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

考纲说明: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命题规律:

1.本章考查重点是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

2.题型以填空题、作图题及实验题为主。

3.2018年考查重点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及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知识结构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

考点梳理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又分别叫做会聚透镜、发散透镜。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透镜,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3)

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4、放大镜、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5、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发明者: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6、眼睛: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眼睛通过睫状肌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放松,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远点)。当晶状体收缩,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近点,约10 cm)。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明视距离)大约为25cm

7、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度数=100/f(f为焦距,单位:米),凹透镜的焦距为负值,因而近视眼镜的度数为负数;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因而远视眼镜的度数为正数。

练习题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4)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5)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6)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7)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8)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9)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0)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1)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2)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3)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4)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5)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6)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7)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8)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19)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0)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1)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2)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3)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4)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5)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6)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7)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8)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29)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30)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31)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32)

初中物理透镜现象之总结(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应用)(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