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1)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2)

编者按:据毛主席晚年图书管理员、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徐中远回忆,毛主席曾说:“中国小说写社会历史的只有三部:《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都看一看,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

《十回〈金瓶梅〉五地方言考》的作者曹文先生,曾在部队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大量优秀军事摄影作品闻名全国全军,系中国摄影家协会资深会员。令人敬佩的是,曹文先生的文字功底也十分深厚,尤其是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收获颇丰,出版这方面专著多部。这里刊发的,是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金瓶梅》中方言问题的文章。虽然学术性较强,但并不晦涩难懂,可作趣文读,可涨知识耳!

十回《金瓶梅》五地方言考

曹文

过去说,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至于金瓶梅,那是全民不宜,因为明清统治者都钦定它为淫书。但这部书并不是单纯的艳俗小说,而是有着很强的警醒价值。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金瓶梅》是一部“世情书”,并评价兰陵笑笑生“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闲来无事翻书,光看热闹还不够,也得看出点门道。看门道不能看歪门邪道,本人且从方言研究的的角度做一番探讨。

十八大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年来,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普通话的普及为方言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参照系和社会基础,有助于突破方言研究的瓶颈。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金代表金钱,瓶代表酒,梅代表桃色。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以淫书、禁书、奇书闻名。作者兰陵笑笑生以《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写潘金莲未被武松杀死,嫁给西门庆为妾,由此转入小说的主体,通过对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的生活面貌。借宋讽明,以市井人物为主要角色,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描写,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暴露得淋漓尽致。《金瓶梅》杂糅东西南北中各地方言,运用真实生动,堪称一绝。对塑造人物、展开情节、揭秘真相、揭示世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鲁迅所说:“然《金瓶梅》作者能文,故虽间杂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

国风楚辞汉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杂剧,各具独特风采。《金瓶梅》与四大名著成书时间是前后脚。《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以《三国志》为蓝本。《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以上两部成书均在元末明初。《金瓶梅》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红楼梦》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

《金瓶梅》使用方言土语非常多,从第一回开头,就用“有一只词儿”。接着写武松喝了酒“浪浪沧沧,大扠步走上冈来”“见一块光挞挞地大青卧牛石”“跳出一只吊睛白额斑斓猛虎来,犹如牛来大”“打了个欢翅”,一扑一掀一剪之后,武松“乘势向前,两只挝在大虫顶花皮”然后脚踢拳打,“不消半歇儿时辰,把那大虫打死”。

一些研究者列举《金瓶梅》中某些例句和现代某地方言的相同相近之处,断定其为某地方言,都有很大片面性。从历史、地理、人文诸方面作综合分析,才是正确的方法。且看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只是用的范围较广成为官话。在多大范围内用才成为官话,也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官话也有个发展演进的过程,一部分不常用的词语被淘汰,另一部分方言词语用多了就进入官话。明清小说作者受其活动范围和接触面的局限,使用某种方言较多是很自然的。这些方言词语后来有的成为北方官话,进而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不能看到小说里有几个方言词语和某地方言相近,就断定这是用我姥姥家方言写的。

《金瓶梅》以北宋为时代背景,其时先后设有四座都城。首都是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另有三座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可以说,当时国酒是杜康,国语是河南腔。河南方言是官腔,必然对白话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恁”在河南方言中保留至今且常用,既可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又可作程度副词。又如第一人称代词“俺”,现在河南山东通用。可以判定《金瓶梅》的运用源于河南方言。

《金瓶梅》故事的主场是山东清河,但清河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河北。作者兰陵笑笑生非常熟悉临清,并且有在临清生活的经历。书中的一些人物活动场景,与明代临清实景的河闸、码头、钞关、街巷、城区运河,甚至城东沙河的地理位置、走向、布局都相同。只是小说中把临清改名为清河,而在某些章节中涉及临清。现临清市为山东省辖县级市,由聊城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与河北省隔河相望。冀鲁方言自然是小说方言的主体。

