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为何在当代举步维艰)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想写这么一篇文章,探索在当下传统武术为什么逐渐没落。但是因为之前所做的调查还不够多,自己的武术圈里的经历还不够丰富,因而不敢妄下结论。然而自己自幼习武,目历诸多功夫高手,父亲也是资深的武术家,对武术圈还是了解颇多的。在近几年的武术行业发展中,武术界的弊端屡见不鲜,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到了很困难的阶段。那么是什么让武术发展举步维艰呢?

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为何在当代举步维艰)(1)

武术的发展并不是没有辉煌过。广为人知的电影《黄飞鸿》、《少林寺》等都展现出我国的武术在传统社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武术不但是强身健体、防身技击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武术给人力量,使人向着更高的道德层次迈进,国父孙中山曾经就提出过“武术强国”的口号。看来武术的作用并非空穴来风,是有着坚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的。在七十到九十年代,因为梁羽生、古龙、金庸等武侠小说家对武术的二次加工,使得社会上习武之风盛行。尤其是武侠影视剧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成为一代大侠的梦想。塔沟武术学校是河南省最大的武术学校,也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武术学校之一。塔沟武校在规模最大的时候甚至容纳有十多万数量的学生,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然而这两年塔沟武校的学生人数始终没能再次涨起来。

那么我们不禁要发问:法治社会就不可以发展武术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很多法制非常健全的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地的武术也都发展的很好,中国为什么不可以了呢?这就谈到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我国,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武术存在误解。认为传统武术主要是用来锻炼身体和表演的,而不能实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功夫。这样的理解是基于传统武术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很多人认为散打、拳击、自由搏击、跆拳道、柔道等才是真正的功夫而将传统武术排除在外,究其原因是散打等项目有着良好的商业运营系统,使人们对其实用性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传统武术则不然,第一是传统功夫讲究“上打咽喉下打裆”,其限制没有那么多,杀伤力极强,而诸多比赛规则对传统武术的过招而言都是致命的限制。另外传统武术的精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点到为止,这和竞技体育的打点得分等等都是相冲突的,并且传武相对缺乏观赏性。因而在我国的国民意识和商业化运营机制下,传统武术遭到了不小的挑战。

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为何在当代举步维艰)(2)

第三就是传统武术传播者本身的原因。首先是很多传统武术的传播者言过其实,善于包装自己而没有什么真东西。在2014年召开的“天山武林大会”上,玩嘘头的要远远多于真正研究功夫的。很多功夫很好的人不会包装和传播自己,痛失良机,而很多懂得包装的人又没有什么真东西,误人子弟。这导致了想学东西的人学不到东西的窘境,如此循环下去懂真功夫的人会越来越少的。如何健全媒体机制,使传统武术与媒体结合起来,互为所用,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社会节奏飞快的今天,需要长时间练习的武术并不容易包装,仅仅依靠几部武侠电影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很多保守传统武术的老师在当下开放的社会潮流之下并没有作出对传统武术发展有利的改变。新时期需要更加开放的姿态,更新的教学思路,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推广传统武术,而不是一成不变。但是现在有许多庸师自持甚高,总是不愿意改变,殊不知落后就要挨打。传统武术也是一个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对传统武术进行形式方面的包装和内容方面的发展。固守传统不见得一定是一件好事,顺应时代的潮流,居安思危,有的放矢,相信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才会更有益处。

最后一点就是习武者本身的了,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心浮气躁,贪图享乐而不愿吃苦。然而对于学习传统武术而言,不但要戒骄戒躁,更要有一种不怕苦的勇气和排除万难的恒心和毅力。古人云:要练武,不怕苦;世上两大难,学习和打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在不说夏练三伏了,让小孩子在空调间里面舒舒服服的做作业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另外学习武术是一件长期的事业,并且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才能换回一点点成果。这和当下浮躁的社会心理,尤其是事事讲求效率、急于求成的大众化心理是互相矛盾的。散打、跆拳道、拳击等简单易学又容易出成绩,传统武术则不然。现在的年轻人追求健硕的身材和强壮的肌肉,这和传统武术重在练内、内外合一的概念也是相违背的。观念上的不一使得传统武术在青年人的推广中丧失了不少活力。

传统武术怎么样才可以走出困局呢?如何使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在当代熠熠生辉呢?这不但是社会普遍的问题,更是我们习武者沉重的历史使命。从自身做起,从根本上对武术本身进行研究和传播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传统武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担负武术传承的使命,你我共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