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鹰有几款(航程超过2万公里的全球鹰)

全球鹰有几款(航程超过2万公里的全球鹰)(1)

全球鹰自从诞生以来,其强大的侦察能力与巨大的航程带来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光学拍照与对地进行合成孔径扫描成像的高度只有2万米上下,因此其清晰度与对地面之下部分的探测深度都明显好于在160公里之上高度的成像卫星与雷达扫描卫星。而且不受轨道的限制,可以反复盘旋在某些重点目标上空进行非常详尽的持续侦察。过去对这类任务基本都是由U2高空侦察机执行。但是U2都是有人驾驶,那么侦察的持续性与航程必然会受到飞行员本身的条件限制。大多数U2的一次飞行侦察任务基本都限制在5000公里之内;而且由于担心一旦被击落之后飞行员会被对手直接俘获而必须耗费很大的外交资源将其“换回”,因此当今的U2已经完全不敢飞到一些全球性大国的领空之内进行侦察,

全球鹰有几款(航程超过2万公里的全球鹰)(2)

即使对一些中小国家,也只能贴着被侦察对象的领空领海线的边缘进行“斜距”侦察,因为直接派出有人机入侵式侦察他国,就算是超级大国在非战时也很难面对这类国际压力。何况一旦有人机被击落再被生擒,那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而全球鹰却可以直接从超级大国本土的基地起飞,万里迢迢的对一些热点地带进行持续的多波段信号侦察之后再飞回本土;最远飞行距离可以接近甚至超过2万公里;大大超出当今所有有人驾驶军用飞机的持续工作时间与航程限制。但是全球鹰也存在明显的短板,过去谈到过全球鹰因为像U2一样有过于细长的机翼。因此同样存在机体结构的相对脆弱性,明显超出绝大多数普通军用飞机的问题。这就是导致不论是U2还是全球鹰的抗过载指标都很小。

全球鹰有几款(航程超过2万公里的全球鹰)(3)

完全不敢在空中做出任何急转弯或者急速上升与俯冲下降等过猛的机动动作。这也导致全球鹰从起飞到爬升到工作高度2万米往往需要大半个小时,直线航程经常会超过500公里。而爬升距离过长,带来的最不利影响就是会遭遇气象环境的变化。比如起飞时还是清空万里,等爬升到一半已经距离出发地数百公里之外,会遭遇预测不到的雨雪甚至是雷暴天气。其实全球鹰最大的问题还是无法隐身。如果全球鹰能像B2一样的全程隐身,岂不是可以任意侦察其他国家而很难被发现。更不会出现海军版全球鹰被地区强国直接击落等损失很大的事件。问题是并非不想做,而是目前的技术还很难做到这一点。不单纯是全球鹰,就是其他大国的2万米级高空无人远程侦察机,到目前也没有一种可以做到全隐身的地步。

全球鹰有几款(航程超过2万公里的全球鹰)(4)

这主要在于靠常规涡扇发动动力要想飞得又高又远,基本都只能采取大展弦比的狭长机翼,而无法采用类似B2的整体飞翼体布局。B2式的气动布局则不可能飞到1.5万米以上。这是当前技术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只有类似WZ8那种火箭动力,才能同时解决超高空超高速超航程与近乎完全隐身这类难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