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宪问篇14.23子曰)

孔子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宪问篇14.23子曰)(1)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注释】

▲君子上达: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于仁义。“上达”指大道真理,精神境界。如:道、自然、世界本源、人之所以为人等等。

▲小人下达:普通人重视利益,追求财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取法于上,小人取法于下。”

【学而思】

上达者成为君子,下达者成为小人。同样一件事,只关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会越来越自私,最终成为小人。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终成为君子。

君子思考的是人生,追求的是精神境界。小人不能克制身体的各种欲望,重视物质生活,追求的是谋生的手段。君子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所以日日长进向上;小人以最低标准要求自己,甚至突破底线来达到目的,所以日日沉沦向下。

上达与下达,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造就不同的家风、门风及社会风气。

钱穆《论语新解》:“君子日进乎高明,小人日究乎污下,一念之岐,日分日远也。”

参读:

《宪问篇》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里仁篇》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雍也篇》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知识扩展】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