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古代如何称呼(清朝职场称谓指南)

如果穿越回清朝当官,不懂些职场规矩可能分分钟就会被杀头了,首先怎么称呼自己就是门学问。

君臣之间怎么称呼?

不知道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剧中王刚扮演的和珅在面见皇上时自称是“奴才”,而纪晓岚则自称为“臣”,都是同事,这自称怎么还区别对待呢?按理说,身为汉人的纪晓岚要比身为满人的和珅地位低啊?难道是编剧搞错了吗?

穿越到古代如何称呼(清朝职场称谓指南)(1)

恰恰相反,“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是一个荣耀的存在。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也就是说“奴才”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上的,汉人如果自称“奴才”那是不够格的!

穿越到古代如何称呼(清朝职场称谓指南)(2)

满洲人入关前,大体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虽然占据了中原,但奴隶制的胎记并未完全退去,严分着主奴,满臣奏事时要自称“奴才”的典章制度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体现。所以“奴才”这个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如“臣”体面、有尊严,但实际却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这就有点像情侣之间打情骂俏,“你这个小笨蛋”“瞅你那个傻样儿”,因为爱你,所以“骂你”,你懂得~

穿越到古代如何称呼(清朝职场称谓指南)(3)

皇帝的自称一般为“朕”或“我”。其中“朕”比较偏向书面语,“我”则更多用在日常口语里。特别是在满语的场合,由于满语是不分“朕”和“我”这两个词的,所以皇帝都自称为第一人称的“bi”,即满语的“我”。如果是面对太后或者太上皇,皇帝自称一般为“我”、“臣”、“子皇帝臣”、“臣我”。

同事之间怎么称呼?

继续以和珅和纪晓岚为例,在影视剧中,这二位被塑造成了欢喜冤家、死对头,纪昀直接称呼和珅为“和大人”,放在真实的清朝,怕是欠妥的。

穿越到古代如何称呼(清朝职场称谓指南)(4)

《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之和珅

大人在古代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成年人,与幼儿相对应,这种用法我们现在还用;第二种用法是晚辈对长辈,现在一些老派的人给父母写信,依然说“父亲大人”“母亲大人”;第三是有德望的人,《论语》里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大人”就是指有德望的人。

到清朝,大家称官员为大人才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上到宰相下到九品小吏,皆被称呼为大人。

民初徐珂认为“大人之称,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抚有之,康熙末,则施之于钦差大臣也。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无不称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编、检得差,七品亦大人。至光绪末,则未得差之编、检及庶吉士,并郎中、员外郎、主事、内阁中书,皆称大人矣。外官加三品衔或道衔者,无不大人,久之,而知府、直隶州同知亦大人矣”。

和珅和纪晓岚两人是上下级的关系,和珅位居中堂,中堂在清朝是对大学士的称呼,位同宰相,而纪晓岚呢,官卑职小,虽然进了翰林院,但是乾隆在位时连一个协办大学士(大学士的副手)都没当上,根本就没资格跟和珅分庭抗礼,按照规矩他一见和珅就得磕头,和珅坐着他只能站着,所以历史上纪晓岚应该会礼貌地称呼和珅为“和中堂”。

穿越到古代如何称呼(清朝职场称谓指南)(5)

纪晓岚画像

下属在面对上司的时候,一般自称是“卑职”,不同官位自称也有所区别,比如:州县等官见了上司自称卑职,知府对上司自称卑府,道台对上司自称职道,藩臬对上司自称司里等。上司对下属不能呼名字,称之曰“老兄”,自称兄弟,但下公事时,在札示渝贴上,则称之曰“该府该县”,但口头上则呼之曰“某大哥”。

(完)

-参考资料-

《满族的称谓与礼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