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

如果小荣不是那么拼命的话,那么最后奖章大会没有他的名字,也不会如此的沮丧了。我一直的好友小荣是公司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区域经理,华北区域经理因为是空降的,对于小荣的那块业务不是很熟悉,所以全权交给小荣负责开拓,推广市场。

小荣也是非常的拼,加班半个月熬战到年底,终于有所收获,并取得不错的收益。

但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华北区域经理成为最大的收益人,不仅升职加薪,而且所有的业务荣誉都成他一人的,虽然在表彰大会上,他也提到了小荣工作很努力,但同时也提到了其他所有人,小荣觉得自己就像个炮灰,以至于在那场年会上有所失态。

“为什么所有的荣誉都是经理的,我们下面冲锋陷阵的人,什么好处都没有,奖金都还不够我的加班费呢?”

还好我眼明手快,立马就把小荣拉走了,外面的凉风,吹醒了些酒意,小荣也恢复了平静。

“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成功从来都不等于好的业绩,”

这句话惊了小荣不小,迟迟没有给我回应。我接着说道:

一,看清成功公式才能看清成功

成功公式来源于刚刚出版的新书,叫《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The Formula: 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教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他不仅将成功解释的非常透彻,并总结出了成功公式。

《成功公式》的第一公式:业务表现 ≠ 成功。如果业务表现可测量,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如果业务表现不可测量,则是网络驱动成功。

原因很简单,有些职业的业务可以量化,比如职业网球选手,可以量化击球速度,直接得分的ace球,有的职业根本无法量化,特别是艺术界,一幅的好坏很多是由作画人的价值所决定的。

更多的职业,是两者的结合体,所以业务表现好,并不代表成功

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1)

二,成功公式颠覆的两大误区

1.成功是别人给你的

现在社会有个普遍概念,学习好了考上名牌大学,努力学习成为学霸,走到社会上一定能出人头地,和可惜真实的世界通常不是这样的,那些成功人士未必有超强的业务能力,或者超好的学历和背景。

据说阿里巴巴曾经有过这样件事情,有一次马云走进电梯,正好里面都是来阿里上班的新人,马云很友好的问他们:“你们都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是哈佛的”“我是清华的”“我是北大的”

“不错,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啊!”马云顿了顿继续问道:“你们知道中国哪所大学最好?”

一下子整个电梯鸦雀无声,“杭州师范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因为那是我的母校。”

正好电梯到了马云开会的那层,马云走出电梯,留下懵逼的一群人。

成功不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对社会网络的用处,正是这些用处才取决了你的成功。

马云开拓了整个电商时代和支付宝付费时代,电商的这十几年,让我们整个生活都天翻地覆,这才是成功。

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2)

2.成功来自社会感知

一旦你领悟了成功是别人给的这层境界,你对很多事情都可以释怀了。而像故事里那个小荣,不但没搞清楚成功的第一公式,甚至连公司层面只会感知到华北总经理的努力和付出,根本不会知道到一个区域经理,会付出那么多的汗水,那么多默默的努力。

这些社会和公司都不会感知到,原因也很简单---看不到

对于社会而言,他们只能感知到他们目力所及之处,公司业务红红火火,肯定是公司领导有方,战略指导准确,公司高层英明。

如果是学术界惊天的论文发表,对于社会而言,也只能感知一些知名的科学家,国家院士努力出成果,很少人感知到那些默默无闻的,不断在繁复做实验的科研人员。

成功来自社会感知,感知来自于人们脑海中的佼佼者,依旧是成功第一公式:业务表现 ≠ 成功。

那些一直不断努力的人就没有希望了吗?不,成功第二公式:拥有领域才能成功

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3)

三,成功第二公式,教你如何成功

我们看到了成功需要团队合作,但最后的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他能拿走功劳不是因为他这一次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一直在做这件事,这是一个系统,他拥有这个领域

那普通人,职场小白该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呢?

