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

切身体会,所以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异对我来说非常鲜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自闭症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自闭症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

自闭症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有一个自闭症的儿子(今年十岁),和一个普通儿童的女儿(今年四岁)。

切身体会,所以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异对我来说非常鲜明。

同时,我和数百个自闭症儿童以及家长接触过。

我就以我的儿子和女儿为例,比较ASD和NT二者的一些具体不同。

——————

(哥哥)从幼儿园到四年级,儿子上了七年学,他不认识任何一个同学。

他记性好全班同学花名册背得滚瓜烂熟,但依然没用,他对人的脸和名字始终对不上号,也从不关心班上同学之间的事情。

(妹妹)才读了一学期苗苗班的妹妹,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偏好,她更关心谁和谁是好朋友,她会为自己的好朋友不和自己玩而与其它小朋友玩而噘起小嘴......我经常顺道接送妹妹同班同学,她们聊天的世界,已经极其丰富。

——————

(哥哥)儿子从小对吃的欲望值极低,从喝奶开始我的母乳存了两冰箱,全世界的奶粉换了个遍,再到加辅食时他对各种食物的无欲无求,到了幼儿园吃点心,有没有他的份都无所谓......吃饭的本能还需要特别训练,在孤独症群体里十分常见。

(妹妹)女儿从小好吃,别人吃东西她馋得流口水会盯着看,但没得到允许不会伸手拿,如果别人给她,她会看妈妈或者外婆获得许可才伸手......

——————

(哥哥)儿子从小备受宠爱,他有许多的新衣服和各式玩具,但是他几乎都没有感觉,从不为得到而高兴,也不为失去而生气,从不炫耀显摆。即便后来通过训练能力大大提升,我们还特地反复教炫耀,他也只是发展出了在得到和失去之间有了一些情绪,炫耀依然没有从由内而外发展出来。

(妹妹)妹妹会为得到心仪的衣服、玩具、书等兴高采烈,不小心弄丢了喜欢的玩具会伤心大哭,再找到会为失而复得开心大笑,她喜爱物品的分享、炫耀得意根本不用训练就发展得流畅丰富。她会因为兴趣班小朋友交了家庭作业多得一个积分羡慕不以,回家叮嘱并监督妈妈帮她拍舞蹈作业,就为了多一个积分。

——————

(哥哥) 在生儿子前,家里养了一只傲娇的猫咪,猫咪的癖好是吃鲜蘑菇和虾,只要有这两个食物,我们一喊:“咪咪,来”。它就喵喵来了,会在我们身上蹭来蹭去抬头看着我们舔舌头喵喵叫表达要吃的欲望。

我儿子三岁多的时候已经认识很多生活用品,记忆了很多诗词儿歌,但是我们喊他名字,或者拿着他爱吃的东西喊他,或者邀请他玩游戏,他却无动于衷,有反应的次数极少。

相反,他耳朵异常敏锐,任何不起眼的空调转动声、电视声、抽水马桶声,都能快速吸引他的关注。

(妹妹)而我的女儿,从六七个月开始,我一喊她名字,无论大名小名就会扭头看我,一岁不到就会“哎”“嗯”应答,虽然会说的词汇没有同龄时的哥哥那么多,但是她会借助眼神、表情、肢体动作和有限词汇多回合表达她的想法。

以上几条,其实反映了我认为的自闭症和普通儿童最核心的思维差异:自闭症儿童”不关联”或者”错误关联”。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名字的语音和自己有关系,所以听而不闻;他们不知道语言与对应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错误配对关联普遍存在;他们也不知道人与物的背后所属关系,所以很难区分自己和别人的概念;他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在系统训练的基础上,仍浮于表象难达潜规则。自闭症的孩子,社会交往障碍的根本是他们对“关系”连接的缺失或者缺损。他们根本不关注人,内在与人互动交往的动机不足,哪怕是至亲的父母。他们不仅对人关注不足,对环境关注也严重不足,特别是环境中的相互关联。

比如小时候,儿子在自助餐厅,他在我取食物期间毫无顾忌地吃掉了隔壁餐桌的橙汁;甚至在火车上这种危险地方,只要是他想喝或者想吃了,不管是谁的,看见了就拿起来吃了...... 去别人家做客,不论亲疏都会毫无顾忌爬上沙发甚至人家卧室......