在《金瓶梅》故事主场活动的当然不止山东人。当地的官僚不少来自山陕、江浙,处于水陆交通要道自有南来北往的客商,山陕、江浙方言在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开篇词后,紧接着就用“晋人云”,便可见一斑。明王朝的发祥地安徽,其方言对明代语言必有重要影响。后来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人口迁徙活动,自然把小说所用方言带到东北、内蒙乃至国外。比较典型的如“贼”“整”“抬”等。整抬弄干搞,这五大同义动词,超越了语言文字的雅俗,解决了被动词搭配的无所适从。有个段子说,八连打扫卫生,擦玻璃的,抹桌凳的,扫地的。团长来检查,连长一看工作太杂,不好概括,于是报告:“团长同志,八连正在弄那。请你指示!”团长指示:“好。继续弄那。”

《金瓶梅》开篇简论虞姬、戚姫之后,来了个“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世的女人是老虎之说概源于此。书中所用方言太多,一文难以详尽列举分析。且以百回中十位和各位相同的十回中的方言为例切入,略加对比分析。分别是第11、22、33、44、55、66、77、88、99、100回。

一、《金瓶梅》第11回方言

听篱察壁,指暗中探听别人的动静。捶台拍盘,也叫捶台拍凳,指拿物件撒气。晋陕方言叫甩盆刷碗。闷狠狠的,指生闷气。晋陕方言叫恼悻悻。俏一帮儿哄汉子,指同好作美结伙吸引男人。摇飐,指风资绰约花枝招展。钱指,是针线活儿。

汤瓶,原为熬茶、熬汤之用,后来作为回族沐浴净身的专门用具,至少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汤瓶有很多名称,古时称唐壶、唐瓶壶,又称汤壶、汤瓶壶、君迟、洗壶等。汤瓶除了作大、小净外,一般家庭都用它来洗浴净身。本回写春梅抱着汤瓶伺候潘金莲吃茶,也合金瓶梅了。在河南方言里,不管开水里有没有茶叶都叫茶。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比甲最早由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设计制作,元朝建立初为皇帝所穿。进入中原地区后,开始普及于民间,男女都穿,明朝中期形成风气。

粉头,是古代对妓女的一种称谓,引申为不正派、不规矩的女人,也是戏子的意思。因妓女和戏子涂脂擦粉之故。戏子又叫“唱的”,戏园叫“勾栏”。包妓叫“梳笼”。

歪剌骨,也说歪辣骨或歪剌姑, 骂人卑劣下贱,多用于妇女。小油嘴儿,指油腔滑调的年轻人。嘴似淮洪也般,指嘴快、厉害。贼饧奴,指粘粘乎乎的奴才。

俺每,就是我们。类似的说法还有你每、他每、姐儿每、孩儿每、娘儿每。这个“每”来自《水浒传》,《金瓶梅》全书基本上都用“每”,只有几处用“们”,还可能是后来刻印时弄错了。《金瓶梅》最早的刻印本是在山西介休发现的,那本上已经有了“们”。传到东北,运用最多的是娘儿们,前边还加个“老”,也不管年轻还是老。

扑撒,是抚摸。撺掇、索落,是怂恿。推掐,是拈弄。晋陕方言叫猴掐。采了,是抓去。戳舌儿,是拨弄口舌。合气,是相互沤气。窝盘,是抚慰。茧儿,是包藏的秘密。勾当,泛指事儿,不含褒贬。现在冀中依然凡事都叫勾当儿。

本回有一处这样写。春梅道:“中。……”

中的这种用法在全书中不多,大约来源于河南方言。现在河南、河北唐山,“中”依然是口头禅。

二、《金瓶梅》第22回方言

《金瓶梅》第二十二回开篇诗:

巧厌多劳拙厌闲,善嫌懦弱恶嫌顽。

富遭嫉妒穷遭辱,勤怕贪图俭怕悭。

触事不分皆笑愚,见机而作又疑奸。

思量哪件合人意?为人难做做人难。

悭,指吝啬。痨病,特指肺结核,泛指重病。晋陕方言有痨病打在炕上。有酒了,指喝高了。晋陕方言叫喝阑了,《金瓶梅》中用酒阑表示酒宴将尽。动刀杖是抄家伙打,胀猪指肿得像吹起来的猪。

