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区游得快还是深水区游得快(一步步走入深水区)

有些泳者游泳技术很不错,但很少进入深水区,不少泳者在游泳池里能连续游好几公里,却仍不愿尝试进入公开水域游泳,究其原因,还是对深水有心理上的恐惧感。

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天然的自我保护本能,要打破这种感觉,只有一个办法:不断尝试,在尝试中熟练,熟练成习惯,恐惧感会自然消失。

浅水区游得快还是深水区游得快(一步步走入深水区)(1)

1、对踩水技术的误区

说起进入深水区,一定离不开踩水技能,不过,对踩水的认识仍有不少误区。

首先,偏面的追求更长的踩水时间是误区之一,能够长时间踩水说明踩水技术熟练,但应当意识到踩水是临时措施,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在公开水域游泳,打算踩水的时候就应尽快找到漂包,而不是一直玩踩水。

其次,踩水时动作过快,过深是具体练习中的误区。良好的踩水是以身体放松为前提,只要能保证鼻子、嘴巴在水面上可以自如换气就可以,不能追求身体更多的出水。如果踩水时身体下沉过多,往往不是因为踩水力量不够,而是因为踩水时腿部蹬得过深,踩得过快。

浅水区游得快还是深水区游得快(一步步走入深水区)(2)

2、小心踩水过快地消耗体力

踩水的动作很多,可以蛙腿踩,也可以自由泳腿踩,还能两腿交替和狗刨一样踩。无论哪种方式,都比游泳时更消耗体力,特别是在开放水域环境复杂、心情紧张的情况下,抽筋的可能性也较大。

因此,踩一下水,换一口气,憋住,然后让身体自然下沉,不用担心,当头部被水完全淹没后,身体又会自然上浮,在上浮到嘴巴快要出水面时吐出废气,轻轻踩一下,换气。这是最省力实用的踩水技巧。

浅水区游得快还是深水区游得快(一步步走入深水区)(3)

3、克服恐惧靠踩水是不够的

当浪头打过来时,迎面相对的破浪者往往可以存活下来,逃避的人会被浪裹挟冲走。对深水有恐惧的泳者不能一味地靠踩水来逃避,而是要多探探水底,这才是最有效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

选择刚刚没过头顶的深度,如果感觉不安,可以选择从浅水区一直跳着走进深水区,直到水没过头顶。在深水区蹬池底,踩水,再沉入池底,熟练后可以走入更深的位置,试着练习身体自然上浮,熟练后再次沉入池底。

一般来说,游泳池水深从2米到3米,最高不会超过5米,这些深度都是一口气可以上浮到水面的安全高度,唯一的风险在于心理的紧张。只要头部稳定,身体自然上浮的时间都在20秒内可以完成,而普通人憋气时间都远超20秒。

浅水区游得快还是深水区游得快(一步步走入深水区)(4)

​总之,平时多练习踩水、自然上浮和沉底,对于走进公开水域游泳是必要的基础技能。当然,最大的改变是心理上的,恐惧感会让肌肉紧张、消耗氧气量成倍增加,而当泳者不再恐惧深水时,开放水域游泳才是真正享受游泳乐趣的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