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临终发现孩子(一皇帝知道自己亲生母亲后)

说起《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目染。《狸猫换太子》是包公戏中的一出,讲述的是北宋宫廷中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中的“太子”就是后来的北宋皇帝宋仁宗了。《狸猫换太子》出自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和小说《七侠五义》,剧情十分离奇生动。

皇帝临终发现孩子(一皇帝知道自己亲生母亲后)(1)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有一日,著名的清官包拯包大人带领随从外出巡察。然而有一阵奇怪的风突然开始吹起,吹走了包拯头上戴着的象征身份的乌纱帽。恰在此时,包大人对着远处大喝一声:“好大的胆子,究竟是何人?”此话一出,不禁让手下人不知所措,大家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什么人,一时竟摸不着头脑。这时,包公又指使着手下人说:“抓住它!”这下大家更加茫然了。抓谁呢?风吗?

所以,当老妇叫出这个称呼时,包拯整个人都惊呆了。然而,细细询问下来,包拯才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情。

老妇姓李,是先帝后宫的一个女人。后来,受到先帝宠爱被封为妃,被称为李婉仪。之后这位李婉仪受到先帝宠幸,怀有身孕,怀胎十月之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只是李婉仪生产之后体力不支陷入昏睡,等她醒来时,满心期待看到自己的儿子——自己即将被册封为太子的儿子,哪知醒来时等待她的是让人畏惧的噩梦... ...

宫中有一位妃子,叫做刘德妃。德妃无子,看到李氏生下儿子后知道这个男孩会被册封为太子,便让人偷偷抱走了这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更可恶的是它还让人将一只被扒了皮的狸猫当作李氏生下的孩子,传播李氏生下怪物的流言,陷害她。

皇帝临终发现孩子(一皇帝知道自己亲生母亲后)(2)

先帝知道后,果然震怒,李氏被打入冷宫,德妃则母凭子贵成为了太后。后来德妃为了防止这件事情被揭穿,竟然下狠心想要杀死李氏,然而李氏命大,逃出宫,认了一个好心的干儿子,生活在民间。

事情被包拯知道后,包拯用心用力,让仁宗与李氏二人母子相认。德妃也得到了应有的处罚。这便是《狸猫换太子》的全部内容,故事结局可谓完美,给一代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真相真的就是这样子的吗?其实不然。

这种母子相认的结局只存在于戏文当中。而历史上这位李氏到死也没有与自己的皇帝儿子相认,刘德妃也寿终正寝。

皇帝临终发现孩子(一皇帝知道自己亲生母亲后)(3)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宋史》中记载:真宗对待德妃刘氏宠爱有加,几十年来二人历经艰辛、相濡以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刘氏膝下并无子嗣。

而当时真宗子嗣缺稀,皇后之位空悬。此刻若是有人能生下一个皇子,就必然是后宫之主宝座的最佳竞争者了。

刘氏苦于无子,恰恰这时刘氏的目光放到了身边的宫女李氏身上,这个李氏年轻貌美,又少言寡语,一条计策在刘氏心中油然而生--借腹生子。

李氏运气好,受到真宗宠幸后不久便有了身孕,十月后生下男婴。这下刘氏的心愿自然而然便达成了,可是把她开心坏了。刘氏抱养了这个后来改名叫做赵祯的孩子,交托给杨氏淑妃抚养。而李氏呢,却并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皇帝临终发现孩子(一皇帝知道自己亲生母亲后)(4)

后来,真宗册立赵祯为太子,更是以刘氏年少家境贫穷却洁身自好又生育皇子有功为理由册立她为皇后。

赵祯十一岁登基,因为皇帝年幼,刘氏垂帘听政,主持朝政。此时的朝政清廉,国家上下井然有序。

然而,此刻的皇帝生母李氏仍然默默无名,安安分分的在后宫之中。赵祯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母亲,他的认知中自己的生母便是刘氏。

赵祯登基后,李氏去世,此刻她已经是宸妃了。对于李氏的葬礼,刘氏与当时的丞相都有不同的意见。刘氏想要将葬礼从简,而丞相认为葬礼应该隆重处理。后来丞相以往事若被皇帝知道,太后族人的未来恐有不测为由警醒太后,刘氏由此醒悟,才决定从重对待李宸妃的葬礼。

皇帝临终发现孩子(一皇帝知道自己亲生母亲后)(5)

直到刘太后去世后,这件往事才被赵祯知道,赵祯不禁感到自责。赵祯决定重新厚葬生母,但开棺之后却惊讶的发现李氏身躯被保存的完好,因此感念养母刘太后对于自己与生母的深情厚谊。此后,祭祀等事皆以刘氏为先为重。

故此,《狸猫换太子》不过是戏文里的一段故事而已,事情的真相不过是刘太后借腹生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