虛笼笼,用以形容女发。水鬓指女鬓角发。匀了脸,指涂匀粉。勾使鬼,指引诱人。刮言,是吊膀子。喃喃呐呐,指小声连说。装憨打势,是装傻。会会儿,一会儿,可指搞不正当关系。也叫私狎、暗通。成事,是搞成了。声唤指呻吟。

《金瓶梅》中出现了很多以各类动物来骂人的话,如“狗”“猪”“猢狲”“猴”“王八”“虫”“驴”“鸭”“虾鳝”“鳖”“臭毛鼠”“蛔虫”“骡马”“狐狸精”“羔子”“众生”等动物或含动物义的词语。本回中就有王八、贼王八、王八灵圣儿、怪狗肉以及贼臭肉、贼小肉。

骂男则小囚儿、贼囚根子。这里囚不是囚禁的意思,是谐音㞗,根子也指阳具。骂女则小淫妇、贼淫妇、奴淫妇、怪小淫妇儿。也有女与男幽会时自称小淫妇,甚至为讨好男主人而吞精咽尿。

骂奸诈狡猾的老妇人或淫媒,为老虔婆。用本司三院代指妓院。本司,教坊司,古代管理娼妓的机构。三院,明代两京的南院、北院以及黄花坊的东院,皆为妓女的住所。

邪皮、行货,指好吃懒做、蹭吃蹭喝、游手好闲、知识文化素质低下的人。河南方言叫二流子,后来普及全国。瞒神唬鬼弄剌子,指耍花招。贼乖趋附,指拍马屁。吊个嘴儿,是拨弄唇舌说笑话,荤笑话儿就是黄段子。厮顽、掴混,是鬼混,惹气刺刺是引起烦恼,叵耐是不可忍。错下了锹镢、错上了坟,是弄错了地方。业罐子满了,指作恶多端死期到。

三、《金瓶梅》第33回方言

漾奶,指小孩吐奶。枉口拔舌,指信口胡说。折些发脱,相当于现在的大甩卖。卷棚,指有两山无后墙的敞轩。搭裢,是中间开口的长布袋,可以搭在肩上。眼同,指会同、跟同。用银就是佣金。车脚,指车夫,也指车轮、车资。

堂客,指堂上客人,特指女客。泛指妇女,特指已婚妇女,专指妻子。在特殊场合下指娼妓。现在指妻子一义在南方用的比较普遍,晋陕方言叫婆姨、大师傅等。

汉子,指丈夫,也称儿夫或我的哥。夫妻亲近时,互相戏称我儿、孩儿。入港时要求老婆叫达达。这个称呼大概是由元朝时鞑靼讹音而来的,现在山西、内蒙仍称爹为达达。

下人称主子,通常尊为爹娘。对官爷也称老爹。牢笼,指笼络。小眼薄皮,指贪小利。张致,是做样子。科范,指圈套。

茶瓯子、大钟,都是喝酒的大杯。潘金莲要戏弄陈经济,灌了三大杯还说“金漆桶吃到第二道箍上”。潘姥姥说别让他“吃寡酒”(没菜),金莲又让春梅“殴(沤)他”,给了两只核桃下酒。陈经济也不是省油的灯,咬开核桃夸口“鹅卵石、牛犄角吃不的”。

好不大,是好大。挨,可指勉强吃。晋陕方言里有挨菜。眼错,指没注意。晋陕方言里有露个眼不错儿。奈何,可指让他没奈何。屁股大敢吊了心,吊借指掉。杀鸡扯脖,是着急发誓赌咒的样子。勒掯,指强迫刁难。

