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


她是一位传奇人物。

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官方命名的“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第一个玉雕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导师;一位精通“牙玉木石”雕刻,集材料、设计、雕刻、教学和经营管理于一身的业界大咖。

用刻刀精雕时光,用自强拥抱生活,用艺术滋养岁月,用大爱陶冶人生。因为心态阳光,所以作品传神;因为心怀美好,所以作品好美;因为内心坚强,所以老当益壮;因为情系传承,所以潜心育人。

她的才华和作品早已无需再向世人证明,余下的时间,她只想用大爱和情怀,融化“民间绝技”和玉石雕刻后继无人的种种难题。

雕刻机前,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老工人;关爱徒弟,她象一位体贴入微的大姐姐;面对孩子,她更是一位慈祥和霭的老奶奶。

几十年来,她的神雕,杰作无数。名扬大江南北,誉满国内海外。然而她生命中最最引以为自豪的两块温文雅尔慧光璀璨的宝玉,则是她的早已成为博士和孩子妈妈的两个双胞胎女儿。忘不了生下她们的第三天,孩子的生父在送饭途中因车祸撒手西去,成为她一生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从那一刻起,坚毅和顽强深深地嵌入了她自强不息的每一步脚窝。

花一辈子时间雕琢人间美好,舍一生精力打造吉祥如意,靠超乎寻常的智慧点石成金,用大雅天成的气势开拓大师之路。

她的名子叫何芳。生理年龄六十八,形象年龄四十八,心理年龄二十八......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

中秋节的先一天,星期日。早上八点半,被武汉市财贸学校聘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玉雕专业导师的何芳大师,准时来到学校的玉雕培训基地,开始她一天的工作。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2)

一上班,何老师二话不说,拎件工作服,穿过荣誉室,脚下生风似的奔向实习车间。显然,这也是何大师的一大能耐:干事情,一定得要风风火火;坐在雕机前与玉石对话,又绝对会静若幽兰。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3)

为了给学生们教会如何开料,何老师在一块计划雕刻佛像的玉石上设计切割辅助线,通过示范,要让学生懂得并且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玉料。因为哪怕是一点豆大的玉渣,都有可能脱颖而出为一颗精美的耳坠。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4)

台锯和手锯并举,角度和力道协调;大胆和小心同行,具象和意念共在。先想好,再操作;先观摩,再亲历;先摸拟,再实施。何老师边讲边示范,指导学生科学地切割下料。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5)

这位帅哥原本是学烹饪的,因为爱好,更因为慕大师之盛名,投师门下,钻研玉雕。何老师耐心地向他传授打磨和抛光玉器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操作要领。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6)

这位十九岁的小姑娘是何老师的得意门生。她已跟着大师学了四年,她出手的玉器,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尽管如此,何老师仍然对其手把手传帮带,严格要求,悉心培养。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7)

这位学员在仿雕一个‘知足常乐’的摆件。何老师给她详细地讲解作品构成的深刻含义,反复比较和摸拟‘蜘蛛’的大小与浮雕的位置对作品主题的影响,启发学员对美学概念和美学内涵的感悟。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8)

这个小伙子才十六岁。何老师象对待自家孩子一样教导他,帮助他。不急不慢,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何老师鼓励他早入行,早担当,早成才,为文化复兴做出自已这代人应有的贡献。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9)

指导学生之余,何老师象往常一样,在实习车间3号机位坐成一尊雷打不动的工匠。她在利用一块下脚料的形状和色相,雕刻一只迷你玉蛙。一双闲不住的手,一腔慧眼识凡的心……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0)


早在三十多年前,何老师的象牙雕刻艺术就己攀上颠峰,其作品在业内独领风骚。后来由于原材料的原因改弦玉雕,结果同样是精品、名品、传世作品层出不穷,誉满省内外。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1)

午饭时间到啦。 周末加中秋假,学校的食堂没有营业。何老师安排学员叫外卖送来了盒饭。开饭喽!大家在一起午餐是多么的开心,悦鼻的饭香飘荡在进修的课堂。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2)

饭后,学生们爬在课桌上午睡,何老师站在书柜前静静地看书。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才能确保艺术之树常青。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3)

下午一半的时间在上理论课。何老师用很通俗的语言和极其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给学员介绍雕刻艺术的前世今生和雕刻文化对文明社会的影响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4)

牙玉木石,四大名雕。精湛的民间绝技,娴熟的美术工艺。学习从这里开始,大师从这里起航。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5)

从陈列玉雕精品的展室向北望去,何老师的理论课仍在继续。她铿锵有力的湖北腔犹如泛香的玫瑰,飘逸在教室,飘逸在她的这座曾经获奖无数、价值连城的和田墨玉《巍巍长城》内外。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6)

爱玉,更爱徒弟。每一次大动作的开料之前,何老师都要亲自为学生穿戴防溅雨衣或检查防护措施。她总是在叮咛大家注意安全,总是在补救每一个不足的细节。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7)

切取佛像母料上仅剩的一点残余,必须全神贯注。手重了,恐会伤及主体,结果得不偿失;手轻了,余料不成体统,没了剩余价值。看何老师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小心翼翼地削下‘玉簪’一枚。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8)

打开强光电筒,何老师与学员一起鉴賞这根‘玉簪’原料的品质。色相纯正,通透无杂质。为了这份‘节约’和‘挽救’,何老师的脸上乐开了花。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19)

一个学员的女儿和爸爸一起接妈妈来了,何老师见到孩子高兴的不得了,又是抱又是亲,拉着娃儿在玉雕展室走来走去。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20)


下午下班后,学生们迟迟没有离去。明儿咯中秋节,大家提前共聚同欢。何老师给每人发一个大苹果,浓浓的亲情,温暖着这一群热爱艺术的师徒。




玉雕大师合集(玉雕大师的一天)(21)

下午五点多,何老师驾车回家。学员们说她六十岁以后才学的开车。一双苍桑的拿雕刀的老太太的手,握起了时尚的左右风驰电掣的方向盘,似乎在启迪人们:只要自强不息,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完)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每一段人生都值得纪录

每一种平凡都蕴含精彩

每一寸时光都影动情怀



感知生活 感悟人生 感恩时代 感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