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力量)

前不久,57岁离家出走自驾游的苏敏阿姨火遍全网。

她在忍受了30多年无爱的婚姻生活后,在57岁这年,毅然离家出走。一个人,一辆房车,走走停停,不问归期。

没想到,她却因此爆火,接广告,出书。

这是一个女人离家出走的故事,更是一个女人摆脱婚姻束缚,一路野蛮成长的故事。

在她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女性力量。

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版娜拉。

娜拉是《玩偶之家》的女主角。也是在认清了自己在家的地位后,勇敢地离家出走,追求自己的幸福。

娜拉曾被誉为是女性追求独立的先锋人物,因此,每当有女性主义的新闻爆出来,都会引发一阵关于“娜拉出走”的讨论。

这本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隔着一个世纪之久,关于它的争议,依旧屡见不鲜?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力量)(1)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娜拉的故事。

女人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娜拉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妥妥的人生赢家。

她美貌动人,走到哪都是人群的焦点。她的三个孩子听话可爱,非常乖巧。她的丈夫海尔茂更是一个完美男人,工作兢兢业业,收入不菲。

娜拉的好友们,也都很羡慕她,不用为生活发愁,不用为现实挣扎。

大家都说,娜拉能够收获幸福,是因为她温柔而善良,娜拉本人也对此深信不疑。

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告诉她,女孩子一定要温柔,要听话,将来才能当个好妻子,好母亲。

娜拉对此言听计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非常的驯良温柔,非常懂得讨父亲欢心。

结婚后,她从父亲的羽翼下,来到丈夫的羽翼下。从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变成了一个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妻子。

她原本有份工作,但结婚后,丈夫不喜欢她抛头露面,她果断辞职,安心回家做家庭主妇。

丈夫喜欢苗条的女人,娜拉就在外形上严格要求自己,常年保持着曼妙的身材。

她全心全意地爱自己的丈夫、孩子,把丈夫的需求永远摆在第一位。

她沉浸在自己的幸福里,却没有发现,这袭婚姻的袍子,看似能遮风挡雨,其实下面满是虱子。

波伏娃曾提到:“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温柔”、“懂事”、“要多付出”这些并非是女性的特质,而是在后天的文化中,被训诫形成的。

在这种刻板的性别文化中,很多女性逐渐变得平庸,丧失自信,丧失竞争力。

正如波伏娃的另一句话:“女性成长境遇中的每一个因素,合谋限制了她们,让她们变得平庸不堪,但原因并不是她们天生就低人一等,而是她们慢慢学着变得被动、自我怀疑和过分热衷取悦他人”。

比起这些迷信虚无的“性别天赋”,女性真正要做的,是从这些性别禁锢中挣脱出来,活出自己的见解与人生。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力量)(2)

明码标价的“宠”,并不是真的爱情

海尔茂从结婚开始,就对娜拉宠溺异常。

他叫娜拉是“不懂事的小孩子”,甚至还是“小鸟”“小松鼠”。他经常对妻子尽情表达着爱意:“如果有桩危险的事情威胁你,我拼着命,牺牲一切也要去救你。”

他还让娜拉放心,他一定会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他也确实说到做到,因为工作认真,他一路得到升迁。从小律师熬到银行经理,收入不菲。

但与他的地位财富同时增长的,还有他的控制欲。

家里所有事,都必须要听从海尔茂的安排。

娜拉特别喜欢吃甜食,但是海尔茂不同意她吃甜食,担心吃太多甜食会导致发胖。娜拉只能瞒着丈夫偷偷吃。

因为海尔茂不喜欢缝衣服,他认为缝衣服的动作不美观。娜拉只好让好友上门帮娜拉缝衣服,而且两人只能躲在房间里偷偷缝。

娜拉对钱没有支配权,也不知道丈夫究竟收入多少,甚至连要点零花钱,也必须要尽力讨好丈夫。

她在家里的一切权力和话语权,都来自她的刻意示弱。只有她够听话,够温柔,丈夫才对她展现温柔的一面。

就像沃斯通克拉夫特说的:“要有迷人的温柔,要用服从来获取支配权。”

海尔茂喜欢娜拉,是因为娜拉可以作为他炫耀的资本。

但海尔茂对娜拉的“宠爱”,是有条件的。

只有娜拉的美貌,装饰了他的面子,娜拉的温柔,满足了他的控制欲,他才会爱他。

海尔茂把自己的控制欲伪装成了“宠爱”,但实际上,他根本不了解娜拉,也从没有与她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人与人之间,若灵魂不能共振,交流不能同频,灵魂无法契合。又谈何真正的喜欢呢。

老子曾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意思说,宠爱本来就是一个脆弱易碎的东西,来的快,去的也快。