走不迭,指来不及。迳来是直接过来,“迳”在《水浒传》中就常用。虼蜋皮,指肮脏人的漂亮外衣,极言虚有其表。

坌工,指粗活儿。腰子,在晋陕及东北方言里指肾。本回指腰,带子的说法源于南方,归于南方。刮涎,指勾引、挑逗。睃人,斜眼看人,也不是正经货。

有首尾,本指始终一贯,有条理。小说里指有不正当关系,有勾结。吓得心跳在口里,说法更夸张,通常说到嗓子眼里。倡扬就是敞扬,噪剌剌指沸沸扬扬。

小厮儿,指男孩。小猴,指小孩,也特指男孩。抓住了小孩灵活像猴子的特点,各地方言都用。

扒灰,指公公和儿媳偷情。有说扒灰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污媳。也有说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腾翅子,翅趫,都指赶快走,以飞喻快。 撮弄 ,指戏弄,耍弄。又可指变戏法,摆布, 料理,配合。也可指调唆,教唆,撮合。

四、《金瓶梅》第44回方言

《金瓶梅》第44回开篇诗:

穷途日日困泥沙,上苑年年好物华。

荆林不当车马道,管弦长奏丝罗家。

王孙草上悠扬蝶,少女风前烂熳花。

懒出任从愁子笑,入门还是旧生涯。

任从 ,指任随,听凭。款留 ,指诚恳地挽留宾客。《红楼梦》里也多处用到。 慌怎的,是问着什么急。大概来源于河南的“慌啥”。 来了不曾,是问来了没有。《水浒传》里就有这种用法。

把脸儿苦低着,指低着头一脸苦相。晋陕方言叫蒙头苦脸。各地方言都有类似苦着脸的说法,普通话说愁眉苦脸,指脸色愁苦。

这里歇罢,指在这儿休息吧。也说这里歇息吧。簇拥 ,指许多人紧紧围着。大约是从《水浒传》借鉴来的。 滑浪 ,象声词。各地方言有不同说法,普通话里通常用“哗啦”。可霎作怪 ,意思是实在奇怪,真是奇怪。晋陕方言说日了古儿怪。

杀猪也是叫,是应为似。如果按现在的语言文字规范,《金瓶梅》每页都有几个别字。用晋陕方言说,只是叫音了。挨忍,意思是忍耐,忍受。各地方言都有类似说法,还可组成忍X耐X或忍X挨X式词语。

恁贼奴才,意思是你这个狡猾的奴才。现在河南方言还管你叫“恁”,“贼”传到东北就大发了。用来形容程度,表示特别、很的意思,比如口语里常说的:贼好吃,贼好看,贼好玩,贼迷糊,贼能耍,贼想哭,贼有意思。也叫贼啦,如果和书面或流行语言结合起来,更是妙不可言。

咍咳,用以指老实。在晋陕方言中,咍咳指满不在乎,心里不装事儿。穿青衣,抱黑柱,意思是吃的哪家饭,就保的哪家主。受雇于谁家,就维护谁家的利益,不分是非与邪正。 掠掣,指折磨、拷打。晋陕方言叫整戳、鞭整、鞭裂。

忒不长俊,指太不长进。俊进音近。《西游记》里多处使用,大概是从这里承袭的。“忒”成为冀鲁方言的常用词,取代了太。有歇后语:瘸子跳高——忒(腿)好咧。咧也是冀鲁方言常用语气词。

少顷,意思是不大一会儿,片刻。耍耍,意思是玩玩。晋陕方言也用,后来传入四川,成为常用方言。咒的白湛湛的,指骂人的话说得露骨而又刻薄。

垫舌根,指被人在背后议论讥笑。无端或借故议论讥笑人,叫嚼舌根。眉儿眼儿,指挑剔、驳谈、批评。调白,指挑唆、挑拨。或与挑拨近音传讹,晋陕方言叫调祸。 看觑,指观看,又指看待、对待,还指看望、探望或看顾、照料。该回中用最后一义。

五、《金瓶梅》第55回方言

何如,意思是如何。方言里字序颠倒。 类似的还有:言语——语言、唆调——调唆、宿歇——歇宿、扎挣——挣扎、诉告——告诉、包[胞]衣——衣胞、动劳——劳动、办备——备办、欢喜——喜欢、率领——领率、做作——作做、腾倒——倒腾、嚷骂——骂嚷、日昨——昨日、闹吵——吵闹、女妇——妇女、别变——辩[变]别、去来——来去、事故——故事、由来——来由…… 也有词序颠倒者,如“来拜寿老爷的”,就是来给老爷拜寿的。再如“丢你不得”,就是放不下你。

