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感悟(钻研背诵名师教案5年)

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感悟(钻研背诵名师教案5年)(1)

梅玲学习名师教案。 通讯员王力军 摄

4月24日,黄陂区武湖红村小学校园内,传来轻轻诵读声:“这篇课文,没有写外貌,读起来好像平淡,没有写表情,读起来好像更加平淡,也没有写心理的,读起来实在是平淡无奇。请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作者不会写心情吗?是作者不会写心理活动吗?作者明明会写,为什么不写?”这是29岁的教师梅玲,正在背诵语文名师王崧舟在教授课文《去年的树》的教案和教学实录。

背诵名师教案与教学实录,梅玲坚持了5年,背诵如流的教案和教学实录超过30篇,每篇在5000字上下,背诵过片段的约百篇。每个工作日的晚上、每个周日她都会专门抽出时间研究、背诵。

新教师困惑: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动人”?

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感悟(钻研背诵名师教案5年)(2)

梅玲辅导学生。 通讯员王力军 摄

背诵很枯燥,但梅玲认为是个好办法。2017年9月梅玲开始教师生涯时,就遇到了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武汉首次使用。相较于此前使用的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强化阅读理解,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全新的教材和要求让刚刚入职的梅玲有些不知所措。她遍寻名师教学辅导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渠道听名师授课,她的授课结构愈发清晰,内容愈发完整。可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涌到心头:“讲课中,有种明显感觉,课堂上和孩子的沟通只在一问一答之间,无法调动他们的情感,更谈不上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感情基础。”问题出现,梅玲却无法找到答案。她只有在继续学习中找答案。

一次偶然的机会,梅玲看到了一年级下册课文《四个太阳》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教具,将文章内描写的太阳呈现在黑板上,激发了学生描写色彩的兴趣。“在以往,我只会把描写太阳的颜色写板书到黑板上,从来没有想过用教具展示激发孩子兴趣。”梅玲将这一方法记在心中,活学活用。在讲授该课文时,当学生回答出小画家分别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时,她拿出对应颜色的太阳贴在黑板上。

时隔5年,梅玲还记得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他们都很惊讶我能拿出不同颜色的太阳,都争抢着举手回答问题,随后的课程中,孩子们绞尽脑汁想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期待着梅玲有更多有趣的语文课堂。学生熊雨汐说,正是这个简单的道具让她爱上语文,感受到了语言背后的“甜味道”。

语气、表情也要续写

“背教案”助学生爱上语文

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感悟(钻研背诵名师教案5年)(3)

梅玲在班级上课。 通讯员王力军 摄

一次变化,梅玲找到答案:语文教学需要学习,只有把优秀的教案背诵在自己的心里,反复思考,根据教学实际调整使用,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2018年,她开始背诵教案,然后活学活用。

翻开梅玲收集的优秀教案和讲座实录。她将每一份教案与实录清晰写出结构,用红色、蓝色等标记出重点。随着技术发展,音视频转文字已经普遍使用,但是无论机器转录得多么精准,梅玲总会有自己的两步操作,对照名师课堂听上几遍,模仿名师上课演上几次,再才开始背诵。“课堂不仅有语言,还有表情、语气,背诵要记住文字,也要体会一切和课程有关的感情、现场表现。”

教案越背越多,梅玲和学生都感觉到了变化。遇到科普主题的单元,梅玲不会只是就课文论课文,而是根据名师整体阅读的教学方法,选择先和同学们一起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等科普书籍的部分章节,让孩子们感受科学世界里的奥秘与惊奇;教到作家冰心的文章,梅玲不会只是反复阅读课文,而是依据任务群教学理念,根据班级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模仿创作写出多彩的童年记忆,写出自己对母爱、对童年的理解,汇编成属于班级的诗集……

“现在我们更爱语文,更爱阅读,也更爱学习,增长见识。”这是梅玲所教班级孩子的共同心声,该班级也在2022年5月被武汉市教育局评为全市先进班集体。而梅玲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也在进步,被评为黄陂区优秀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领略文言“神韵”,爱上“之乎者也”》在2022年度武汉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征集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办公室内,梅玲认真背诵,不时圈画。记者看到,她在本上书写的一行字:教育学生,自己先学,书背百遍,其义自现。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卢福明 王力军 姚传龙)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