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其生育期较短,在作物栽培制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芝麻还是一种优良的蜜源作物,结合养蜂业可增加经济收入。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1)

一、选地与轮作

根据芝麻特性,栽培芝麻的田块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和轻壤土。芝麻根系浅,吸收上层养分较多,连作会使土壤表层养分偏枯和病害加重,所以还要实行合理轮作,至少要隔两年轮作一次。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

二、精细整地与防涝

芝麻栽培中土壤耕作非常重要,必须从芝麻种子小的特点出发,努力创造适宜于种子萌发出土的条件,需要精耕细作,使之底墒足、透性好,耕层上虚下实,表土平、细、净。特别是夏芝麻,在整地时气温高,地面蒸发量大,也是雨季来临季节,季节性很强,要抢晴适墒整地,耕后多耙细耙。在秋季易涝地区,还要作好防涝准备,及时排涝是芝麻稳产的关键。防涝措施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垄作或高畦种植方式等。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3)

三、科学施肥

芝麻苗期生长缓慢,开花后生长迅速,各器官生长速度在不同生育阶段差异很大,对干物质的积累速度和吸收各种养分也有很大差异。芝麻生育期较短,吸收肥料多而集中,但以初花以后吸收速率和吸收量猛增。另外,品种、生产水平和栽培条件不同,单位产量吸收各种养分量也有一定差异,一般分枝型品种比单秆型品种生产单位产量需肥量多。所以,单秆型品种施肥效应较高,有较好的施肥增产特性。综合各地生产经验,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吸收纯氮9~10千克,五氧化二磷2.5千克,氧化钾10~11千克;N∶P2O5∶K2O=4∶1∶4.4。其中以初花至终花期吸收量最多,吸收纯氮占66.2%,五氧化二磷占59.1%,氧化钾占58.4%;终花至成熟对氮的吸收量较少,占3.6%,但对磷和钾的吸收仍然较多,分别占20.3%和11.6%。根据芝麻吸肥规律,其施肥应掌握如下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量配施氮、磷肥,有机肥和少量氮、磷肥(或饼肥)堆制发效后施用更好,基肥浅施、集中施用;重视初花期追肥,以氮肥为主,若底施磷、钾肥不足或套种芝麻可配施磷、钾肥;盛花期后注意喷施磷、钾肥。一般在整地时施用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硫酸钾5~1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左右,尿素5千克左右。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4)

四、播种技术

芝麻只有种足(墒、肥、种量足)、种好,实现一播全苗,才有可能达到高产、稳产。

1.选用良种

根据生产条件选用适宜品种,并选用纯度高、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和杂质的种子,在播前作好选种和发芽率试验,发芽率在90%以上为安全用种。

2.适时播种

芝麻发芽最低临界温度为15℃,适宜发芽温度为18~24℃。春芝麻在地下3~4厘米地温稳定在18~20℃时即可播种,黄淮海农区一般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夏芝麻要抢时播种,越早越好,有利于多开花结蒴,提高产量。

3.提高播种质量

芝麻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点播,一般每667米2用种量0.4~0.5千克,播深2~3厘米,要足墒下种,播后适当镇压。近年来应用保水剂流体播种技术在旱区推广应用,为一播全苗提供了保证,促进了芝麻生产水平的提高。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5)

五、合理密植

目前生产上普遍种植密度偏稀,影响产量的提高。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发挥增产潜力。合理密植不仅需要一定的株数,而且还要配合得当的种植方式。一般条播单秆型品种可采用等行距播种,行距34厘米,株距20~16厘米,每667米2种植密度1万~1.2万株;分枝型品种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20~18厘米,每667米2种植密度8000~9000株。点(穴)播行距34~40厘米,穴距50厘米左右,每穴2~3株即可。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6)

六、田间管理技术

1.播后保墒

直播芝麻播种后中耕增温保墒,助苗出土,套种芝麻,前茬收获后及时中耕灭茬,破除板结保墒。

2.间苗定苗

在出现第一对真叶(拉十字)时间苗;第二至第三对真叶出现时定苗,去掉弱苗、病苗,留壮苗,留苗要匀,条播不留双苗。

3.中耕除草与培土

由于芝麻苗期生长缓慢,前期中耕除草在芝麻生产中十分重要,一般在出现第一对真叶时结合间苗浅中耕一次,在2~3对真叶和分枝期限各中耕一次。另外,雨后必除。中后期结合中耕可适当培土,但不要伤根。

4.追肥与叶面喷肥

初花后芝麻需肥量猛增,在蕾花期要做好追肥工作,可每667米2施尿素10千克左右,底肥没有施磷肥的地块,同时可追施过磷酸钙20千克左右,硫酸钾10千克左右。盛花后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5.灌水与排涝

足墒播种后,苗期一般不用灌水,现蕾后如干旱可结合施肥灌水一次,开花至结蒴阶段,需要充分供水,但又是雨季,应看天灌水与排涝。

6.适时打顶

适时打顶可节省养分,提高粒重,春芝麻一般在花序不再继续生长(封顶)时打顶;夏芝麻于初花后20天左右打顶,剪去顶端1~2厘米长顶尖。

芝麻种植技术及产量(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7)

七、适时收获贮藏

当芝麻植株变成黄色或黄绿色,下部叶片逐渐脱落,中上部蒴果种子达到原有种子色泽,下部有蒴果开裂时,就进入了收获期。一般春芝麻在8月下旬、夏芝麻在9月上旬、秋芝麻在9月下旬成熟。芝麻成熟后应趁早晚收获,避开中午高温阳光强烈阶段,以减少下部裂蒴掉粒的损失。收获时一般每30株左右扎一小捆,3~5捆一起在场面棚晒,经2~3次脱粒即可归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