今番 ,意同这次、此次、这回。这种用法源于《水浒传》,流于《西游记》。坐地,实际上是坐的。当年不分的地得,统用的。这个别字为后来形容词后的“地”提供了借鉴。《金瓶梅》中的别字大多都是同音近音替代,如“麻饭”替代“麻烦”、“珍羞”替代“珍馐”,还好没用真羞。也有些是字形讹舛,如“作茧儿”误为“作网儿”,是繁体字形相近的缘故。

二十扛,就是二十包。头口就是牲口。干生子就是干儿子,干爷就是干爹,冀鲁方言爷爹混用。捧拥就是簇拥,含尊奉义。手巾就是毛巾,山陕方言称羊肚手巾,取其形似。筵燕,就是宴会、酒席,当年筵燕宴通用。泯杂就是混杂,可能开始是字形讹舛,错的多了就成为同义词了。娇模乔样当为乔模乔样之误,乔指假装,全词义为装模作样 。没些成色表示没出息,没教养,没规矩,有时儿化。晋陕方言用没成色。容貌也标志得紧,指长得很漂亮。

催攒,规范用法是催趱。 指催赶、督促或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 明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趱重催空,省称催趱。《金瓶梅》故事发生地在运河边,催攒成为当地方言。晋陕方言里叫催赶或催迭。

似熬盘上的蚁子一般,用普通话说就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熬应为鏊,饼铛,当然是烧热的,不然蚂蚁不会急得团团转。蚂子是南方人的叫法,当源自江浙皖。

饿眼见瓜皮,比喻贱秽的人或物对需要的人却颇有吸引力。多喻男女之事。与上条呼应,描写潘金莲在西门庆上东京拜寿期间,耐不住寂寞,勾搭女婿陈经济的情节。

不晓的,意思是不知道。晓的,意思是知道。后来淡出冀鲁方言,西行南下,扩散开去。有的地方也说晓不得。

六、《金瓶梅》第66回方言

便了,用在句末,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气,类似好了、就是了 。另外,古代用便了代指奴仆,《金瓶梅》中没这种用法。

怕怎的,意思是怕什么。这个怎的后来传到东北,成为“咋地”就爱咋咋地了。 明起灯烛,指点亮蜡烛。法氅指道士作法时穿的披风,晋陕方言中也管披大衣叫大氅儿。

才待袖,意为正准备装在袖筒里,袖是名词动用。古代上层人士不事劳作,衣袖宽大,戏剧中的水袖是夸张表现。

狗才也作狗材,骂不成材者或卑劣之徒。这回中是西门庆骂铁哥们应伯爵的。被称为“千古清客之圣”的帮闲应伯爵,被描绘成一个可恨可恶而又可怜可悲的无耻小人。

告辞儿就是告辞,通常不儿化。《金瓶梅》中称谓、人名、物名儿化的非常多,但多用于小的,大人物的名不儿化。动词、形容词也有不少儿化的。现在河北比山东儿化用得多,尤其是保定,几乎每句话都儿化,有笑话说还有叫爸爸儿的。山东是爷爹混用,河北是爸儿连用。

已毕,意思是完毕。相近的词有: 已知、已用、已极、已而、已矣、已故、已上、已有、已付、已已……当年出现频率很高,现在主要用于礼仪,如:敬礼——礼毕,默哀——默哀毕。

把盏,指宴席上端着酒壶给人斟酒、敬酒。递酒指端杯敬酒,当年敬酒只给对方端,自己无须喝,后来才发展为先干为敬。南方人看准了商机,以递酒为招牌。福州有递酒红酒店,南京有递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酒桌规矩更多,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色相。十八大前十几年发展到极致,胡吃海喝瞎闹比《金瓶梅》描写的场景有过之无不及。

追荐,又叫追善。追荐者为死者追荐福之义,追善者为死者追修善事之义,追荐为典语,追善为俗字。也叫追福、追拔、追修、追严等。

道,指说、谈论。古人要道较多,今人用说较多。当然也有兼用作为成语的,如:说不清道不明、说东家道西家、说三道四、说长道短、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道还可指路、道路,途径、方法,规律、法则,道理、事理,道德、道义,学说、主张。通“导”,引导、疏通。又是古代行政区域名称。还可简称道家、道教。

