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的超前点播败诉:爱奇艺超前点播

今天,“知名法律大V”吴某某诉爱奇艺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CCTV12进行了全程网络在线直播。

爱奇艺的超前点播败诉:爱奇艺超前点播(1)

案件背景:

事情的起因是2019年12月11日,当热剧《庆余年》播出到22集,腾讯视频、爱奇艺推出了VIP“超前点播”服务,在VIP抢先看6集的基础上,VIP会员再交50元可在更新时多看6集。这相当于是在VIP之外设置VVIP!

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当一部分用户“不买账”了,纷纷表示平台吃相难看。

同时,《人民日报》也发文批评“一些网站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自毁前途”。

爱奇艺的超前点播败诉:爱奇艺超前点播(2)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面对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12月17日,腾讯、爱奇艺相继发声道歉。但是,没有采取消超前付费点播模式,只是进行收费规则的调整。

仔细计算后,价格不降反升。

早在2019年12月8日,爱奇艺就单方面变更了《爱奇艺VIP会员服务协议》(以下简称《会员服务协议》),增加了“超前点播”另行收费的条款。而本案原告吴某某在2019年6月续费购买了爱奇艺年费会员。

吴某某认为互联网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协议”可以随便变更,这种现象难以理解,于是提起诉讼。

庭审概要:

庭审中,原告吴某某认为,由于爱奇艺单方面频繁变更协议,其已经请求法院让爱奇艺提供开通会员之后所有的《会员服务协议》版本。北京互联网法院组织双方证据交换时,爱奇艺提供了2018年至证据交换时的《会员协议》版本。4月10日法院组织庭前会议。

吴某某称,4月9日发现爱奇艺私自更新了《会员服务协议》,新版协议删除了吴某某在诉讼请求中提出的部分协议条款。

吴某某诉请法院确认《会员服务协议》部分格式条款约定无效,包括:

  1. 导言中“双方同意签署免责、限制责任条款不属于《合同法》第40条……,您不会以爱奇艺未尽到合理提示义务为由而声称协议中条款非法或无效”;
  2. 《会员服务协议》第3.1条:“爱奇艺有权基于自身运营策略变更全部或部分会员权益、适用的用户设备终端”;
  3. 《会员服务协议》第3.3条:“且您理解并同意部分视频出于版权方等原因,视频的片头仍会有其他形式的广告呈现,上述呈现不视为爱奇艺侵权或违约”;
  4. 《会员服务协议》第10.2条:“双方同意,解决争议时,应以您同意的最新《爱奇艺VIP会员服务协议》为准”。

且要求《会员服务协议》第3.5条第(3)项:“根据爱奇艺实际运营需要……爱奇艺将提供剧集“超前点播”的服务模式,会员在进行额外付费后,可提前观看该部分视频内容的更多剧集,具体的点播规则以爱奇艺平台实际说明或提供为准”,对原告无效。

同时,他请求法院判令爱奇艺在播放时自动跳过所有广告,恢复会员“免广告”特权。并取消“超前点播”功能,向原告提前供应包括“庆余年”在内的所有卫视独播电视剧、爱奇艺自制剧。最后,要求爱奇艺承担公证费、诉讼费。

本案基本围绕着《会员服务协议》中格式条款的问题展开。

其中双方的主要争议焦点是爱奇艺或其他互联网服务平台是否有权单方更改用户协议的内容以及互联网平台格式条款是否已经明确告知。

爱奇艺的超前点播败诉:爱奇艺超前点播(3)

判决结果:

一、确认《会员服务协议》导言第二款中“双方同意前述免责、限制责任条款不属于《合同法》第40 条规定的'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即吴某某和爱奇艺均认可前述条款的合法性及有效性,吴某某不会以爱奇艺未尽到合理提示义务为由而声称协议中条款非法或无效。”部分无效;

二、确认《会员服务协议》中付费超前点播条款,对原告吴某某不发生效力;

三、于本案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爱奇艺向原告吴某某连续15日提供爱奇艺平台“黄金VIP会员”权益,使其享有爱奇艺平台已经更新的卫视热播电视剧、爱奇艺优质自制剧的观看权利;

四、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被告爱奇艺赔偿原告吴某某公证费损失;

五、驳回原告吴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由被告爱奇艺负担。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曾说,“我们的初衷是想满足用户更多元的内容需求。”

那么,未来广大视频用户的心理和体验是否真的会得到尊重与满足?

视频平台体面赚钱和保障用户体验是否可以实现双赢?

一、商业模式创新更要尊重用户体验

《庆余年》之前,腾讯视频就在《陈情令》大结局时试水“超前点播”,这为其带来了超过6000万元的会员收入。

同时,2020年第一季度,爱奇艺在《爱情公寓5》《鬓边不是海棠红》等热剧上尝试“超前点播”模式,助推爱奇艺Q1会员大幅增长。

财报显示,爱奇艺第一季度的订阅会员数达到1.189亿,同比增长23%,环比净增长1200万,创下自上市以来,单季度订阅会员最大环比涨幅。

2020年4月,浙江消保委约谈爱奇艺等音视频平台,要求对不合理收费项目进行整改。

虽然国内版权消费市场不健全,但“超前点播”仍能满足部分有经济实力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而伴随付费会员高增,爱奇艺自然要通过丰富的会员形态,延续这一增长势头。

