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

很久以前看过这部片,那时只觉得汤姆是个机灵鬼。生为人母之后,再看这部片,我有了更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新思考与新启发。@南夕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改编自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说,讲述了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的故事。

汤姆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和关爱,但汤姆依然长大成为了一个活泼伶俐的男孩。调皮的他无心上学,经常偷偷溜出学校,惹出一连串的麻烦。哈克贝利是汤姆的朋友,一次偶然中,两人溜进墓地玩耍,却意外的目睹了一桩杀人事件。

害怕遭到凶手的报复,汤姆和哈克贝利决定踏上逃亡的旅途,一行人来到了一座荒岛之上,在此开始了惬意的生活。汤姆的家人以为汤姆已死,没想到他却在自己的葬礼上跳了出来,吓了大家一跳,之后汤姆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使得凶手最终被绳之以法。之后,汤姆和贝姬在山洞里迷了路,却因祸得福的找到了宝藏。

这是一部充满乐趣又令人提心吊胆的电影,很多人看了该电影能够回忆童年的趣事,该电影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汤姆的个性和人品。汤姆的顽皮如现实生活中的熊孩子,既让人烦恼又特别可爱,生活中,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孩子呢?

今天,我就从影片出发,来分析汤姆身上的特点给我们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 汤姆的个性:天真活泼,追求自由,虽然如此顽皮,却拥有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能力
  • 汤姆面对坏人时表现的品质:正直勇敢,不向恶势力屈服,一颗勇敢的心是战胜自己的关键
  • 现实生活中面对像汤姆一样顽皮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引导?

在文章最后一部分,我会基于汤姆的个性和经历,结合我的育儿经验,谈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正面影响和引导调皮孩子能够踏实学习与做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1)

01、汤姆的个性:天真活泼、不受束缚的个性使他与众不同;现实生活中,面对顽皮好动的孩子,我们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呢?

汤姆是一个聪明机智又顽皮的男孩。他自幼父母双亡,住在既严格又疼爱他的波莉姨妈家里。汤姆活泼好动,十分机灵,经常想出许多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学去钓鱼、和流浪汉哈克贝利·芬去游荡、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

有一次,汤姆因为偷吃东西,被波莉姨妈惩罚去粉刷屋外的围墙。阳光下用石灰刷墙,这当然不是什么好差使。不过聪明的汤姆把苦役变成了权利,用它和周围的小孩交换了许多苹果、石弹子、死猫之类的“无价之宝”。他悠闲地嚼着苹果,看着伙伴们汗流浃背地一个个轮流刷墙。

汤姆索亚的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可谓机智过人。后来汤姆和哈克逃到荒岛去,人们到处找不到他们,在河里发现了他们的东西,以为他们淹死了。

于是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悲痛之际,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在汤姆眼中确实十分好玩。当汤姆出现在教堂,波莉姨妈又气又爱,打了汤姆一巴掌,又抱着亲他,庆幸他没事。

在我看来,他与波莉姨妈的斗智斗勇,每次都能让善良的波莉姨妈对他无可奈何,汤姆总能以胜利的姿态在那沾沾自喜。从汤姆的表现中,我看到的是童年的乐趣,天真无邪的孩子,令人讨厌又欢喜,是多么可爱,这正是他与其他乖巧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2)

那么,生活中,面对古灵精怪又顽皮的孩子,很多家长也很头痛,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引导这种类型的孩子呢?我谈谈这三点看法:

①学会陪孩子玩耍,当孩子惹麻烦时,不得打骂他们

熊孩子,不能打,不能骂,不能说,但是也不能这么默默忍受。如果他们到你家里来玩耍,一定要陪他们玩!他们可能会乱动东西,随便撕扯,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这时,你再讨厌他们,也不能打骂、动粗,学会转移注意力,让他们开心地玩。

当你陪他们玩得尽兴了,他们自然会很高兴。这时,你可以提出合理要求,让他们把家里收拾干净,他们自然会乖乖听话,因为他们已经玩得尽兴了,开心的时候就很容易得到满足。

②学会察言观色,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

熊孩子其实你了解他的心情的话,他也一样会听话,关键是你用的方法对不对。他们高兴的时候也喜欢闹事,不高兴时反而会很安分,但是如果他们不开心了,一点事情惹到了他们,他们会不停地哭闹。

所以,学会察言观色,看看孩子的表情,判断他们的心情如何。如果孩子不高兴,一定要陪他们玩耍,聊天,逗他们,不然,他们闹起事来,是很讨厌的,等孩子高兴了,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③学会用小玩意吸引孩子眼球,让孩子乖乖听话