七、《金瓶梅》第77回方言

客座 ,也作客坐 。指招待客人的屋室、房间或客人的座席。 传到东北变了音,客说成qie。无独有偶,晋陕方言也这么说。

老翁是尊称,不单指年长者。地位高的,二三十岁也可称老翁、老人家。地位低的,年龄大了也只能叫老儿、小老儿,老太婆自称老身。有学问的谦称老朽。到了《西游记》里,狂妄的猴也只能自称俺老孙。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唐代还没有“俺”。吴承恩不是受《金瓶梅》影响,便是受河南方言影响,或者都受河南方言影响。至到现在,一般人年龄大了叫老张老李,社会地位高的才称张老李老。

狗类之人,狗皮包着骨头儿,都是西门庆骂温先生的。作为西门庆御用文人的温秀才,看起来人模狗样,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一肚子男盗女娼。鸡奸画童,泄露私密,无所不为。

狗血喷了头背,普通话叫狗血淋头,指骂得恶毒。狗拘的,大概相当于狗日的。

伴当,原指指陪同主人出门的仆从,后也泛指同伴。耍子所在,指嬉戏、玩耍之处。《西游记》也用类似说法。花翠指花卉。尺头,指布帛。又指尺码、尺寸的大小,零碎料子、零头。旧人指老朋友、老交情。花栲栳儿 ,是绒线铺挂在门前作幌子用的东西。紧自,意思是接连不断。打的好响瓜儿,指掌击人头发出的声响。晋陕方言中有弹脑瓜儿。

怪物劳,怪叨唠之误,字形相近错舛。叨唠即唠叨。屎口儿,骂人满嘴喷粪。骰盆儿,掷骰子用的小盆。摭说,指用言辞掩饰。摭通遮。

向火,指烤火。掇轻服重,也叫拈轻掇重,轻的重的都要拿,要干的活很多。晋陕方言叫拿轻扛重。央及,也说死告活央,央求。晋陕方言里央及还有抚慰的意思。打平和,应为打拼伙,指凑钱吃喝,各地方言中都有。封门,又名风门,指外面一道屋门。

省恐杀人,意思是吓死人了。乞了一惊,乞同吃。现在山东也有人说吃为qi,这种说法大概源于安徽。“使了十两银子,抬了扬州卫一个千家户女子。”由于大槐树移民及走西口的影响,这个“抬”转移到山西北部,现在内蒙方言中“抬”是万能动词,相当于东北话的整,普通话的弄、闹。

八、《金瓶梅》第88回方言

血沥沥,普通话叫血淋淋。倒扣,指反锁。儹行,指赶路。

止有姑娘见在,指只剩姑母还活着。《金瓶梅》中的姑娘专指姑母,不指小女孩。小女孩得叫姐姐,妈叫女儿也是姐姐,主子叫丫鬟也是大姐。这种叫法后来传到天津,不管自己年龄大小,见了女青年就叫姐姐。 天津除叫姐姐以外,对小姑娘称称闺女或小闺女,上海称小姑娘,北京称小妞,河南称妮儿。河北称小丫头,蔑称或昵称丫头片子。山西陕西内蒙称女娃,蔑称女Bi板子。两湖江浙称小囡、阿囡、囡囡。广东的靓女称呼,估计每个人都喜欢听,后来发展到对“每女”都称“美女”。四川称幺妹,东北称老妹儿,重庆称妹儿。东北的老妹儿称呼,既带有一点幽默感,又让人很亲切。

未免起眼,指难免引起注意。倘遇小喽啰,指万一遇到强盗。耽迟不耽错,意思是宁迟勿错。以上都是陈经济糊弄他妈的话,最后给他一个评价:巧言念转,指动听而不实在。如果在晋陕方言区,就用巧说方便。