其实在打包售卖会员的层面,海外流媒体早有先例。

包含Disney 、ESPN 和Hulu服务的Disney 捆绑会员,售价每月12.99美元(约合人民币92元),而奈飞(美国最大视频平台)提供的最高档包月会员售价13.88美元(约合人民币99元),可在4个设备上观看超高清内容。

海外市场正版意识更强,用户感受到的是物超所值的打包服务,但反观国内,用户为虚拟内容付费的观念还未全面普及,消费者对会员的讨论自然会争议不断。

从此次《庆余年》风波来看,视频网站会员提价,并不容易。

这样的发展危机,奈飞在2014年也遭遇过。当时,奈飞的处理方式是,按照视频信号的分辨率和音效划分不同等级的会员,先是针对新加入的高清会员提价,从原来的7.99美元/月涨价到9.99美元/月,老用户享受7.99美元的价格直到两年后。既充分尊重了老用户的现有权利,让其做好未来涨价的心理预设,同时也让新会员享受到更好的高清服务。与此对应,2014年危机期间奈飞的付费会员仍有18.9%的增长。

因此,爱奇艺丰富会员种类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做好新老客户过渡。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视频业务,仅有流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优质的创新性内容,才能深度留住用户。

二、平台有权单方变更协议

用户协议/会员服务协议是特殊的格式合同,是格式合同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存在形式,为许多在线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用户协议提供方节省了逐一与用户订立协议的成本。

作为特殊的格式合同,用户协议虽然不似传统合同那样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订立,其属于《合同法》第10条中所提到的其他形式的合同,当然也需要符合《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性、远程性和用户众多的特性,导致互联网用户协议的变更很难像普通合同一样进行双方当事人协商。所以,大部分协议提供方都在拟定的用户协议中均加入了协议变更的有关条款,来简化协议变更的程序,获得单方面变更协议的权利。

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无权单方变更,需要与用户协商,那无疑会抬高运营成本,并将这部分成本转嫁于用户,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服务提供商理应有单方变更权,否则无疑会大大提高运营成本,这也与网络服务的便捷性相悖。

司法实践中也有这样的案例,在2018年南山法院审理的微信腾讯合同纠纷中,深圳中院的二审判决认为,腾讯作为微信平台的经营者,根据互联网发展的需求,腾讯对微信平台的协议进行调整,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

网络服务提供者/平台经营者有权单方变更包括部分或全部合同相对方权利在内的合同条款,“单方变更部分或全部会员权利”具备行业必要性和合理性,形式上并无不妥。

但是,根据《合同法》第5条、第39条以及《民法典》第6条、第496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网络服务商/平台经营者对格式条款的修改,必须以不损害用户利益为前提。

爱奇艺单方变更合同条款,在VIP会员的基础上设置“超前点播”,违反了《会员服务协议》中用户享有的权利的约定,使得用户的观影体验大大降低,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三、平台应保障用户知情权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格式条款的潜规则也应该有它的边界——公开性。网络服务提供商/平台经营者在实质变更用户协议后,应当及时通知平台用户。

这一点上,可以参考 Apple公司对“ itunes条款和条件”的变更方式:在协议变更后,提示用户协议已变更,并要求用户重新阅读并同意已变更后的条款。同理,协议提供方有义务对变更行为进行公告,并将经过变更的内容直接发送于有关用户,只有用户再次点击同意协议后,才能继续提供该网络服务。

爱奇艺的超前点播败诉:爱奇艺超前点播(4)

这样可以在形式上保证用户对协议变更的知情与同意,让用户有选择的权利:接受变更后的协议还是放弃使用该服务。避免因用户协议提供方自行变更用户协议导致显示公平的情况出现,让用户协议具备更强的法律效力。

对此,我国法律也进行了规定。

  • 《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 《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无效时,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爱奇艺在该案审理过程中,前后共对用户协议进行四次“秘密”变更,但每一次变更均未以“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而普通用户难以及时明确的了解到用户协议的变更,以及变更带来的权益范围及影响。

所以,即使爱奇艺答辩称“超前点播”并未损害其他会员的权益,但是处于弱势一方的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接受规则,其权益已经遭受严重损害。

四、“超前点播”或成常态

“超前点播”的出现,并非视频平台一时兴起。付费再付费的背后,是当下视频平台所面临困境和压力的折射。

随着文娱行业遭遇资本寒冬,广告主对视频平台的营销预算整体增长都采取了保守的态度。这对于通过“拉新买量”和商家投放广告来实现商业闭环的视频平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爱奇艺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约7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其中会员费收入过半,达37.2亿元。但营收增速放缓,而且净亏损幅度进一步拉大,达到36亿元,是财报披露以来亏损最大的季度。

一方面是视频平台“止损”这一长期任务,另一方面是“超前点播”带来的可观收益,各大平台很显然不会放过“超前点播”这块“肥肉”。

2020年2月28日,在爱奇艺2019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回应了广大网友非常关注的会员““超前点播””问题,一时间再次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龚宇表示,爱奇艺“超前点播”虽然目前只在很少的剧上尝试,对季度内up值贡献不高,但是模式很成功,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有很多具备经济实力或者乐于接受“超前点播”的观众踊跃付费,但视频平台的盈利困局仍不应该由普通消费者买单。

《庆余年》“超前点播”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代表了很多用户的心声。各大视频平台的规则体系亟待整改。

因此,建议在“超前点播”的运行体系下,应适当调整费用以及“超前点播”的集数,比如热剧最后六集可以“超前点播”,并适当降低每集单价。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由用户自己选择“超前点播”的集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