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益血养脾胃的早餐(把早餐换成它三高稳了)

说到早餐吃啥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豆浆、牛奶

其实

有一种食物也非常适合当早餐

不仅养生作用喜人

而且这个季节吃正好

它就是——山药!

山药当早餐 功效赛人参

山药的淀粉含量比一般蔬菜普遍要高,所以山药可以作为主食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当菜来吃。山药有徐徐调补之功,是其他中药很难达到的。

山 药

补气益血养脾胃的早餐(把早餐换成它三高稳了)(1)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釆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 “光山药"。

【性 状】

毛山药: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补气益血养脾胃的早餐(把早餐换成它三高稳了)(2)

山药片: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酸。

补气益血养脾胃的早餐(把早餐换成它三高稳了)(3)

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补气益血养脾胃的早餐(把早餐换成它三高稳了)(4)

【炮 制】山药: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中医认为山药有补脾肺肾、益气养阴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营养价值十分高,里面含有丰富的淀粉酶、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好处数不胜数。

三高降了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降血压、降血脂、安稳心神的功效。山药含有粘液蛋白,长期食用有稳定血糖的作用。

湿气没了

山药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在中医上,湿对应的内脏是脾;脾胃功能不好时,就容易生湿气。而且,脾主运化,排湿需要能量,需要脾胃运化食物。脾胃功能强大,湿气自然无处藏身。而山药性平,适合绝大多数人。

肾不虚了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

肺养好了

秋季,不少人感觉口干舌燥、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这是秋季最明显的气候特点“燥”,对肺部和喉咙的伤害比较大。山药有润滑,滋润的作用,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等症状。

山药的食用时间是有讲究的

早上八点左右是脾经最旺盛的时候

这个时候蒸食长山药

食物的有益成分会被身体更好地吸收

清蒸山药

山药清蒸做早餐最省事,把山药的须毛稍微刮一下,用清水搓洗去泥,然后切成段,放火上蒸大约20分钟即可。

根据山药的薄厚不同,蒸的时间也不同,这个需要每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和火候来调整,如果实在不清楚它是不是熟透,可以像蒸红薯一样用筷子扎扎看。

山药蒸熟就行,不要过分加工,否则山药里面的粘液蛋白破坏了所起到的健晚养胃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蒸熟之后,可以去皮后直接吃,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太清淡,但逐渐就能吃到食材原本的甜味,清鲜绵软。如果不习惯直接吃,也可以吃蘸点果酱或白糖。

山药粥

说到早餐,粥是很多人的选择,而山药是非常百搭的煮粥食材。煮粥时放入山药块,再加上几颗撕开的红枣,孩子和老人最适合吃。因为这两类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统比较弱,而山药粥十分易于消化。

此外,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适合喝山药粥。此外还可以做花生山药粥、枸杞山药粥、桂圆山药粥、南瓜山药粥等。

山药泥

山药泥更适合幼儿以及牙口不好的老人吃,功效是一样的。要想做出有型绵软的山药泥,山药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选那种水分少、有面的山药,也就是铁棍山药。如果用那种看起来有些清透的脆山药,做出来的成品就会很稀,不成型。

山药四忌

山药淀粉含量高,糖尿病人不可一次吃过量的山药,如果偏爱食山药,那么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

在吃火锅时,最好少吃山药,否则容易上火。

男性患前列腺癌、女性患乳腺癌不宜食用山药。

大便干燥、便秘者最好少吃山药。

综合自家庭医生、齐鲁晚报、古蔺县中医医院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