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桃花仙文案(海上花语㊷桃花)

说起桃花,总会让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久居都市,日日见的是钢筋水泥,吸的是尾气污染,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何其令人向往!

灼灼桃花仙文案(海上花语㊷桃花)(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每年三四月间,桃花和垂丝海棠、红叶李、樱花等一众春花一起绽放,惊艳了整个春天,这几种花长得也很像,有时真搞不清楚谁是谁。

古人甚为喜欢桃花,为她留下了很多笔墨。

《诗经》中的《桃夭》写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描绘的是桃花盛开,色彩鲜艳,枝叶茂盛,硕果累累。姑娘嫁过门,夫妻和睦,早生贵子,婚姻美满。整首诗呈现着喜气洋洋的氛围,也正是桃花的象征:幸福、圆满。所以,我们常说“走桃花运”意思是男子被女子看中了。

诗仙李白《赠汪伦》中的后半句也为人熟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还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以及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都是脍炙人口的关于桃花的诗句。崔护这首诗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说有一年清明,崔护去郊外踏青,在一个农舍旁偶遇了一位俏丽的少女,当时少女的面颊正被院中盛开的桃花映衬得格外娇艳。崔护向其要了一碗水后便恋恋不舍地离去,此后久久无法忘怀少女美丽的面貌。

第二年的同一时间,崔护再次前往那个农舍,然而此地只余桃花依旧热烈盛开着,少女却不见了,原来少女竟因思念他过度抑郁而逝了,崔护悲痛至极。幸运的是,有位仙人受到感动而复活了那名少女,成全了一桩美好的姻缘。此外,杜甫、袁枚、韩愈陆游、元稹苏轼等都为桃花留下过诗作,可见,桃花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

灼灼桃花仙文案(海上花语㊷桃花)(2)

黛玉葬花

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祠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红楼梦》中林黛玉有两次葬花,葬的都是桃花,却是一喜一悲。

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和宝玉在一起。宝玉偷偷在桃花树下看《会真记》,一阵风过桃花飞得到处都是,宝玉便想把落花撂到水里。黛玉却认为,虽然园中的水干净,可是一流出去,有些地方很脏,反倒把花糟蹋了,不如拿土埋上,日久随土化了干净。于是两个人看完书之后,便一起把飘落的桃花埋葬了。黛玉这次葬花是愉快的。

黛玉的第二次葬花是悲伤的。她在贾府寄人篱下,受了很多委屈和刁难,当和宝玉产生无法化解的矛盾时,便更加难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灼灼桃花仙文案(海上花语㊷桃花)(3)

海上桃花开

上海遍栽桃花,公园绿地里有众多观赏桃品种,比如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等。近年来,共青森林公园打造了一片占地万余平方米的“桃花源”,有10余个品种的桃花千余株,包括寿星桃、迎春桃、五彩碧桃、白碧桃、红碧桃、垂枝桃、绛桃、紫叶桃、菊花桃、水蜜桃、日本丽桃等。

在郊区,桃花林则是本市重要的经济果林,集中在原南汇地区、金山、奉贤等地,有水蜜桃、蟠桃、黄桃等品种。截至2019年,南汇桃花节已经举办了29届,成为申城一个品牌旅游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