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

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15岁女生,一年内遭多次校园霸凌,曾被三十多人群殴。

10月22日,该女孩再次被围堵在巷子中,被抢手机、要钱等,欺凌者扬言父母是“警察”。女生母亲称曾多次向学校警方反映无果。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2)

29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发布通告:五位涉案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出现,从女学生被掴掌、群殴、强迫拍裸照等延伸至师生间的体罚及殴打老师等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

2018年6月7日,柳州一中学生学生吴某被童某纠集的社会青年15岁的覃某旋和17岁的唐某华带至河西路河西一区五菱桥附近殴打,并摄录殴打过程。

2018年8月31日10时许,淮阳县公安局产业集聚区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淮阳县实验中学发生学生打架事件。接报后,产业集聚区派出所立即开展调查工作。经查,8月25日21时许,淮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贾某、苏某某、韩某、刘某因 琐事 在学校宿舍殴打其同班学生潘某。

2019年6月19日一则职校学生遭校园霸凌211天患者抑郁症的新闻,上了新浪热搜榜。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3)

期间,李某某、闫某某等人对该同学拿烟头烫手,被褥泼水等在内的“欺凌毒打”。

当受害者向班主任反应情况后遭报复,霸凌者并扬言:

你要是敢对老师、学校、家长报告,我就打你越严重。

....

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我们家长该如何关心被校园霸凌的孩子?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4)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少年的你”?

最近最热门的电影非《少年的你》莫属!

从10月25日上映到现在,近一周了,一向苛刻的豆瓣上,也打出了8.4的高分。

《少年的你》里的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奉献了他们这两个年龄段难得一见的精彩表演。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5)

“他们都欺负我,为什么你们都不站出来?”

这是影片《少年的你》中遭受校园欺凌的高三复读生胡小蝶的呐喊。

同时,也是她的遗言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6)

因不堪忍受校园霸凌,胡小蝶选择了跳楼自杀,此刻距离高考还有四十多天…

她的尸体,就这样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教学楼天井地面上。

围观的学生们纷纷拿出手机,起哄,拍照,录视频

冷漠而又让人心寒。

胡小蝶自杀后,只有一个女孩站了出来。

她穿过围观的冷漠人群,脱下自己的校服,轻轻地盖在胡小蝶的身上,为她挡住了所有来自外界的恶意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7)

这位女孩,就是周冬雨饰演的陈念

因为这一善意的举动,她被那些“大姐大们”盯上了,成为下一位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8)

下楼梯,被绊倒,甚至推下楼;

排球课,被集体孤立,甚至用排球从背后猛砸过来;

回家路上,被同学堵住一顿嘲讽和群殴。

“少年的你”真的非常无助!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9)

“他们为什么不去打别人,偏要打你呀?”

被嘲弄、孤立、殴打……一些人年少时痛苦的记忆,不仅没有随着成长慢慢消逝,反而在内心深处留下烙印。

少年们的恶从何而来?或者这么问,少年是如何成为欺凌者的?

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等一系列外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与学校对孩子个性有最直接影响。

电影中的欺凌者魏莱(周也 饰)来自一个富裕家庭,长得漂亮,成绩好,很受学生欢迎。但诸多细节也透露出,她的家庭对她要求极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她的复读让她父亲一年都不跟她讲话。

正因为她在家庭中是被压抑者/被欺凌者,在父母面前过于弱势,所以到了学校,她便成了欺凌者,在欺凌他人的快感中消弭家中高压、缺爱的不安全感。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0)

漂亮的魏莱,是一个冷漠的欺凌者

这是欺凌者的一个普遍特征。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梅竹看来,要研究校园霸凌为何频现的原因,就要关注受害者心理,更要关注霸凌者心理。

“霸凌”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霸凌”通常发生在两个力量不对称的人之间,它并非偶发事件,而是具有长期性、多发性,且形式多样,如:

肢体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

言语霸凌(取绰号、辱骂、嘲弄、恐吓)

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树立)

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微信、微博、博客、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

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征、性取向等作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霸凌”现象不仅存在于我国,也不只在学校中。在成年人的生活、工作中也同样存着“霸凌”行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忽视了“它”。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受害者”和“霸凌者”其实也会转换。

而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对欺凌的漠视。

“他们为什么不去打别人,偏要打你呀?”

“被欺负的都是性格孤僻的学生。我跟他又不熟,为什么要惹祸上身。”

同学的冷漠、学校的不作为、家长的不管教……让被欺凌者无意中受到二次伤害。相关数据统计,受到欺凌的学生中,将近30%的学生不会反抗。

大多数被欺凌者常常是被动的、消极的、服从的;在社交时易焦虑、敏感、缺乏自信 。

而很多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之后,出于恐惧、好面子等原因,并不选择向教师、家长等报告此事,而是自己默默承受。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1)

这也使得欺凌者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最终导致校园欺凌的不断持续和升级。

一些校方对校园欺凌给出的解释是,学生之间的“开玩笑”。学校干预机制滞后,再加上对校园暴力的治理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面,没有上升到法律。没有惩戒,助长了欺凌者的肆无忌惮。

此外,多起欺凌事件说明,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其行为和遭遇都与缺乏父母管束和管教方法不当有关。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缺失,让校园欺凌更难治理。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2)

如何帮助遭受霸凌的孩子?

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可能不会告诉父母。

所以,父母一定要擦亮眼睛观察,遭受到校园霸凌的孩子,有些会表现为:

情绪异常(沮丧、恐惧、焦虑、抑郁等);

行为异常(退缩行为、回避行为、自残行为或攻击性行为等);

有些甚至会说出“想死”或询问跟死亡有关的话题。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3)

面对受伤害的孩子,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孩子的细微变化

有异常行为一定要重视,尤其是关于死亡的话题,不要觉得孩子是“说着玩”。

2、给孩子足够的安全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在孩子受到伤害时,关注其心理创伤,帮助孩子感受、接纳、缓解情绪,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包容与接纳。

3、尊重孩子的意见

父母不要一味帮孩子出头,应与孩子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尊重孩子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听从孩子的建议。

4、主动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带领孩子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尤其是寻求专业心理机构、学校、甚至是警方的帮助。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4)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涉及到稚嫩单纯又无知的恶意,仅靠孩子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制止校园霸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成人的介入。

首先,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爱;建立平等的沟通机制,对孩子有充分的包容性,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较高的自尊水平,让孩子有充足的价值感。

这样,当孩子万一遭遇霸凌时,才会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且这样的家庭支持也更有利于受到校园霸凌的孩子恢复。

如果老师打你了你可以还手吗(你要是敢告老师)(15)

当然,当自己孩子是霸凌者时,也一定要给予积极引导,让孩子正确发泄自己的情绪。

其次,学校和老师一定要从重视孩子的社会情绪方面教育。

教会孩子如何适应集体生活、如何合理的处理冲突;如何合理的表达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去接纳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像电影所说,要教会孩子如何长大。

最后,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保障机制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看起来并没那么美好的世界上,仍然发现一丝温暖;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愿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强大的保护伞,护孩子一世周全。

叮当派,专注5-12岁儿童语文学习的趣味精读导师与时间管理教练;持续推送教育热点、时间管理技巧、高效能语文学习方法等丰富内容,与您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