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

疫情期间,四川人很努力,除了熊猫,把能捐的都捐出去了。

但当看到千里迢迢从四川而来的儿菜和折耳根时,武汉人懵了圈,犯了难。

“儿菜是什么?折耳根又是什么?它们要怎么吃?”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

其实,儿菜学名抱子芥,折耳根又叫鱼腥草,但四川人偏偏给它们取了个好玩的名字。

事实上,在四川,很多蔬菜瓜果的名字,都有属于自己的有趣称号。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2)

不用怀疑,四川人就是骨子里的取名奇才。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3)

逛四川的菜市场,需要一点想象力

如果你是个第一次逛四川菜市场的外地人,在看着菜市场四川嬢嬢和大爷间无缝的交流,还有各种蔬菜和菜牌子。

你很可能会不知所措,觉得不可思议甚至离谱。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4)

“还没搞清楚儿菜是什么,怎么妈妈就来了?.”

这的确只有四川人才懂,“妈带儿”和“儿离开妈”,其实就是整菜和散菜的区别,你得分清楚儿菜身上,哪一部分是妈妈,哪一部分又是儿子。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5)

但一看到下面的图,甚至是四川人都一脸迷惑。

小乖乖是什么菜?莫不是老板的意思是喊路人,“小乖乖,过来买菜。”这次是真的猜不出来。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6)

四川人对各种蔬菜的叫法,骚出天际,独树一帜。

但你认真一想,又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合理之处,“其实还挺形象的”。

比如把莴笋写成“O生8角”,意思是莴笋8毛一斤。“莴”就是拼音的“O”,而这里的“笋”被四川人叫做“生”。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7)

又比如把油菜叫做“瓢儿bei”,你看这菜,像不像瓢,多形象啊!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8)

像这样独创的一套蔬菜叫法,在四川根本数不过来。

四川有些地方,又把折耳根叫“猪鼻拱”,把北方人叫的红薯喊成“红苕”,把一看就是大脑壳的芥菜头取名“大头菜”。

还有四川人很爱很爱吃的豌豆颠儿、藤藤菜(weng菜、空心菜)、盐须(香菜)......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9)

再数下去我怕今天的晚饭都有了。

总之,四川人对蔬菜都有自己的理解,取名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枯燥。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0)

四川人取名,不止蔬菜

取名奇才四川人,当然不止给蔬菜取名。

他们还给水果取名,事实上,四川的取名方式,在各方面都自成一派。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1)

四川人取名对一切的神秘感和高级感说no,怎么好听,怎么接地气,怎么形象直接怎么来。

樱桃在四川,被赋予了高端洋气的英文名“enter”。

日本桔子不叫日本桔子,但四川人直接了当,可能是觉得形象不过关,叫它“丑柑”。

春见柑橘本来是个很美的名字,但因为比较软脆,四川人叫它“耙耙柑”。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2)

当你听到四川人说“青枣儿”的时候,千万别以为他说的清早。

就连十分高级的“松露”,四川人也把它叫做“猪拱菌”

四川人取名,就是这样形象直接。他们除了善用“青枣儿”之类的儿化音,还喜欢用叠词。

鱼叫鱼摆摆,鸡叫鸡咯咯,吃饭是吃莽莽,杯子是盅盅儿,鸡脚鸭脚都叫“jiojio”。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3)

广场舞不叫广场舞,叫坝坝舞,连《猫和老鼠》里的老鼠,都叫风车车儿。

可以见得,四川人对儿化音和叠词的喜爱,已经到了偏执的程度。

但你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四川人不是在卖萌,这就是他们的叫法。”

虽然像什么,拖鞋是“拖孩”,“我啷个晓得”,“你晓得个锤子”,“你笑个铲铲”,你也许会觉得可爱,是在卖萌。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4)

但是真的,这就是四川人的取名方式!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5)

学两句四川话,在四川才把得到方向

在四川,你得懂几句四川话,你才把得到方向。

因为即使你知道了有些蔬菜瓜果的四川话叫法,有些话看不懂,还是不知道怎么买。

有些老板简单淳朴,“不要ha,挨到挨到捡”。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6)

“不要紧到尝”。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7)

“绝不扯皮”。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8)

四川人看了都觉得好笑,外地人看到一头雾水。

但话说回来,这些让人发笑的取名方式和方言背后,反应的都是四川人乐观、开朗、偶尔还有点直接、喜欢烟火气的性格。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19)

最后,用一段散文诗,来体现四川人的这种性格。

“假如生活豁了你,标开腔,标装神,你就在那儿孤到,一直孤到”。

“像猪儿虫一样,架势板——架势板,一直板”。

四川起姓名,骨子里的取名奇才(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