为此,这6年的时间里我们一条一条规矩教,无数次演练,他终于习得辨别自己和别人的物品,习得简单的边界意识。每隔一段时间我还要创造条件帮他更巩固练习。而在自闭症群体里,终身没法习得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少见。


再说我感受到的第二条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思维差异:主要是“具象思维”,很难进行抽象思维”。

还是举一些例子。

(哥哥)从儿子6个月起我就给他讲故事,讲了整整三年,他压根儿听不懂任何故事,也对故事丝毫没有兴趣。

我又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教孩子从看自己照片到讲故事,才教会他听故事。到他三四年级的时候,他才因为理解了连续动词,才能和妹妹一起看懂动画片和一般电视剧,而此前他更偏爱没有情节关联只是声光节奏刺激的广告和天气预报。

(妹妹)一岁多时候的妹妹,就开始听故事,她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追着妈妈讲故事,甚至哥哥讲的故事她也喜欢听,她把假扮故事里角色作为乐趣。

四岁的女儿已经非常有偏好地安排自己看什么动画片、电视剧了,常被电视情节逗得哈哈大笑说“太搞笑了”,也会为情节波动而带入情绪情感。而10岁的哥哥在很多关键情节上,我还要像上语言课一样专门对情节进行讲解、类比后他才能理解。

——————

(哥哥)儿子从小在学习颜色、数字、汉字、字母等靠记忆的知识上,显得格外“早慧”。

但是他很难理解抽象词汇,概念,连续动词等。

所以他听语言指令,听句子提取信息,建立基本规则都需要我们反复拆解、搭建阶梯、储备前备技能、借助道具和场景等反复运用才能学会。

(妹妹)正读苗苗班的女儿只认识颜色形状,不认识任何数字和文字,但是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稳定的口语体系,通过绘本、动画片、故事和我平时教哥哥,她就自然理解内化了许多道理。

对于抽象词汇的理解,她天然会内化迁移泛化运用,而我观察许多普通儿童亦如此。

——————

(哥哥)“昨天、今天、明天”等幼儿园大班孩子能够区分的概念,我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来教儿子。我的方法是长期拍摄儿子同一件快乐的事件(比如吃肯德基),去向他演绎“明天将要发生”,“今天正在发生”,以及变成“昨天已经发生”,儿子在感兴趣事物的吸引、丰富经验累积、可视化视觉提示下,长时间累积才内化了时间与时间对应的变化关系;

还有为了教“一会儿”这个概念,我还专门购买了看得见明显色块的视觉化钟表演示。

(妹妹)妹妹自然而然理解了今天,把没发生的事情和明天或者以后联系起来,对她开心的事情充满期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归于昨天,只是她还不能精准把过去很久的事情和具体的昨天发生的事情进行区分,她按自己关心的优先顺序排序已经发生的事情,最关心事情的发生在昨天......

对于很多抽象词汇的理解也是在情境中自然习得,对于规则的理解只要给予语言提示和正确示范就能学会,并能监督提醒时常管不住自己的哥哥。

第二条差异,自闭症孩子主要是“具象思维”。很难进行抽象思维。天宝曾经说过,她是看过几百上千只斑点狗、哈巴狗、泰迪狗、牧羊犬,把几乎所有的狗都见过之后,才建立了一个“什么是狗”。而普通孩子看了几只狗就能融汇贯通出来一个“狗”的概念。

l 自闭症孩子不理解抽象和多意性,需要可视化、可感知的具象支持。l 自闭症孩子的机械记忆好,但策略记忆差。能背很多诗词歌赋,却不能发展出来正常的语言。l 自闭症孩子动作直觉和具象思维特点发展出来后,抽象思维能力迟迟发展不出来或者发展不充分,而普通儿童到三年级左右已经发展出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l 自闭症孩子对口语中声音、语气的轻重缓急代表的情绪和社交潜规则,同样需要大量具体感知和专题教导才可能学会。l 自闭症孩子不懂口语的巨大微妙性,不明自什么是讽刺、双关、谚语、隐喻、提示、俚语、潜台词、夸张、抽象,所有的这些点都需要通过大量具体经验实例专门教导才可能学会。。漏一条就得补一条,许多内容需要创造大量情景运用了才能内化理解。l 普通儿童同样遵循动作直觉思维、具象思维、抽象思维发展顺序,但是普通儿童能在环境中自然而然融会贯通的语言含义,并根据获得的概念灵活自如的泛化运用于其它场景中。而自闭症儿童得储备很多前备技能专题教、反复教、生活中创造大量场景运用才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