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里话外都是戏(又让人无可厚非的三大影帝)

演谁都像自己发生在两种极端的情况:第一,演技太差,演员不去认真解读和思考角色,导致表演浮夸麻木没有灵魂,看上去就是演员自己,这属于“角色演活了演员”;第二,演技太好,演员会根据自身的阅历的认识去理解角色,把自己的理念带入角色之中,这样在角色身上多少都会体现出自己的影子。这属于“演员演活了角色“。其实演谁都像自己是一个普遍存在性的命题,因为毕竟演员是通过自己身体去演绎剧本的角色,角色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演员而存在的。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演员,他们性格鲜明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观和表演体系,势必会将自身的特点带入角色之中,演的戏多了就容易给人一种演谁都像自己的错觉。

三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里话外都是戏(又让人无可厚非的三大影帝)(1)

陈道明,国家一级演员,家喻户晓的艺术表演家。即使这样地位的人,也一直颇受微议,有人说他演什么都像陈道明,有人批评他总是高高在上爱端着装着。其实大家的评论都有道理,陈道明的确演谁都像“康熙”,演黑老大像“康熙”(《黑洞》),演教授学者像“康熙”(《手机》),客串餐厅厨师都像“康熙”(《我的后半生》)。这一切都只是源于他塑造的“康熙”太过于鲜明和深刻,使人过目不忘,以至于我们平时谈到“康熙”第一反应都是陈道明而不是那个活在300多年前的“爱新觉罗玄烨”。“康熙”这个角色的光芒太过于耀眼,导致了我们看他的其他角色都离不开“康熙”的影子。说陈道明清高爱端着装着的也不假,因为陈道明经常公开场合批评和指责别人。但陈道明有这样的资本,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他一直坚持着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的表演态度,看到虚伪的懒惰的不合理的,他总会站出来批评,仿佛他是正义的化身。陈道明把这种生活中的坚持和追求也贯穿到了表演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说他演什么都像自己。

葛优,葛大爷,“国士无双”级别的演员,放眼整个华语影界没有人敢不服他。即使这样优秀的演员,细观他整个表演生涯,你也不难发现他所塑造的角色也都深深的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葛优的戏路非常之广,从赌徒(《活着》)到黑老大(《罗曼蒂克消亡史》),从小偷(《天下无贼》)到师爷(《让子弹飞》),他能靠他那副万年不变的嘴脸演绎出各种经典的角色。葛优演戏基本都不画浓妆,一直靠他那大眼珠子瘦脸尖下巴活跃在银幕,只要他一出场哪怕只是一个侧面或背影,大家都能认出他来。他所塑造的黑帮角色(老陆,黎叔等等)基本都是城府极深,阴险毒辣,他所塑造的喜剧角色(姚远,秦奋等等)基本都是各种忽悠诈骗。所以葛优的戏一路走下来角色都很连贯,形成鲜明特点的同时也让人觉得演什么都像自己。这种像是建立在对自己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自己演绎风格的必然产物。葛优自己很清楚,他演不了刘德华的戏,也演不了周润发的戏。同时他也不需要演的像刘德华或者周润发,他只需要好好的演得像他自己。因为“葛优”本身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个符号。

三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里话外都是戏(又让人无可厚非的三大影帝)(2)

范伟,专演傻子的专业户,从小品到电视再到电影,永远顶着一个走到哪都被忽悠的大脑袋。范伟都不用开口一上场就能让人感觉到他经典的范伟式幽默,演什么都离不开他经典的范伟式幽默。演一场傻子不难,难的是演一辈子的傻子,其实没有人愿意演傻子,傻子演多了,观众会把角色带入生活认为你真的傻。但剧情总是需要傻子,因为傻子能制造很好的喜剧效果。傻子其实也并不好演,很多奥斯卡的影帝都曾经演绎过傻子的角色(莱昂纳多《恋恋情深》,贾斯丁霍夫曼《雨人》,汤姆汉克斯《阿甘正传》),可谓是“要想当影帝,必先演傻币”。范伟最终也在金马奖上击败各路高富帅夺得了影帝。表演其实也是需要付出和奉献的,没有人不愿意演英雄,没有人不愿意接受掌声和喝彩,但也总需要有人去演绎那不为人知的心酸小角色。范伟在演绎小人物的道路上找到了真谛,一直演同类型的小人物,导致观众看多了觉得演什么都一个样,都像他憨厚的自己。像自己难道不好吗?至少对于范伟来说大家都很喜欢他像自己。

演戏其实也是一种表达,演员通过角色向观众表达着自己对人物和剧本的理解,越是演技深厚的演员,角色上越会带有自己的印记。如果纯粹只为还原角色本身,那我们看原著就好了,干嘛还要看戏。演谁都像自己不是不好,关键得该像的地方得像,不该像的地方不像。不要只是披着角色的外套,讲着自己的台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