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读《三国演义》时,非常喜欢刘备,诸葛亮。刘备颠沛流离一生,直到46岁遇到诸葛亮,才开启了通往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道路;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未能匡扶蜀汉,常常让人扼腕长叹。

有时也在想,蜀汉刘皇叔能否凭借,五虎将和卧龙凤雏的扶持,一举夺得天下,建大一统帝国,而不是偏安一隅。

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1)

最近就读到一本这样的书,名叫《反三国演义》,又名《反三国志》,为民国文人周大荒所撰写的白话文章回体小说。该书据信始作于1919年,1924年起在《民德报》上连载,1930年结集,由上海卿云书局出版。

该书从徐庶进曹营一节开始改写了《三国演义》的剧情,褒刘,抑孙,贬曹。

《三国演义》里的五虎将,赵云,马超,赵云能力很强,却未独当一面;马超直投靠蜀汉,一直没有建功立业。

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2)

在《反三国演义》中,赵云大显身手,首先救出徐庶母亲。关键时刻都有赵云的身影出现,并且总是马到成功。他身边还有个武艺出众的妻子,叫马云騄,是马超的妹妹,助他攻战,更显神威。这是刘备取得益州后为他们撮合成亲的。

马超,他南征北战,无坚不摧,最后攻克许昌,将曹操七十二疑冢尽皆发掘,并生啖仇人华歆,报了父仇,吐尽了平生怨气。

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3)

刘备手下谋士众多,孔明原来与司马懿多次交手,未能如愿,到作者笔下,司马懿处处被孔明钳制,最后被地雷炸死。庞统,本是入川攻取雒城时阵亡的,却在本书中逃出落凤坡之难,也建立了很大功劳。

刘备未亲临前线,攻取益州相当顺利,又回荆州,北上洛阳,后就病故于洛阳。阿斗因在江陵遇刺身亡,继承帝位的是阿斗的儿子北地王刘谌。

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4)

书中曹操代汉自立,篡汉称帝,还命华歆将山阳公即已废的汉献帝刺死;曹丕兵败后投奔辽东,被逼自杀;曹植反对废汉自立,在曹操称帝时出逃到了北方,留下了曹家一脉。

东吴的周瑜,则在作者笔下是正面人物,并未被孔明气死,而且孙夫人是由他建议嫁给刘备的;那个袭取荆州白衣渡江的吕蒙,成了作者着力鞭鞑的人物,不仅荆州没有袭取成功,最后还战死沙场。

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5)

关羽有徐庶,没有丢荆州,张飞有庞统,没有犯什么错误,魏延兵出子午谷也获得了胜利,各大猛将大放异彩,很多《三国演义》的遗憾在本书中都得到填补。

本书最大特点的是,全书虽悖于史实,但作发抒胸臆,愤世疾邪,乃施展韬略于纸上,使人读起来有大快人心之感。作者还把他的各种想法都写在了各章的开头部分。

本书开头第一句“话说千古相传,那来信史,人生在世,必重人伦。”表明写此书的原因和目的,在后文说前朝史,都是后朝的人写的,那还不把前朝黑成什么样子,历史的真相十有一二就不错了。而我们活在世上应注重“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说: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国内势力军阀林立,外国豪强虎视眈眈。希望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人或势力,将社会拉上正途,匡扶中华。所以在书中作者也寄希望于刘皇叔的蜀汉政权,最终统一中国。

三国后期魏国防守吴国的名将(蜀汉击败魏与东吴的书反三国演义)(6)

“大凡人生在世,须要得有一定宗旨,虽然说与时偕行,也须得一两根硬骨头;两个眼睛,也得要半开半闭,瞧瞧现在是什么世界。”其实本书未必需要深读,但读读各章节的前言也是挺有意思,也可以了解下当时环境下的人们到底是怎样的想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