在一些熊孩子的眼里,你的手链、你朋友的纪念品,价值跟外面几块钱一把的玩具枪没啥区别,作用都是吸引他们眼球而已。你要知道,他们嚎啕着想要你的宝贝,心情就跟在大街上想要吃一个冰淇淋差不多。

你很珍惜这些东西,怕被孩子弄坏了。然而,不给他们,他们就大哭大闹。所以,你可以在面对熊孩子时,身上带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他们要时就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不会闹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3)

02、汤姆面对坏人时的表现:勇敢而正义、聪明又正直,那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呢?

一天半夜,汤姆和哈克贝利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罗宾逊大夫、印第安乔和酒鬼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愤怒之下,印第安乔把罗宾逊大夫杀了,并把杀人罪赖到了被打晕的波特身上。

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和哈克发誓,要对此事严守秘密,但汤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陷于不安之中。他晚上经常做噩梦,梦到印第安乔来找他麻烦,经常被吓醒,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甚至印第安乔真的趁机来到了他家里,观察汤姆的一举一动,汤姆因为紧张不安,让印第安乔觉察到了汤姆不是省油的灯。

不久后,法院要审理那场关于罗宾逊大夫的凶杀案,因为刀子当时被转移到了波特手上,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汤姆知道波特是被陷害的,他想要告发印第安乔,终于克服恐惧,在法庭说出了真相。但乔却当场逃走了,汤姆既违背了与哈克的誓言,也给自己惹上了麻烦,他陷入了极度不安之中。

在我看来,汤姆虽然违背了与朋友的誓言,但是面对生命被无辜陷害,自己不能坐视不管 。哪怕这将对他造成极大伤害,他选择了正义,揭示了真相,表现了勇敢的一面,不向恶势力低头,在关于自己利益的选择面前,汤姆的行为值得每个人深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4)

汤姆和哈克走进河边的一所“闹鬼”的老房子。他俩上了楼,不一会儿,看到楼下来了两个人,原来正是印第安乔和他的同伙。这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不少钱,正往地里埋。没想到竟从地里挖出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这时印第安人听到一点响动,他怀疑楼上有人,就想上去看看。汤姆和哈克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早已朽烂的楼梯塌了,印第安乔没能上楼。

后来,汤姆侦察出印第安人乔住进了一个客栈,他和哈克合计趁印第安人乔外出时,搬走钱箱。几天后,蓓琪、汤姆和一些其他朋友去“野餐会”,他们来到了麦克杜格尔洞——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汤姆和蓓琪光顾着玩耍,脱离了大伙儿,迷路了。

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着无助的他们。过了好几天,他们也没找到出路。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印第安乔。印第安乔不会放过他们,他们爬上掉梯,汤姆为保护蓓琪,让蓓琪在上,他在下。

印第安乔要报复汤姆,汤姆虽然害怕,但是仍然不失理智,割断了掉梯,他和蓓琪终于逃出去了。汤姆把印第安人乔在洞里的事告诉了蓓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法官便带人去查看,洞门被打开了,但印第安人乔早就饿死了。

汤姆索亚的勇敢,不向恶势力屈服,为了正义,揭示真相,哪怕会让自己陷入危机,也不要看到无辜的人受害。遇到要害自己的印第安乔,他和蓓琪在一起,首先想到的也是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让自己来对付印第安乔。一个孩子身上的正义感、勇气,在汤姆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没有汤姆,小镇上会无辜的人便不会得到救援,恶势力会陷害更多的人。正是因为汤姆的勇敢,正直,小镇上的坏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只有选择善良、正义,勇敢面对恶势力,生活才会少一些黑暗。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5)

那么在生活中,该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勇敢,应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呢?

