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快速背古诗(教龄10年的语文老师)

本文作者:卷毛妈

没娃的时候,敢问哪个老母亲的单身过去式没YY过这样的美梦。

随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穿越人海,投身林海,去看明月松间照,去听清泉石上流;自驾千里,只为欣赏一缕大漠孤烟直,一轮长河落日圆;在异国他乡惬意漫步,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哪怕只是民宿宅院发呆,也能闲看儿童捉柳花……升级老母亲后,发现这种YY简直成了矫情!……

此言差矣!金融辣妈的公众号从来不会宣传育儿丧。当妈的确是会剥夺女性很多感观上物质上的享受,但却能在陪伴中获得更大的自我疗愈。拾梦那些曾经遗失的美好。

卷毛小班时,偶然在手机听到了一首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不知是被甜美的嗓音还是婉转的旋律,亦或是歌词隽永的意境所吸引,总之卷毛在听了若干遍后,忽然就把这首苏轼的代表作给背出来了。

我一激动(也很可能是出于炫耀的原始冲动)把背诵视频发给了胖宝妈,随即收到鼓励,胖宝妈说,当年她也是四岁能背水调歌头,所以日后卷毛必能如她一般考复旦。我又一激动(也很有可能是抱着想让娃变成胖宝妈校友的原始冲动)开始让娃背诗。

如何教会孩子快速背古诗(教龄10年的语文老师)(1)

一、为娃定制一份主题诗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千年前诗经三百登上文学舞台那一刻,只惊鸿一瞥,代代为之魂牵梦绕。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认为,中国在两千年前出现了《诗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学价值的诗选之一,到汉朝的乐府和民歌,魏晋时代的诗,唐朝的绝句和律诗,宋代的词,元朝的散曲,都是中国文化所撞击出来的杰出著作。经典诗词作品如星河灿烂,我发现不是没啥可以背,而是啥啥都要背。该从哪里开始呢?

卷毛幼儿园的教学给了我启发。几乎所有幼儿园大小节日,东方的西方的,过得都很起劲。卷毛的学校,有条中国节气线,迎新穿红,元宵做灯,端午包粽,中秋画饼,重阳品糕。根据传统节气这条线,就能顺势整理出一份耳熟能详的节气诗单(文末将附上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诗单名录,恳请坚持将本文看完再找诗单)

节气诗单的出炉,仿佛打开了按照主题制定诗单的大门,我又按照古人遵循道法自然,四季流转皆可作诗的智慧之道,拟出四季诗单。卷毛跟着杜甫逛了黄四娘家的花园,莺莺燕燕恰恰啼;跟着崔护遍寻那个去年春天初见的姑娘,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跟着高鼎去乡村私塾体验生活,春天不是读书天,忙乘东风放纸鸢。卷毛在魔都最恼人的6月天里吐槽黄梅时节家家雨,也能透过林立的高楼遥想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小清新。天儿逐渐热了,该去西湖赏荷才是,一听断桥上总是人从众,一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聊以慰藉浪而不得的心。身边最妙的去处,就是小区的乘凉亭,虽无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景致,却也有满架蔷薇一院香的雅致。七夕到了,卷毛跟着手机哼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手机那头还时不时传来小迷弟的表白,青梅竹马的浪漫好不应景。入冬了,世纪公园依然是放学遛娃好去处,卷毛虽不能折一枝园里的梅花带回家,但是一抹浮动的暗香好像留在了娃的发梢,娃的肩头。

所以,在卷毛背了那么多的诗后,我依然感到四季诗单是我订的最接地气的一份诗单,这些诗句穿越时光,不是冷冷地被印在了书页上,而是依然鲜活地参与到了孩子的生活的每处角落里。

二、为孩子定制多种教学策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意栖居与思考能给娃带来气质上的提升,但是背诗亦是一种学习,凡学习必讲坚持。可是孩子年龄很小,怎样才能持续不断地激发娃的背诗欲望和兴趣呢?

