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悟出道理的诗(闲话读书二三句)

沙克从前,一本书像一副手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读书悟出道理的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悟出道理的诗(闲话读书二三句)

读书悟出道理的诗

沙克

从前,一本书像一副手套

在粗糙的手上黏来黏去

发黄了,发毛了

卷曲了,绽线了,裂口了

磨去了一层又一层

还在眼睛里黏来黏去

它的温暖,它的情谊

传达给了周围的人,更远的人

在心中黏来黏去,都黏出了泪水

现在,许多人家都有书房

一本书的许多内页

还没有被摩挲鼠标的指头碰到

一本书盖着锦绣封面,在书架上睡觉它从工厂走进废纸堆

一页也不少

我爱看书,不过没有嗜书如命,也没有凿壁借光的刻苦钻研。初中时,迷上了言情小说,半夜借着昏黄的灯光也要追剧情,一口气读完。那时候到以后,高中大学,基本都是借阅书本,所以几乎没有在书上记笔记写感想的习惯,偶尔来几篇读后感。实在感动得不行了,就写个小故事,我记得当年根据郑愁予的《错误》写了一个令人伤心的美丽故事,同桌得闻哈哈大笑,全然不顾我正感伤着这个美丽的故事。以至于,我近几年买书了,也不习惯在书上写写划划,一本本书真的如同新的一样在书柜上落灰。有一点是不想让别人可以看到我内心的想法,幼稚、不成熟、浅显;也有一点是这页面如此干净整洁,我鬼划糊涂的字就不要破坏这份美感。但是,我新近一想,我自己的书,怎么不能写了?每读一次想法不同,为什么不能写下来,对比自己想法的迥异呢?

于是,我渐渐开始在空白处写些自己潦草的想法和感受,习惯了也不再别扭,毕竟没几个人爱翻别人的书,他要笑也不会当着我面笑。

我很少看外国作品,基本看的是简介,最喜欢的一本外国作品是《飘》,上下两本,我们家唯一一本被翻掉页的书,当然也是因为装订不牢的缘故。那应该是初中时老哥拿回来的。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备受折磨,对不熟悉的作品叙述方式和描写手法非常不“感冒”,只关注情节发展。对斯嘉丽也异常恼火,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矫情这么自私啊!可怜的玫兰妮!后来,翻看了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想法都不同,这经典著作的魅力便是引人读多遍,每读一遍想法不同!

渐渐地,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宁愿看过眼即忘的电子书聊以娱乐大脑,也很少有深刻感动和思考。认真安静地阅读一本书,费神费脑费时,我想我大概害怕面对安静下来读书可以读出另一个灵魂的自己,片面的肤浅的这个平凡大众足以,不需要脑里再住一个清醒的挣扎的小人。

不过,最近开始看日本的一些侦探小说,依然是要面对不习惯的描述方式和语言环境,依然是注重情节发展,但至少能静下来看一会儿。刷手机一个小时悠忽而过,看书一小时初时一分钟都难熬,沉下来,也常常需要克制才能停下来。

看书有什么好处呢?于我来说暂时没有,我读得粗浅,腹中墨水也难以让我有所拓展,但我看大师们写的书,他们信手拈来的各国名作篇章,语言自由切换,结构巧妙自然,我想“信手拈来”就是读书说话的最高境界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