首先,给孩子灌输是非善恶的观念,让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

科尔伯格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孩子,大约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他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因此,该阶段是灌输是非善恶观念的最好时期。

比如,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本身就不良,需要批评指责,孩子的行为良好、正直,就给予鼓励支持。这样,孩子便会认为遭到批评指责的事情都是不好的,受表扬的事情都是好的,就形成了一个自我判断。

其次,让孩子观看正能量的视频,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视频作为传播正能量的手段,具有直观、生动的效果。对于那些活泼好动,难以静下心来听家长说教的孩子来说,观看正能量视频正好能直接刺激孩子的神经,让孩子知道那些事情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孩子便能从视频中学到家长所不知道该如何去教的东西。

比如,让孩子观看《法律与道德》,该电视通过精心讲述一个新闻性、纪实性、案情性并重的故事,着力在法律与道德的两端进行深层思辩,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道德。孩子不仅可以从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能学习法律知识,从而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与不良行为作斗争。

最后,模拟情境,让孩子参加相关演出活动,体会真实情境。

情境性学习是在情境化活动中完成的学习,对孩子获得真实情境的感受十分重要。这样的学习,既跟真实的实践情境脉络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模拟实践的需求,能让孩子在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让孩子参加舞台话剧表演,表演关于弘扬正义,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角色。该表演不仅可以模拟真实的情境,更能使孩子陶冶情操、展示青春活力,在模拟情境中体会自我感受,体会与不良行为作斗争是多么地正义。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6)

03、现实生活中面对像汤姆一样顽皮好动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引导他们能够专注学习和做事呢?

生活中,很多家长会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尤其是小男孩。其实,很多情况下,这都是由于家长错误的育儿方法导致的。简而言之,小孩好动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好事,只是家长没有用对教育引导方法。

电影中,汤姆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对现实生活非常不满,一心想着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在姨妈眼里,他调皮捣蛋,坏心眼儿多,可自己又不由自主的喜欢他。汤姆只是个孩子,虽然喜欢惹是生非,但是心眼很好。

每次汤姆和波莉姨妈斗智斗勇的时候,我们都只看到汤姆常常气的波莉姨妈脑袋冒烟,但却忽略了汤姆的小聪明从来都不会涉及到人格侮辱以及对生命的伤害,他的小聪明都只用在可以让他偷懒的小事上面。

就像汤姆被波莉姨妈罚粉刷墙壁,汤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的小伙伴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

汤姆不是一个踏实的孩子,孩童的天性都是贪玩,汤姆也不例外。但是,孩子不能从小都学会偷懒,从小都学会玩小聪明,如果不从小就让孩子学会踏实做事,长大后孩子就会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

因为汤姆索亚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所以很多时候缺乏一些教育,他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乖孩子。他总是“不听话”,就知道玩,上学逃课,半夜时分跑出去,还去墓地这些可怕的地方,总是做些令人担忧的事情。

尽管汤姆索亚足智多谋,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孩子虽然顽皮是正常事,可是,现实生活中,孩子顽皮过了头,家长会特别头大,时刻都要担心着孩子会不会惹出什么事情来。这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7)

生活中,面对像汤姆一样顽皮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在顽皮中学会踏实做事?

①让孩子形成劳动光荣的理念,提高孩子做事积极性

现代社会,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就娇生惯养,几乎不做家务,很多家长也考虑到孩子年龄还小,不适合做家务,所以孩子便脱离了劳动的环境。俗话说得好,勤快的父母会培养出懒惰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形成劳动光荣的理念,那么,他们以后也会一直懒惰下去。

所以,孩子从小就应该学着勤快,父母要鼓励他们做事情,鼓励他们劳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减轻一点点负担。哪怕他们做的不好,只要经常对他们说些表扬鼓励的话,他们也会乐意做家务,渐渐地,便觉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②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曾经重庆晨报有则消息,周末上培训课,一个迟到的3岁小女孩为了进教室,两次说“我有钱”。这让同样带孩子上培训课的家长很惊讶,但这位老师却说已司空见惯,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小孩子这样说。

一个3岁的小孩本身并没有什么金钱的观念,却脱口而出“我有钱”,可见在她的家庭中家长确实有意或无意地向她传递了“有钱就能搞定一切”的价值观。

3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一举一动都在刻意模仿大人,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迟到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错误,而不是有钱就任性。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会与黑暗作斗争(二刷汤姆索亚历险记已为人母)(8)

③ 利用奖励机制,孩子表现好时及时奖励,让孩子在奖励中学会养成良好习惯

家长要知道,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做事的动机。有效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与奖励,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做好事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但是他们勇于承担错误,并自行改正,这是好的表现。此时,及时鼓励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自己做错了事情,承认错误,居然没受到责怪,孩子会很开心,便会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总结一下:

《汤姆·索亚历险记》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看过,但是成年之后,我相信再看这部片的话,我们能够看到和学习到更多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故事中汤姆是一个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孩童形象。他的童年充满了生机与乐趣,汤姆·索亚的个性与经历对现代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依然有很大的思考意义,该电影值得我们为人父母的反复揣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