背诗也要讲学习策略。下面用三个案例来讲述三种不同的策略。

1、“断肠人”会断肠?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我四季诗单上的一首元曲,卷毛认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9种景物并不难记忆,也不难理解,但就是不懂“断肠人”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肠子都断了的人吗?卷毛的问题一点都不搞笑,更不肤浅。

马致远的作品留存并不多,但正是卷毛说的这9种景物蒙太奇式的串联,写尽了马致远这个流浪天涯的异乡客的落寞和孤寂,写的全是他乡景,却是道尽思乡情。当然,上述学术用语需要转化成一种深入浅出的策略,让娃一听就懂。于是,我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思考:

如何教会孩子快速背古诗(教龄10年的语文老师)(2)

这下就能解释出断肠人的意思了。卷毛已经背过了节气诗单上的这首重阳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应该可以比较贴切地解释“断肠人”这个概念,用诗解释诗,用已知解释未知,卷毛好像是遇见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与另一个伟大的诗人的历史对话。

2、绕不开的历史民俗课

背诵诗歌要用到的知识体量在这种借景抒情的诗歌里并不大,只要回答娃一两个刁钻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但是要背节气诗单或是英雄诗单,那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节气民俗如排山倒海般向娃涌去,一个不小心,就能把娃打个呆若木鸡。老母亲该怎么用一己之力,把这些知识点一个个捡拾起来,梳理成娃可以接受的东西呢?答案是用诗讲诗。

卷毛背出了节气诗单(把苏轼的《水调歌头》背出来后,卷毛自定义为比这首词短的诗都不难背),我尝试把诗单上的节气知识做一个归类和统计,我先把节气诗单上涉及的节日名称、日期、风俗、食物做成一个探究表格,如下:

如何教会孩子快速背古诗(教龄10年的语文老师)(3)

我和卷毛一一讨论了,并完成了表格,可是娃不识字啊,我替她填了表,掌握依然不到位。算了,我大笔一挥,山寨诗人上线了,咱也写诗!

传统节日歌

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猜谜品元宵;

清明时节雨纷纷,祭祀踏青宜寒食;

五月初五是端午,龙舟龙粽祭屈子,

艾草菖蒲屋前挂,制作香包驱百虫;

八月十五月儿圆,月色清凉饼儿甜;

九九重阳要登高,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年之末叫除夕,饺子鞭炮压岁包,

正月初一叫元日,喜贴春联万象新。

我抱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念,写出了这首《传统节日歌》,不要怀疑,诗是肯定不咋滴,但是胜在好背好记啊!这一写便一发而不可收。我还斗胆写过屈原的生平诗,李广、项羽、周瑜的战斗事迹。我不敢说娃的知识涨了多少,反正老母亲的本体知识水平是蹭蹭蹭地涨。

3、千百次的酝酿不如一次硬核PK

还记得我文章开头提到的一幕,我跟胖宝妈晒娃背诗,胖宝妈给我点赞的下一秒干嘛去了呢?当然是叫胖宝背诗去啦!第二天,她风轻云淡(暗暗较劲)地传来了胖宝的背诗视频。这一来一去,极大地激起了卷毛的胜负欲,她看了胖宝的视频后说,很显然,她背得比胖宝更流利更有感情。

我眼前一亮,这个操作可以有!晒娃可以晒,但完全可以晒得更有水准,晒完后可以比较,可以反馈交流,更可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价活动是背诵演绎后的重要一环,在评价中可以让娃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学习任务中的优势和不足。卷毛为了证明自己在背诵时的表现力胜于胖宝,又尝试多次背诵,甚至还琢磨出了自创的肢体动作,并主动要求拍摄视频。

回头来看整个背诗的过程,我没有提过诗歌本身的韵律,平仄押韵的规律,没有规定卷毛必须要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朗读,但是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娃下意识地能够按照节奏来朗读,句尾是平音字还能加长音调读,仄音字还能知道快点收音,也就是诗歌朗读中的平长仄短的规律。

这些经典文学为什么历经时间沧海桑田的变化,依然在千年后光芒四射,熠熠生辉,就是因为这些经典诗歌除了高超的文学性,还非常适合朗读、记诵,正是因为适合记诵,所以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留存在一代代读书人的口里心中,最终和卷毛相遇相知。

铁打的赛诗会成为了卷毛和胖宝的硬核较量。

最后,附卷毛的主题诗单~

1、 节气诗单:《元日》、《清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四季诗单:《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题都城南庄》、《村居》、《咏柳》、《春日》、《约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天净沙·秋思》、《山居秋暝》、《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山园小梅》(其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 英雄诗单:《出塞二首》(其一)、《夏日绝句》、《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4、 风花雪月诗单:《风》、《春夜喜雨》、《渔歌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江雪》、《大林寺桃花》、《惠崇春江晚景》、《梅花》

推荐书目:《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