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看不到的七种海洋生物(真海洋富矿青岛近海已发现约2000种海洋生物)

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揭秘青岛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情况。据了解,青岛近海已发现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约有2000种,其中包含全球特有种两种。

岛城海洋物种丰富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环抱胶州湾,所辖海域面积约为12240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曲折、峡湾相间,总计海岸线长约860公里,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海湾共有49个。青岛沿岸的多样化自然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使得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造就了青岛近海海洋生物的高度多样性。根据资料记载,青岛近海已发现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有30个门、约300个科、1000个属共约2000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李永涛博士告诉记者,这些海洋生物绝大多数属暖温带种,少数属冷温带种和暖水性种。其中包含全球特有种两种,它们是青岛橡头虫和黄岛长吻柱头虫,这两种生物在全球仅产于青岛海域。而作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的模式动物文昌鱼,在青岛也被记录到并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你永远看不到的七种海洋生物(真海洋富矿青岛近海已发现约2000种海洋生物)(1)

憨态可掬的斑海豹。

“青岛海域海洋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为鱼类等脊椎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李永涛介绍,青岛海域的鱼类有178种,包括25种软骨鱼类和153种硬骨鱼类。海洋爬行动物包括海龟和海蛇两类,数量较少。青岛记录到的海龟有蚋龟、棱皮龟和绿海龟3种,均以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饵,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蛇以海蛇科的青灰海蛇、青环海蛇和淡灰海蛇3种较常见,一般栖息于近海无人居住的海岛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洋鸟类有6目176种,青岛有记载的达110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国家保护动物的有短尾信天翁、斑嘴鹈鹕、白额雁、白腰杓鹬和银鸥等5种。 ”另外,青岛海区发现的海洋哺乳动物有6种,包括东亚江豚、小须鲸、抹香鲸、伪虎鲸、海狗和斑海豹。

据李永涛介绍,青岛海域的一些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如东亚江豚、斑海豹、绿海龟等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科学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的现状令人心疼又忧心,设立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首先有利于全社会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并形成保护意识。其次有利于全社会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方法,凝聚强大合力。最后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立法,依法保护物种多样性。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力量加入进来,更加科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李永涛说道。

你永远看不到的七种海洋生物(真海洋富矿青岛近海已发现约2000种海洋生物)(2)

绿海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深耕海洋的“青岛模式”

“我国海域辽阔,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空间和生存条件。受独特的气候、地理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海洋生物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数量大、生态系统类型齐全、经济物种多等特点。在国家过去几十年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见证了大面积的近海生态环境退化景象,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海洋生物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许多水生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李永涛介绍,海洋生物保护面临很多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青岛模式”一直值得称赞。 2021年,全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保持稳中向好趋势;在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青岛灵山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成为省内唯一成功入选的优秀案例。 5月21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指导启动了“云放鱼”公益活动,活动采取线上认购和线下专人代放的形式。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线上认购专属鱼苗养护包,足不出户即可将鱼放入大海,为保护海洋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近年来,青岛市逐步加大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力度,在胶州湾、灵山湾、古镇口湾、鳌山湾、崂山湾等海域,放流虾、蟹、鱼等各类水产苗种120亿单位,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王彤 黄海水产研究所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