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节气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深情厚谊,也传承着中国人顺时而动、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今日白露,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单听这两个字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唯美画面,虽然《诗经》中的白露指的是草尖上的露水,并非白露节气,但是白露作为反映自然界气候变化的重要节令,表明天气将由暑热转向凉爽,昼夜温差增大使得地表水汽凝结成露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3)

到了白露,天高云淡,玉露生凉,秋意浓了,秋天的感觉也深了,身在北方的我这几日外出明显地感到吹过来的风有了凉意,正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空调房,所以对天气冷暖的感受、节令变化的体验、自然万物的观察,要比现代人更敏感、也更细腻。我们囿于钢筋水泥丛林,内心对节气变化的感知,对有关节气诗意的理解远不及古人。

在寒来暑往的季节变换中,在冷暖更迭的时序交替里,古人感应天时,顺势而为,撰写了很多关于节气的诗歌,也留下许多民谣谚语。透过这些古诗、民谚,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民风民俗,也可以感受到古人诗意栖居的深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4)

节气里的诗意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曾在《四时之诗》中写道:

“在传统农业社会,没有现在钟表的精确报时,但是春天的一缕和风到了,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那是‘荷风送香气,珠露滴清响’;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天的一片雪花飘了,那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

每个节气在古人的眼中都是那么具有特点,那么美好,以至于我们现代人读了,眼前都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动人的画面。

就拿白露来说,唐代诗人元稹在他的组诗《白露八月节》中写道: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何秋吹,惊看两鬓毛。阳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白露是一个“清高”的节气,露水沾在稀疏的秋草上颜色发白,此时,天朗气清,树叶和着秋风慢慢飘落。短短三句就写出了白露节气,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白,进而发黄开始衰败。

此时,突然看到自己双鬓已是斑白,由节气的变换想到自己已到了人生之秋。连鸟儿都知道储藏食物,以备越过严冬,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就好比那蓬蒿一样不为所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6)

这个节气,地里的庄稼已大多成熟,得赶紧抢收,只有从早到晚,不停忙碌,才可以丰收。

最近出去转一圈,不管是天桥下还是商场里,各种瓜果应有尽有;朋友圈里很多人也开始出售自家的葡萄、梨子。大家忙忙碌碌的生活似乎跟诗意不沾边,而元稹却委婉地提醒我们:在人生之秋要抓紧时间,从早到晚去努力,这样才能让自己多收获一些“粮食”,以备严冬之需。

生活在城市的人,很难有古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心境,也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去观察花是如何开的,草是什么时候枯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一首首与节气相关的诗歌中亲近自然、感受诗意,去追寻心中那个美好的“伊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7)

宋代诗人张栻在《立春偶成》中写道:“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意味着四时的开始,在古人眼中似乎春夏秋冬是早就确立好的,等到了那一天就开始了。此时,人们虽然还没感觉到春天的和风,但是地上的冰霜一天比一天少,草木也提前感知到天气的回暖,从沉睡中睁开了朦胧的眼睛。于是万物逐渐萌发,一派勃勃生机,这是多么敏锐的观察,多么细腻的感受啊!

天气炎热之时,我们要么口吐一句“这天气,把人热成狗”,要么会开玩笑说“两个陌生人走在路上,一会儿熟了”;天气寒凉的时候,幽默的人会说“他人笑我穿得厚,我笑他冻得透”,实在的人会说“不给你回消息不是因为我高冷,而是因为我手冷”,这些大白话虽然既搞笑又实在,却少了很多诗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8)

而在古代,小暑来临,天气转热,古人会说“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点明小暑“渐热”的特点。微风拂来,仿佛提醒人们;小暑已经到了,大暑还会远吗?处暑,出暑了,暑气渐退,古人会说“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字里行间,我们好像感受感受到了凉风吹来时的舒爽。

节气里的情意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在惊蛰时节写的诗《观田家》,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9)

惊蛰时节,春雨刚过,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人们结束了悠闲的日子,自惊蛰之日起,春耕开始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起早摸黑地干活,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也不闲着,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即便又累又饿,农人们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

虽然农民们很辛苦,家里却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更是没完没了。诗人看到这些,不由地想到自己不从事耕种,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于是感慨“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我想诗人不仅是为自己惭愧,同时也为跟他一样“不劳而获”的官员感到惭愧。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刻同情。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的《月夜忆舍弟》里写道: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古人不能随时跟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通信,也无法视频,所以古诗中描写离愁别绪的诗歌特别多。

白露到了,天更凉了,本来就容易让人滋生思乡念亲的情思,何况在当时战乱频繁,家人失去音讯。带着这样的心情看露水自然会觉得刺眼,这才有“露从今夜白”的感慨。普天之下,人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但因为浓烈的思想之情,故乡的月亮就显得格外圆。

节气中的文化

在古人眼中,衣食农事,随时间流转,依季候而作,但因为有了这些古诗的记录,我们才可以穿越时光,看到我们的祖先在农耕社会是怎样生活、劳作,看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走过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在他的《宋英杰谈二十四节气》中写道:“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即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对此深表认同。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不仅与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生产的科学指导性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它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人独特的时间法则,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反映出反映出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充盈着古人的智慧。所以,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时段都是感性的、有画面感的时间标记,民间有“百姓不念经,节气记得清”的说法。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人都是遵从节气的命令,什么时候下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什么时候收割?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

现在民间依然保留着很多关于节气的习俗,就像清明,人们会隆重祭祖,也会走出门踏春。有些地方还有谷雨“吃春”的习俗,因为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人们采摘来吃,所以称“吃春”。听上去就很有趣,把春天都吃了。还有北方一些地方小暑“食新”,因为此时小麦熟了,人们可以磨新麦面,犒劳一下劳累的自己;冬至了,大家则会欢天喜地的煮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

现在,节气作为“时间标尺”的功能似乎在渐渐退化。在工业文明社会,我们不再依据节气来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但是作为文化,节气早已不知不觉地嵌入中国人的基因当中。

古人生活的诗情画意,就蕴含在这一首首关于节气的古诗里。它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深情厚谊,也传承着中国人顺时而动、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

不管何时何地,只要读到这些优美的古诗,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款款浮现出那“伊人”的模样,这不正是我们寻觅的真情厚意与内心的宁静澄澈吗?

-END-文 | 方塘

责编 | 杜普

编辑 | 墨语

实习编辑 | 哥舒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