平白在此看他怎的,意思是无缘无故在这儿看他干什么呢。一陌纸钱,指一百纸钱,也泛指一串纸钱。寻讨浆水,指讨点残羹剩饭。哀告,指苦苦哀求。保甲邻右,指保长甲长和邻居。旧时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鸡犬作践,指牲口糟害。替我干得来,指帮我干了。伴当,原指仆从,泛指同伴。起动,指烦劳。一腿羊肉、一腿猪肉,指猪羊腿各一条。现在说的有一腿,不是从这里演化来的。

撞遇是碰见。声诺,是古人谒见官长或会见宾客时行礼。缘法凑巧,指碰巧。《三国演义》写煮酒论英雄就用了这个词,大概是从那里借来的。

好处生天,苦处用钱,意思是希望死者能赶快升天落到好的地方,若落到苦难之处,就花钱来消灾。陈经济祭潘金莲没这样用,而是用了对活人的“好处安身,苦处用钱”,意思是出外的人遇到好的地方便安身,遇到有麻烦或有灾祸的地方需用钱。看来金莲还活在他心里。

赤脚行来泥没踝,用晋陕方言说就是:赤脚板踩泥糊钵儿。道了个问讯,指打了个招呼。怪堕业的,指很作孽。业、作业、堕业、业障、业冤、业罐子在《金瓶梅》中多次出现,作业、堕业指干坏事。不当家化化的,有罪过、造孽、得罪、轻慢、可惜了、不应该、对不住等意思。晋陕方言叫不当哩或不当拉化化。

眼上眼下,指朝对方浑身上下地看。一双贼眼、贼眉竖眼,都是骂人眼神邪心不正。本章用以骂和尚,《金瓶梅》全书多处对僧尼的越轨作了生动描写。

生有地儿死有处,意思是人的生死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是有定数的。嗔,指怪怨。耶嚛,相当于叹词咦哟。挝着,指抓挠。没个行款,指没准头。一尺水十丈波,指话里水分太大。

九、《金瓶梅》第99回方言

上寿,指祝贺寿辰。上寿是 三寿中之上者,指最高的年寿。庆寿时通常向人敬酒,祝颂长寿。晋陕方言中骂人罗锅叫背锅庆寿,指弓着腰像给人庆寿一样。

似漆投胶,意思是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本回用以形容陈经济和

韩爱姐这对野鸳鸯。道万福,是古时妇女对地位或辈份相当者的礼节,《水浒传》里已广泛运用。行礼后说一声万福,属于最基本的万福礼。宋代为左手扣右手,拇指交叠翘起,低头,躬身屈膝,双手下摆于腹部,道万福。明代正身,肃立,双手抱拳,右手压左手,低头,躬身屈膝,目光下视,道万福。关系特别好的人,或者十分感激某人,则是“深深地万福”,通常道一声万福即可,若要再加重,则可以“深深地”说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万福。韩爱姐对陈经济就是这样。如果是奴才对主子、晚辈对长辈,那就得“插烛也似磕头”了。

登翻,就是蹬翻。家活,指家具和用具。耐惊耐怕,是受得了惊吓。私窠子,指私娼。光棍捣子,指流氓。打粉头的班头,降酒客的领袖。这里领袖指领头的,没有现代语领袖那么庄重。杀才,指该死的。杀才捣子,就是该死的流氓。攘乱,指混乱。

房钱,是住宿费。歇钱,不是歇息的钱,而是积蓄的救急钱。展转寻思,指反复比较思量。寻XX那厮几件破绽,意思是找那小子点儿毛病。晋陕方言里有磨道里寻驴脚踪,河南方言有鸡子儿里挑骨头。亦发,指一并。视我禁不得他,意思是小量我闹不住他。

外日,指前些天。声息十分紧急,指情况十分紧急。昼夜巡风仔细,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小时仔细来回侦望监视。败坏我,意思是说我的坏话。倚逞,用成语说叫狐假虎威。含忍,指忍耐。结果了这厮,就是要了这小子小命。

