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

文/米糖

减负明明最开始是顺应家长的要求,为何最后又遭到家长的反对呢?

众所周知,从202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采取双减政策,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后班负担,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快乐教育的目标。

双减已经实行一段时间了,效果如何呢?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1)

双减实行1年,效果明显

双减实行的首周,就发现小区里多了很多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实行一学期后,中小学生多了很多自己的自由时间,周六周日节假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2)

实行一年后,家长们几乎不用帮着辅导作业了,5 2延时服务已经成型,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后延时服务班中,完成家庭作业了,进一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所以,总体来看双减政策实行1年,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切实实现了减负目标,而且没有耽误正常的学习任务。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3)

那么如此成功的双减政策,是否让家长满意呢?答案是否定的。

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一句话戳破“减负”的壁垒

其实,双减并非是减负的开始,从2019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就开始主张为中小学生减负了,确切来说已经减负3年了,不过部分家长对于这3年的成果并不满意。

一位家长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对于减负发出灵魂提问。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4)

如下图所示,她长文开头就是“减负3年,最终减了谁的负?”,文章中字字珠玑,笔者总结出几点。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5)

1、小学一年级彻底没有家庭作业,延时服务也不做作业。

2、没有周考、月考,不允许公开排名,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3、老师都开始摆烂了,学生的试卷批都不愿意批,因为太差不敢通知家长。

4、早上7:50到校,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6)

总结来说就是家长对于目前的减负情况,感到无比焦虑,生怕这种学习状态延续下去,到了高年级学习跟不上。

家长的担心并无不道理,她的一句“减负3年,究竟减了谁的负”也直接戳破了减负的壁垒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7)

毕竟中考、高考的模式不变,学生们仍然承受着考试压力,减负最终减的肯定是学生的负,但是因此中考、高考成绩差,减负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家长发出的灵魂提问,让老师哑口无言,毕竟所说的确实是真实情况,目前也无法改变,而且老师也无法确定,这种学习状态会不会影响未来的学习成绩。

一切都是未知数,因此也无法给家长一个合理的解释。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8)

网友对于小学家长灵魂提问的看法

在该小学生家长关于减负的长文下,不少网友持反对意见,为学校打抱不平。

网友认为,当初,是家长提出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还在网上发起了“初中生书包有多重?”这样的话题,如今开始减负了,又不乐意了。

其次,是家长认为公开学生成绩太伤自尊,如今减少考试次数,不公开成绩,又觉得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了。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9)

再次,是家长觉得小学生放学时间太早,无法与家长下班时间对接,才采取课后延时服务的,如今又嫌弃延时服务费钱又没什么作用。

最后,是家长觉得辅导作业劳心伤神,如今1-3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了,4-6年级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在延时服务班完成了,如今家长又开始担心了。

无论学校怎么做,都无法让每个家长都满意,那么家长是否需要自我反思一下呢?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10)

减负是必要的!

上述发出灵魂提问的家长是小学一年级的家长,现如今取消学前班了,一年级就是打基础的过程,不留作业、不考试也理所应当,打好基础才是真谛。

家长不该太过于焦虑,毕竟大家如今都是这种模式,难道让孩子在改玩闹、玩耍的年级,快乐学习不好吗?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去制定分数线的,大家都是400分,那400分就是及格线,所以真的没必要过于焦虑。

而我国基础教育目前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更具创造力的人才,那么减轻理论知识学习是必要走的路线。

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的看法(小学生家长灵魂提问)(11)

今日话题:

你觉得中小学生减负有必要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