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

各位书友们,大家早上好。

记得读书时,每年教师节我们都会写黑板报,上面一定要写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对学生们的无私奉献。其实那时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又是什么意思。只是依据字面来无端揣测。

后来失恋了,也在朋友圈写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进步的是,我终于知道作者是李商隐了。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李商隐的诗二十二首,数量仅次于杜甫、王维、李白三人。唐朝诗歌经过盛唐、中唐充分开拓后已难以为继。在气势衰微的晚唐,李商隐却横空出世,为晚唐这迟暮的美人,再添加上一缕娇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共读《蒋勋说唐诗》的第198页至第222页,并思考几个问题:

1. 李商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题诗?

2. 你在读李商隐哪首诗的时候,会联想到自己呢?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1)

上古的时候,诗歌都是没有题目的,《诗经》中的诗歌就是如此,后人为了便于区分,于是将其前一个词作为标题,如《关雎》《氓》《静女》等等。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2)

晚唐社会的衰亡破败、童年的困顿、仕途的失意、亲人的生离死别、爱情的不堪、身体的羸弱形成了李商隐庞大复杂的情感世界。

所以他诗里情感的表达是多层次的,常常是一重情思里又套着另一重情思。

看李商隐的抒情诗,你明明感觉联想到什么,可这种意象稍纵即逝,难以捕捉,如镜花水月,文字的联想魅力被发挥到极致,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最有名的是他的无题诗,这首诗以前两个字为题,其实也相当于是无题了。

《锦瑟》道出了人到中年时对生命的感叹,神秘、美好而又伤感。

对很多中年朋友来说,李商隐很重要。生命在某一些时刻里面,会感觉到自己最好的时间过去了,会有一点沮丧,一点颓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弹着琴,忽然觉得瑟为什么是五十根弦,好像也在说为什么生命匆匆没理由就五十岁了?我弹着,唱着,思念自己慢慢消失的年华。这一生中最好的回忆是什么?

“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迷失,还是迷恋?生命中的彷徨,真实与不真实感,现在都不确定了。

“望帝春心托杜鹃”,生命或许有迷惑、迷失、迷恋,生命的真理、道理并不清楚,但有一点确定,生命的热情还在。

“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在夜晚月圆的时候,蚌壳会一一打开,让它的珍珠去吸收月亮的精华。

这是一个很美的意象,你会感觉到在一个月圆的晚上,海洋中所有的蚌壳全部张开来,一粒一粒圆形的珍珠与天空上的明月之间有了关系。另外一个传说是,美丽的美人鱼在月圆的晚上,一边唱歌一边哭,掉下来的每一滴泪水全部变成珍珠。

这两个传说合成了这句诗,意喻生命中的无怨无悔、永续不断。

“蓝田日暖玉生烟”, 温润的、凉凉的玉,深埋在黑暗的地下,不被人知。但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会感觉到太阳的温暖,冒出一层烟雾来。

这是四个生命的经验。李商隐把人的生命经验复杂化,这四句诗都是在讲他给自己的答案。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生命身处华丽的时候,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华丽是在回忆当中才发生的。

想想自己的初恋,想想最浪漫的时光,想想最难割舍的情感,大概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甚至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过,但是在生命里面,会反反复复被怀念,被回忆。

可是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3)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4)

上帝原谅我,我居然在解剖一首诗,而且是这样的一首绝唱。

李商隐被人称作是唐代的“朦胧诗人”,而这首诗历来也是注释不一、莫衷一是的。

何焯和朱彝尊说此诗是悼亡诗;《李义山诗集辑评》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汪师韩说此诗是感慨自己壮志未酬之作,张采田亦赞成此说。

各家各言其理,但却都无法说服对方。

诗里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可当我们把典故一一查清之后,却又感觉仍然没有“读懂”此诗。

但是,诗果真是用来解剖的吗?

梁启超先生在其《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中说: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我想,李商隐的诗,美就美在无可指实。我们只感觉到错综纠结于其间的各种情思,欲语还休,一唱数叹。沉吟时,万念俱出而又万念俱灭,唯留下那不可言说的幻美真实存在。

诗歌真正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它没有确切的解释,也就是所谓的“诗无达诂”。

也正因为它没有唯一的解释,所以就拥有了无数可能的解释,每一个解释,都可以深达读者的灵魂深处,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无法成为诗歌最后的定论。

于是,一首诗,便具有了无数首诗可能抵达的境界,拥有了远远超越诗歌字数限制的空间,诗歌在这时候就不再属于诗人,而成了读者的私有财产,谁也无法夺去。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5)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6)

《夜雨寄北》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最了不起的是从头到尾好像什么都没有讲。我们也无法确定他是写给哪位朋友(或亲人)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朋友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不确定。

生命好像就是流浪,所以也不知道此去一别什么时候会再见面。最后只好把话岔开,说你看我在四川,外面下着秋雨,水池中的水越涨越高了,“巴山夜雨话秋池”。

这很像一个电影镜头忽然转开。对方一直问你什么时候回来,问到有一点难过和感伤,忽然把镜头转开去拍一直下的雨,慢慢涨起来的水池。好像是在讲自然里的风景,其实又是讲心里弥漫的一种情感。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其他。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时候,是心事讲得最好的时候。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是一样没有直接答案。这里面有一种独特的趣味,如果不是我这种性格的人,说不定很不喜欢李商隐。

有些人喜欢什么,就干干脆脆地讲出来,可是李商隐总是绕来绕去。在这种缠绕当中,呈现生命舍得又舍不得的两难状态。

任何深情到了最后,都是缠绕的状态,在知道与不知道之间,在了解与懵懂之间非常暧昧的状态。

我想文学的有趣之处也在于此,不一定非要把事情讲清楚,讲得太清楚就是论文了。

李商隐最经典的句子 李商隐最美的情话叫(7)

中国正统文学是以儒家为尊崇,李商隐这样的诗人不会受到很大的重视,因为他私情太多,甚至会因此而受到批评。

过去文学史上将他的诗称为艳情诗,“艳情”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有贬低的意思。一个人好好的,不去谈忠孝,而是去写艳情,其实有瞧不起的意味在里面。

李商隐面对自己的私情时非常诚实。

这种题材很难写,因为在正统文化的框架中,通常人们不太敢表达。我相信很多人私下里那么爱读李商隐,是因为其实借着李商隐,我们的私情可以得到部分的满足与疏解。

我们读到他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见也难,不见也难,见面时可能吵架,不见又好想念,这么纠结的感受,每个人读到这里,都会吓一跳,说他怎么在写我。

文学史上最大的误解是:如果没有杜甫,就不可能有其他文学。如果没有李白,会有杜甫;如果没有杜甫,会有李商隐。

文学世界里最迷人的地方,是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自我完成方式。正因为此,李商隐的私情诗才会有伟大的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