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喜欢吃什么食物图(老蒋玩虫记之梨片蟋1)

秋天到,鸣虫叫。每过立秋,老蒋的手就开始痒痒了,呼朋唤友地要上山捉虫了!儿时和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到草丛里捉蝈蝈、蛐蛐、纺织娘......那种收获感的喜悦难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龄,这份嗜好还是未曾改变。毕竟,那动听的叫声不时拨动心弦,鸣虫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这个秋天,老蒋就带你认识各种有趣的鸣虫,包括捕捉和饲养技巧等等。条件允许的话,老蒋也会尝试录制部分小精灵的天籁之音,上传音频给大家聆听,欢迎你的关注和交流哦。

蟋蟀喜欢吃什么食物图(老蒋玩虫记之梨片蟋1)(1)

今天老蒋给大家带来的是“3分钟带你认识梨片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梨片蟋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梨片蟋又名金钟、天蛉、绿蛣蛉、银琵琶,属直翅目蟋蟀科。此鸣虫在常见鸣虫中属中等偏大的,体长20毫米左右,宽约5毫米。整个虫体呈梭形,通体草绿色,像一颗绿色的枣核,又像两头尖的小舟。

此鸣虫头较小,略宽于前胸背板前缘之宽度。触角鞭丝状,黄绿色,长近40毫米。前胸背板横宽,前狭后宽,近似扇形。

其雄虫前翅宽大,覆盖整个身体,翅上分布着褐色的脉纹。其发音镜较大,略呈四方形,发出的鸣声在几种金属声鸣虫中最响亮,只有银钟儿的鸣声能与之相比。

蟋蟀喜欢吃什么食物图(老蒋玩虫记之梨片蟋1)(2)

雄虫外生殖器中叶端部呈“丫”状分叉,俗称“双口”,侧叶端部有细齿。雌虫体较雄虫大,体色与雄虫相似,黄绿色侧缘较明显,产卵管细长、平直、略下弯。

梨片蟋身体强健,能飞翔,而且能飞得很高很远,但脚部柔弱,黄绿色,前、中翅较小,后肢也不发达、不长大。两条后肢常并在一起,紧靠身体,从外面看上去像是没有大腿似的。

其尾须也不长,为黄色。雌虫产卵管末端黑色,它常在树枝上咬出小孔,将卵产在里面避寒越冬。

梨片蟋有怎样的生活习性?

梨片蟋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印度、菲律宾、日本、越南等国也有分布。

此昆虫是一种森林性虫类,喜栖息于高大的树木上,常停留在树枝上高声鸣叫,不论白天、黑夜其鸣声都婉转动听,叫声如“句一句、句句,句一句、句、句……”一般是4声一组,第1声较长,后3声短促,常常不停地重复着这种调门鸣叫着。其鸣声高亢清脆,音色比蟋蟀美。

点击下方音频,聆听梨片蟋的动听鸣叫声

梨片蟋一般在6月间孵出若虫,经过1个多月数次蜕化,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不久即开始鸣叫。

此鸣虫喜栖息在树的嫩叶丛中,因其体色与叶色相近,隐蔽在树叶中时一般很难发现,如一旦受到惊扰,就会跳落或飞落在地面上。

梨片蟋由于体色嫩绿,鸣叫时两片长长的翅膀以约50度角高高翘起,很像一朵花朵,其优美的姿态十分美丽可爱,因而众多饲养者不仅喜欢听它的美妙鸣声,而且喜欢观赏它鸣叫时的独特美姿,是一种很具玩赏价值的鸣虫。

蟋蟀喜欢吃什么食物图(老蒋玩虫记之梨片蟋1)(3)

梨片蟋适宜在怎样的气候下生活?

梨片蟋适宜生活在比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不适宜空气潮湿的环境。一旦遇到连日阴雨不断,空气中含水量过高时,就会严重影响雌虫的孵化和若虫的生长发育。

此昆虫多在6月间孵化,而此时正是雨水较多的季节,梨片蟋的孵化、羽化就会大受影响,不仅羽化为成虫的时间大大推迟,而且这年梨片蟋的数量也会大量减少。

相反,若这一年雨水量比较正常,晴好的天气较多时,不仅梨片蟋发生较多,羽化成虫的时间也比往年提前。

但是,如果6~7月间雨量过少,天气经常过于干旱酷热,对梨片蟋的生长发育和孵化也是不利的。

(注:来源本人2002年9月《时尚小宠物养赏大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你有花鸟鱼虫方面的疑惑吗?欢迎留言,一起探讨。如果你有高见,也恭候交流分享。今日头条搜索“老蒋究了”,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感受更多精彩和乐趣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