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所有诗歌在线阅读(诗歌发展史四汉乐府)

汉乐府所有诗歌在线阅读(诗歌发展史四汉乐府)(1)

汉代汉武帝时期,朝廷专门设立掌管音乐的官署,称之为乐府,其中一个职责就是搜集歌辞。乐府人员从民间搜集来民歌和文人创作的诗歌,再由乐府进行谱曲,以供朝廷祭祀或朝会时演奏,这些搜集来诗歌统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并简称“乐府”,因此,“乐府”既是官署名,又作为诗体名。《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 平调 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如《陌上桑》就属于“相和歌辞”的“相和曲”;《孔雀东南飞》则属于“杂曲歌辞”, 《十五从军征》则是属于《横吹曲辞》等等。

乐府在形式上突破《诗经》四言﹑楚辞六言的旧形式,而以五言为主,兼之七言和杂言,其题材多样,表现手法灵活,并出现了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此外,还有《陌上桑》﹑《十五从军征》﹑《饮马长成窟行》等名篇。

至南北朝,乐府诗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北朝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南朝的《子夜四时歌》和《西洲曲》等。

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乐府诗的古题,原本是有古辞和乐曲的,后来一些仿照乐府民歌的形式写作新辞,仍用旧题,目的是利用现成的乐曲合乐歌唱。如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乃至南北朝诗人,唐代诗人(如李白﹑高适等),都用乐府古题创作了许多歌行体的诗。但他们都是借乐府旧题写当时事,内容多与古题无关,这一点近似后来的词调名。

汉乐府所有诗歌在线阅读(诗歌发展史四汉乐府)(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