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

或称“实用性让武术在大众普及上落败于健身”

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1)

本人是一个健身、武术、运动爱好者,坚持了很多年。

从跑步开始,当时是为了减轻体重。过了一段时间,又受朋友的影响,对健身比较感兴趣。后来接触了美国人丹尼创建的太极跑,又对马拉松产生了兴趣,有一段时间天天用太极跑训练自己,也确实卓有成效,在一次5000人左右的半马比赛中,取得了前50名的成绩,重点是跑完之后还十分轻松,不怎么费劲。太极跑里面有很多理论都来源于传统武术,我因此转向了对传统武术的学习。我学习了好几年的传统武术,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古人说穷文富武不是没有道理的,详细的过程我也不想在此细说,有专门的文章对此进行讲述。

在此期间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中国人,比起健身的人群,很少有人学习武术。是大家都崇洋媚外吗?是大家对传统文化有偏见吗?直到现在,我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健身运动,武术学习得越来越少。

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2)

根据自身的经历,尽量站在理性的角度上来解说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对于大众而言,健身比起武术更具有实用性。学习传统武术,师傅更注重教套路,通常收费都是根据套路的个数来收的,一个套路收费多少钱,比如说24式收费多少,74式又收费多少等等。传统武术看理论还是很爽的,什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还有明劲、暗劲、化劲、通神。这些理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一般的人做不到,也不能体会。

其实传统武术还是很注重基础的学习和训练,比如站桩就是练习武术的基础,但可惜的是,教武术的老师并不注重这些,或者说这些也不太好收费吧。

虽然这些套路在学好之后。打上一趟还是非常漂亮的,有观赏性。但在我看来,健身的效果不明显,我学了几年的武术,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体能、体力反而下降了,用仪器测试一下身体的状况,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一点也没有降低,甚至体重还变重了,体脂率反而上升了。

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3)

我就这些问题和老师们讨论过,老师要么不理你,王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非常鄙视这些从西方而来的理论,甚至说跑步都是不能跑的,理由是消耗元气。

真是太搞笑了,我正是因为想要更深刻的理解跑步才来学习武术的,你既然要我不要跑步。

我之间接触了几个武术老师,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虽然学费和各种活动的费用不便宜也不能退,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重新投入到了跑步和健身的怀抱里。

因为健身的方法不太对,所以总是一练就伤到自己,又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锻炼,这样体重反反复复横跳,一直都没有减下来,也没有做到越练身体越好。

直到前一段时间找到一个姓郭的教练,她跟我讲解了很多动作的要领。必须要科学地健身,注意这些要领,才不会伤害到自己。比如做下拉运动的时候要先收肩胛骨,再把手臂往回收;做俯卧撑的时候要一直收紧核心,核心不能散;做任何运动都要慢,要感受到是哪一块肌肉在发力,而且要用到正确的肌肉去发力把这个动作做完。不规范的动作不仅没有用,还会伤害到自己。

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4)

所以这一段时间是我健身的高光时刻,练的时候很努力,但是又没有伤害到自己,而且练完之后还很舒服。

传统武术原来的设定是格斗和搏杀用的,所谓只杀敌,不表演。但是时代变化了,现代人锻炼主要是为了减肥,身体健康。而传统武术转变得还不够,老师们一个个高高在上的样子,缺少服务精神;喜欢说大道理,但是又讲不清楚;而且这些道理对学员来说基本上没用,因为根本做不到;不太重视基础的训练,热衷于教套路去赚钱。反观健身成体系的理论、服务的精神,市场化的运作,简单有效果的基础动作。落败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传统武术不好,实际上,我现在还在学习和研究传统武术,甚至还有传统文化,也希望武术能继续发扬光大。我只是恨铁不成钢,希望教武术的老师们好好反省自身,赚钱是可以理解的,去健身房健身收费也不便宜,但是要实实在在给学员带来好处和明显的变化。

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5)

探索边缘

分享前沿信息,深度知识

作者:探索君,在“瓦岗”群中排行老五单雄信,又称“五哥”。985院校硕士,资深教师,获得多次教学比赛第一名,健身、武术爱好者。孜孜不倦地追求前沿信息、深度知识。在分享的同时,希望抛砖引玉,得到您的高见,成为您的好友。

让武术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实用性让武术落败于健身)(6)

探索君(五哥)自画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