1.进入系统抓住网络

社会上任何一个系统或者网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那些精英公司中熬出来,才能自己出来创业成功的。那么一个新人该如何做呢?走好这三步,完成成功第二公式。

01.选核心网络

要努力进入一个顶级的网络,比如行业中的领军公司,网络中的规则制定者。比如你是学习电商的,那你的优秀网络就是阿里巴巴

,电商中优秀的网络,很多电商的规则和玩法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如果没有机会进领军公司,努力进头部公司,或有能人的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职场新人最忌在初期选工作的时候,一上来就谈高

工资,而对公司的质量不闻不问。

高工资确实诱人,但在初期并没有进入核心网络或圈子,你学到很多都是皮毛,甚至是二手三手资料,当你无法接近网络核心,你

只能越来越远离核心。

02.选优秀系统

对于优秀系统来说,想办法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大公司就是首选,它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就算是普通的岗位也能很快成长起来,

因为公司整个运营管理系统,上下层级的连接和完善的培训系统,那是一股中小型公司无法企及的。

这些正是职场小白需要学习和模仿的地方,当你在一个高层级的系统中学习,无论今后走职场管理,还是专一从事职场技能方面,

都比较容易成功,因为你一直在系统中。

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4)

2.借助团队力量主动学习

等你成功的走进网络或系统中,剩下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这个阶段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只要你记住下面几条建议:

01.主动参与大项目

可能对于新人而言,大项目是难以企及的,但也正因为是大的项目,精英需要分析,决断把握方向,反而那些初级的,单一重复的工作可以给新人做。

主动参与大项目,虽然最后荣誉肯定不是你的,但在其中学到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等,那才是宝贵的职场经验,甚至是一生的技能。

02.主动接受挑战

有一句金句和大家分享,“你要多做些你跳起来才能够到的事情。”这就是成长。虽然你已经进入了系统圈子,但一直在舒适圈,吃你自己的老本,很快就会被系统抛弃或遗忘。只有努力做些有挑战的事情,才能更快的出成果。

记得《杜拉拉升职记》中,就有这么一段,整个办公楼要重新装潢和安排位置,原行政经理一看,这个任务吃力不讨好,马上就借故逃走,反而杜拉拉接受了挑战,虽然过程非常辛苦,但最后的结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5)

3.独立工作继续深耕

当你前面几步都做的非常出色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和故事里的小荣一样,遇到有劳无功的尴尬境地。当学徒,要有给牛人铺路的觉悟。你真正需要的是一线的工作经验,把功劳都给领导又能怎样?但现在不同了,当你能够独挡一面的时候,独立是成功公式的核心。

01.垂直领域深挖

独立的前提是看到有些领域还有机会,然后抓住领域,垂直深挖是成功公式的重中之重。一直在一个领域中,独立并不断创造出成果,那就离成功不远了。

当然从BAT出来创业成功的人很多,像快看漫画联合创始人--李润超,曾任职于腾讯,2012年初加入小米,小米应用商店初创成员;房极客联合创始人--马跃磊,2009年加入腾讯,期间参与和主导多个重大业务突破。

02.依附平台创造领域

当然除了自己找到垂直领域不断创新成功以外,依附已有的网络体系,创建出基于平台的服务领域,也是非常不错的方式。

朱峻修服务过阿里、腾讯、美柚,带领团队打造多款DAU百万级互联网产品,之后独立出来创建出是一个基于微信的知识付费SAAS系统和大众知识学习平台---千聊。

职场成功的十个标准(功劳都是领导的)(6)

成功没有捷径,但成功确有公式

成功第一公式:业务表现 ≠ 成功

成功第二公式:拥有领域才能成功

总而言之,我们想要成功先要走出两大误区,成功是别人给你的,业务好不等于成功,成功来自社会感知,所以很多时候功劳都集中于一人。当然成功第二公式还教我们如何成功,先要进入系统抓住网络,然后借助团队力量,不断做出成绩,最后独立工作继续在垂直领域中深耕细作。

我是乔春雨,一个终生学习者,在世界500强工作多年,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加上最前沿的职场思维,一定能带大家走出职场困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