解腕钢刀,是尖长背厚刃薄的小佩刀。天假其便,指难得的好机会。 风摇倒,指突然抽风。鲜血就邈出来,邈即冒。动旦不得,旦即弹。跌番,番即翻。用现在的规范来衡量,《金瓶梅》中的别字页页都有,有的页上能找出几十个。忒楞,是象声词。 泼脚,即飞起一脚,又叫搜山骗马、踢腿抹眉。现代格斗叫侧踹。经济杀死,是经济被杀死,和后文杀死经济同义。做斋累七,也称斋七。人死后每七日斋祭一次,至七七日止。

长老令少弥引到寺后,就是德长年高的老和尚安排小和尚领到庙后面。天不从人愿,意思是上天的安排不顺从人的意愿。四脯着地,即四肢着地,指摔倒,亦比喻人在精神上或物质上失去依靠。韩爱姐称她爹娘为“老公母”,在其他方言中少见。“去也”则在古典小说中俯拾皆是。

十、《金瓶梅》第100回方言

坐吃山崩,即坐吃山空。做这般道路,意思是走这样一条路。《水浒传》里就有这种说法。则个 ,句末语助词,相当于就是了。四大名著都用。甚事,是甚么事的省称。“甚”传到内蒙去了,不用什么只用甚。“么”留在山东了,不用甚么只用么。有个段子说莱芜宣传部派人下乡采访。记者掏摄影包,老太太问:“鼓捣么呢?”记者想:老太太可能会英语。陪员答:“准备摄像机让你老上镜头。”老太太说:“这玩意儿,俺莱芜有。”记者一听,老太太真会语,赶忙上去给老太太一个拥抱。老太太说:“这孩子孬!”记者一想:老太太可能用的是中式英语。

下一段写李安拿了春梅给的衣服和五十两大元宝回家给他妈,这老太太还是山东话:“当初张胜干坏了事,一百棍打死。他(那时还没分出她牠它)今日把东西与你,卻是甚么意思?”让儿子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真有远见。周义顶替他为春梅提供性服务,致春梅因纵欲过度而死。周义逃跑又被抓回,四十棍打死。如果李安留下,被打死的大概就是他。

抓寻,意思是寻找。稗稻插豆子干饭,指混有杂草籽的加豆子做的干饭。《金瓶梅》前九十多回写食比写色还精彩,大多都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外加好酒:金华酒、葡萄酒、雄黄酒、艾酒、药五香酒、菊酒、茉莉花酒、荷酒、竹叶青酒。末了到了靖康年间,开始“进糠”了。吃惯了精食的韩爱姐吃不惯杂粮,“呷了半碗,就不吃了。”

写了吃接着写穿,下层人的“蓬头精腿,裈裤兜裆,脚上黄泥流……”与前九十多回写的官僚富豪穿金戴银极尽奢华的衣冠禽兽形象形成鲜明对照。就在本回开头,春梅还是“每日珍羞百味,绫绵衣衫,头上黄的金,白的银,圆的珠,光照的无般不有……”当然,“大金人马抢过东昌府来”,也就“宫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了。

挑河做夫子,是当清理河道的民伕,不是做读书的夫子。跏趺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又称吉祥坐。挂碍,指牵挂。

普静“诵念了百十遍解冤经咒”之后,死鬼们走马灯式过场,周秀、西门庆、陈经济、潘金莲、李瓶儿、花子虛、来旺妻、庞春梅、张胜、孙雪娥、西门大姐、周义等的亡魂,也都得荐拔领命转生去了。只有西门庆的第二任正妻吴月娘做了恶梦之后,让老僧把儿了孝哥儿带去出家,“把玳安改名做西门安,承受家业,人称西门小员外,养活月娘到老,寿年七十岁……”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3)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4)

曹文

【作者简介】曹文,退役大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在部队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摄影报》《解放军画报》《战友报》等报刊发表数千幅新闻和艺术摄影作品,其中有多幅为新华社通稿。同时还兼写文字稿件,40多年间共发表各类稿件上万篇。6次立功,多次获奖。1987年与林庭松、孟隰生合作,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军事摄影》,1994年在红旗出版社出版《语言文字错漏趣谈》《社会生活与语言文字》,2006年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五文弄墨》。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5)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6)

瞭望杂志总编(瞭望学术曹文)(7)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朱增泉将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