,是吴三桂走入歧途的根子

其实吴三桂是乖宝宝,人家根本没有拥兵自重的心思,他想当清王朝的“沐氏”。

沐氏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大明初年,朱元璋封义子沐英为平西侯,出镇云南,为大名世守边疆。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7)

沐府

此后沐氏子孙十八代,一直是大明王朝最忠诚的臣子,直到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云南,沐氏末代黔国公沐天波,依然追随着朱由榔。

这么说,吴三桂是清廷的大忠臣呐!以楷模为榜样,世代效忠,值得表扬呐!

呵呵,谁要给我这么个差事,我还可以比他说得更漂亮!美死你,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忠诚是人家十几代人做出来,不是说出来的,吴三桂这么说就是偷换概念,打着忠诚的旗号讨封赏而已。事实上,还没到十几代,自己就反了!

再说,吴三桂也当不了沐英呐。沐英自幼由朱元璋和马皇后养大,除了血缘,别的跟一家人无二。当年朱标病逝,沐英悲痛得吐血,不久就病逝,这份感情吴三桂有吗?

藩王实封,明初实行过,已经证明不符合历史潮流。清朝从一开始就没这个惯例,吴三桂三人就是特例,必须纠偏,怎么还指望自己当沐英?糊涂!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朱由榔(为什么说吴三桂最大的败笔是)(8)

吴三桂

吴三桂利益熏心,真的以为凭自己的功劳,还有嘴上说说的忠诚,就可以换来世袭云南王。你看沐氏,虽说世袭,人家其实算不上藩王,没那么多兵力,治理地方的也不是沐府,对中央政府没有丝毫威胁。

吴三桂呢?坐拥精兵十来万,地方官自己任命,税赋自己收,还伸手跟朝廷要补贴。这分明是让朝廷养大爷,哪见到半点忠诚?

但吴三桂把自己都骗了,所以,他要毅然决然地追杀朱由榔,一来表功,二来为自己当沐氏奠定良好条件,其实是自己骗自己玩!要想避祸,他只有主动削藩一条路可走!

综上所述,吴三桂弑杀朱由榔有他自己的政治图谋,留下朱由榔,玩“养寇自重”的策略根本行不通,也不在吴三桂的计划内。吴三桂的政治目标就是做第二个沐氏,所以,他需要一个安宁的云南,必须尽快清除掉朱由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