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评一张儿童画(李凌老师慢教育观)

如何点评一张儿童画(李凌老师慢教育观)(1)

儿童画不是因为美,才觉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觉得美。

想象素描减少了理性,多了感性,少了专业,多了游戏,却使儿童的视野开拓, 兴趣增加,提高了想象力。

儿童画也是先感动自己,后打动别人。儿童只有画身边发生的故事或已经历的事情,才会有让别人“感动”的力量。一幅照着书上的简笔画画下来的东西,是不会有感染力的,更不会提高儿童的想象能力。

感性活跃,理性睡觉的儿童画更具魅力。

如何点评一张儿童画(李凌老师慢教育观)(2)

儿童只有在自由放松的心境下,才有可能画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认为,自己的主见。背着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和“奖罚条例”包袱的孩子,画画儿的心态是不会轻松的,更画不出感人的作品。著名诗人闻一多称这样的教育是“让孩子带着镣铐跳舞”。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自然天性,以逐步开展儿童的成长潜能。

好的儿童画直接来自他们的情感深处,好的构造形式也直接来于天性。理性、道理只能毁掉这些。

儿童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情感教育、生活教育、成长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有想象力有主见的儿童应是,别人的画再好只钦佩不模仿的人,画自己的高兴,画自己的烦恼,画自己情绪的人。是想画了就画,不想画了就不画,画好了就画好了, 画坏了就画坏了,对结果无所谓,不太追求画面效果的人。是追求自由,多考虑自己心理感受的人,别人说了也没多大作用的人。

如何点评一张儿童画(李凌老师慢教育观)(3)

艺术这东西感情色彩很浓,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正确无误的不一定就是艺术,艺术的也不一定非要正确。认真画的不一定就能画好,漫不经心的画着玩儿的不一定就画不好。孩子的画是不能用形是否准确来判断好孬的。

儿童画画如果从构思到完成,每个环节都能解决得很好,但作品却明显缺少了率真和稚嫩,没有了“孩子气”,画的画不好玩儿了,这样的画已不是儿童画了。

无论是儿童画,还是成人画,只要是创作的画,就是一个情感上的产物。各种造型要素经过了作者的融会贯通变成了一个充满激情,透出情感,显出个性,有血有肉,有感觉,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再好的画当教师按教案和讲课习惯把每个局部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把每个局部都能用语言解释的非常“透亮”的时候,绘画的本质已经不存在了,美也悄悄地溜走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技术的躯壳, 没有生命力的外形了。

儿童的画是从抽象走向具象的,但儿童的抽象不是成人理性化的抽象,儿童的具象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具象,而是儿童自己心里的东西。

如何点评一张儿童画(李凌老师慢教育观)(4)

儿童画与生活有关,但却不是生活,因儿童画出的东西与生活中的事物在形体上差别太大。儿童画与艺术有关,但却不是艺术,因为真正的艺术是思想的结晶, 而儿童画是“碰巧了”撞运气。儿童画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但却不是只要到了这个年龄就能画出来,还需要成人的启发、引导、培养。儿童画与教师的教有很大关系, 但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教师,而是儿童自己。比如,儿童的悟性、感觉、想象、灵性、意会等谁也教不了,在儿童画里这些教不了的东西才是绘画的主角。

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美术评论家笔下的“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只能说明画得逼真,画得挺像,不能说明作品有多高的艺术性。用现在的审美观点看,这些“活灵活现”的东西大多不是好的作品。事实上,艺术作品只有远离生活真实,才能达到艺术真实。

如何点评一张儿童画(李凌老师慢教育观)(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