“宠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圈养,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而真正的爱情,一定有尊重,有平等的交流。

夫妻之间,需要的是惺惺相惜的尊重,互相支撑的爱意,不离不弃的义气。唯独不是薄脆易碎的“宠”。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力量)(3)

婚姻里的变故,

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契机

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生病。

海尔茂因工作太过辛苦,生了一场重病,不得不辞职休养。

海尔茂本来已经丢了工作,但是治病也需要一大笔钱,娜拉只能借钱给丈夫治病。

当时的法律规定:除非有一名男性担保,否则妇女无法单独借款。娜拉苦思冥想之下,伪造了父亲的签名,让父亲做自己的担保人,向海尔茂的死对头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

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她谎称父亲留给了自己一笔财产,她用这笔钱支付的医药费。

与此同时,娜拉通过做手工,做缝纫活计来还债。

海尔茂病情好转之后,又继续回到托伐银行工作。

而债主柯洛克斯泰正是托伐银行的一名员工,正面临着裁员的危机。

柯洛克斯泰手里捏着娜拉伪造签名的证据,要求娜拉说服她丈夫继续雇用自己。但是娜拉百般哀求,也无法动摇丈夫的决心。理由是,怕别人说自己让老婆牵着鼻子走,自己没面子。

柯洛克斯泰被辞退后,果真选择了报复,把娜拉伪造签名的事情捅了出来。

娜拉原以为丈夫会维护自己,保护自己。

可海尔茂知道后,却破口大骂,暴跳如雷,辱骂娜拉是“伪君子”“撒谎的人”“下贱的女人” 。

可就在此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在另一位好友的劝告下,柯洛克斯泰决定收回自己的威胁,并且把借据也寄给了娜拉。

海尔茂烧掉信件和借据,脸上重新恢复了笑容,唤娜拉“宝贝”。

只是,娜拉觉醒了,她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

明明是她救了丈夫,丈夫却觉得她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她爱丈夫胜过一切,丈夫却把面子看得比她更重要。

有人说,在变故面前,最考验人性。

有的夫妻,在变故面前,选择同心协力,一起扛过去,最后,他们婚姻会变得更加坚实,他们的爱熠熠生辉。

而有些夫妻,遇到一点变故,就会充分暴露人性的丑陋,婚姻也只能走向分崩离析。

所以,有些考验,未尝不是一场契机,认清了现实,看懂了人性,人才能更快地成长。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力量)(4)

女人的自由,

都是用实力和汗水来换取的

娜拉决定离家出走,海尔茂慌了,认为娜拉没经验,又是个女人,什么都干不了?

但娜拉仍然决然地离开了。

娜拉出走之后会怎样,作者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在书中已经暗示了。

首先,娜拉婚前曾是银行的职员,工作做得很好。

海尔茂生病时,娜拉也做过各种活计来补贴家用。做缝纫,做抄写,打零工。

她才不是弱小无助的金丝雀,分明是一朵骄傲的铿锵玫瑰。

其次,娜拉最好的朋友——林丹太太。

林丹太太原生家境很是窘迫,母亲重病缠身,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

她为了摆脱贫困,嫁给了一个有钱人,但丈夫意外去世,她也被迫净身出户。

林丹太太认清现实后,开始努力工作:先是开了个小卖铺,后来办了个辅导学校,最终,把两个弟弟顺利供养长大。

她还对娜拉说过一句话:

没有工作,我无法忍受生活,工作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唯一的快乐。

某种意义上,林丹太太就是娜拉的B面,最开始,她羡慕娜拉的无忧无虑。但最后,娜拉却羡慕她的自强自立。

所以,娜拉出走后应该怎么办,林丹太太已经为她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同样,鲁迅对这个故事的评价,也同样的警醒世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他认为,妇女只有获得了与男人对等的经济权和社会势力,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女性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立,表面的反叛也没有用的,空喊口号也是没用的,必须要有对等的实力,要付出艰辛的汗水。

你所拥有自由,都必须要靠努力来换取。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力量)(5)

娜拉是不幸的,她所处的环境里,打压女性,歧视女性。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最终找回自己。

娜拉出走之后,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双方只有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才能收获真正稳定的亲密关系。

缺乏平等和尊重的爱情,像被无源之水,无根之花,哪怕遇到一点变故,就会迅速枯萎凋零。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收获真正幸福?

掌握人生的女人才能掌握爱情,因为她内核坚定、经济独立,她的爱情抵挡的住生活的狂风暴雨。即使遭遇背叛,她也随时有及时翻篇的能力。

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束缚住一个智慧的女人,那些陈腐的社会文化不能,婚姻也不能。

女性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