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真正的企业创新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流,融会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主要文化形式的动态文化系统,在传承性、独立性、民族性、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样一个企业,通过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企业文化在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能够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是要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企业要想屹立于世界强国企业之林,必须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然而,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产生的。

企业文化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面我就来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企业管理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原创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真正的企业创新之道)(1)

无信不立,企业之本

高效益必须要以“诚信”为根基。所谓:“诚者,天之道也:管理者在经营时,要真实的面对企业产品的真实面目,做到“真和实”。

这样才会有立足之根,在经营中,“信”是其手段途径,企业发展信誉了便是一项无形资产,有了信赖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和认可。

在企业管理中,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要做到“以诚经商,童叟无欺”做为企业管理者,也要信守于员工,因为一旦失信于员工,便再也无威信,管理也就无法实施了。

原创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真正的企业创新之道)(2)

“仁德立业,修己安人”

现代管理研究表明,“仁爱”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理念贯穿始终,也是管理者在管理实际过程中,必须要将“仁爱”之心推延出去。

古人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在人之上,必须“以仁为人”要具备爱心,有爱心的人才有亲和力,有亲和力才能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能有战斗力。

在施以仁爱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懂得“修己安人”完善自身德行的修养才会共享和谐环境。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85年为《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再版做序时说:“一个有能力管理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

这也恰恰说明“修己安人”的作用,它以“德”为先,以“礼”待人,“德”的树立不仅决定自己的行为,更能在无形当中对员工的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有余力而学文。”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这就要求管理者多读书,多接触有益的文化知识,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无法成长成熟,继续重复着低级的人管人的管理模式,那么在商海大潮中必定将被淹没。

孔子曾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也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这样在代表企业时才能不损于企业形象。

所以,圣贤教化,在有余力之时,要好好的琢磨企业发展经商之道,自我修为成为德行高的君子,学习便是要知行合一,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原创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真正的企业创新之道)(3)

儒家思想强调忠孝

忠即是指要忠于国家、忠于企业;而孝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背负一生的责任。不孝之人何以谈对国家、对企业尽忠?尽忠就是要对企业有忠诚度,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要调动起他们的责任心,不要朝秦暮楚,只有建立责任心,才会拥有别人的信任,企业才能发展。

企业是一个平台,要勇于承担责任,才会把企业做强做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这样的忠孝责任意识,企业才会更快更好的壮大。

而后就是保持一个平常心,知足者常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要保持一种良好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便是说,为人做事要负担起责任,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

原创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真正的企业创新之道)(4)

要“以义取利”

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耻,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必须要强调一种集体的大义,要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私利的追求不能以损害公利为前提。

从长远看,“义”必会使企业得以长远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发现,做人要讲究“正派、公正、廉洁”在《清稗官箴》中一句话总结了为官经验:“民不服我而能服我公,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管理的前提在于公平,没有公平一切管理都是徒劳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一个好榜样,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得法于自然,然而这种“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的前提是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也就是说“修己安人”。

这种管理思想是建立在弹性柔化管理方式的理念基础上,这就要求管理者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态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定制管理方法和策略。

韩非子说:“明君在上行无为之道,群臣在下则悚惧而不敢为非。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所虑,而君主因之以断事,故君之智慧无穷;使贤者贡献才能,君主因而任之,故君之才能无穷;办事有功则主受贤名,有过则臣下承担罪责,故君子之声誉无穷。”

老子也同样告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便是要求管理者要以冷静、持重的态度做事,要清静无为,顺道而行。同时要求管理者适时采取行动且坚定不移地实施。

但管理者要认清自己只是辅万物以自然,要避免胡乱施政,不要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以自己的标准为判断万物的标准。

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去执行自己的行为,管理者与员工要各自干好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涉,给彼此最大的信任,这样才能是管理达到最大化。

原创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真正的企业创新之道)(5)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拥有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中国儒家思想历来不重玄想和擎饰,而是务求经世使用、知行合一。孔子告诫其弟子:"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就是规劝他们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孔子还主张"见贤思齐"(《论语·里仁》),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儒家崇尚的事功精神和宽宏气度表现于管理之上,就形成了一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

现代管理过程中,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重人际关系的伦理观念注入其中,使社会伦常关系融合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之中,在企业外部塑造了相对安定的经营环境,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淡化了劳资对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实践的丰富源泉。

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亦需要进行重新整合提升,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课题。

儒家思想,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崛起世界的秘密武器.谁读懂了儒家思想,谁就是杰出的成功者。

最后,祝福天下创业者以及企业管理者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