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

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1)

选手大伟

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2)

选手胡晓

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3)

选手曾子儒

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4)

总冠军安德烈

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5)

总决赛集合了5位洲冠军。

外国人在哪个大学可以学中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吗)(6)

“汉语桥”总决赛现场

前日,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完美收官,来自加拿大的“学神”安德烈力克群雄夺得总冠军,登上汉语王的宝座,并获得“汉语之星”的称号。

参加总决赛的5位洲冠军的表现可谓完美,他们能声情并茂地演讲,汉语经典也是张嘴即来,连“赢、羸、蠃”三个字念起来也是干净利落。外国人学汉语的理由五花八门,学汉语的方式也各有心得,但都彰显着:世界越来越愿意理解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文/广州日报记者 张素芹

现场:

这些外国人

汉语有多厉害?

“汉语桥”是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今年是第十五届,来自108个国家的146位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和角逐,前晚全球五强即五位洲冠军来到总决赛的舞台,争夺最终的总冠军。

总决赛分为三个环节,“我的中国故事”主题演讲、选手挑战超级冠军团和世界文化交流大考验。演讲环节考的是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选手们一一讲述自己因汉语而发生的中国故事。其中,大洋洲冠军、来自澳大利亚的胡晓多次来中国做义工,教孩子们做手工、学英语。非洲冠军、来自埃及的大伟则讲述了自己的中国爱情故事,因为女友“倩儿”他才来到了汉语桥的舞台。

在挑战超级冠军团环节,闯过第一轮比赛的4位选手分为两队两两PK,挑战来自《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我是演说家》、国际大专辩论赛等竞赛的总冠军和2016高考状元。不同汉语领域的冠军所出的题也涵盖了字、词、诗、曲、戏剧、历史等多个方面。选手们在规定时间内和各路汉语高手频频过招,激烈又精彩。这一轮中,欧洲冠军、乌克兰选手曾子儒和美洲冠军、加拿大选手安德烈表现出色。在听了一段描述后,曾子儒能立即判断出出题者所描述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对各种关于水的诗词也是张嘴即来。而自称“学神”的安德烈果然是神一般的存在,他能抑扬顿挫地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能一字不差地用文中原句表述《爱莲说》作者周敦颐之所以“爱莲”的原因,对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原意更是果断回答。现场有观看录制的媒体表示:“太牛了!他一定是中文系毕业的。”最终,安德烈获得了本届“汉语桥”的总冠军。

解惑:他们为什么热衷学汉语?

是什么促使这些外国人把汉语学得这么棒呢?在总决赛开始前,总决赛冠军团部分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北京语言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大卫是2014“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冠军,“我个人比较喜欢学语言。选择中文是因为它是目前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对我而言很有意思。”而这届总冠军安德烈的理由则很“欠揍”,这位学神从小拿遍了数学国际大赛的奖项,“觉得没意思了,就去攻克汉语,迅速拿到中文4级证书。”然后在当地高处不胜寒,“不要叫我学霸,我是学神。越学汉语越孤独,没人能教我了”。后来他又去参加了一项数学大赛,用所得的奖金请了个华人老师教汉语,1个月就考到了中文5级。

亚洲冠军、来自缅甸的选手郑佳佳在“我的中国故事”主题演讲中则如此表述:“父母每月花300元让我读汉语补习班,这相当于我们家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我们家所在的小镇上开了很多公司,不会汉语的每月能赚2000元,懂汉语的则能赚6000元。在我们那里,学习汉语能改变命运。”显然,进入总决赛的她,人生更宽广。

学习汉语,或者说参加“汉语桥”确实能给选手的人生带来变化。在总决赛的现场,一些往届选手现身。蒋思哲是第九届“汉语桥”的选手,参加“汉语桥”后,他留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国际文化交流机构,迄今为止,已有中、英、美三国的100多所中学、4000多名学生通过这家机构而有了认识新世界的机会。除了蒋思哲,还有因“汉语桥”相识、相爱的第三届选手哈森、穆娜,在12年后回到了“汉语桥”的舞台上,并带来了他们的“汉语桥”宝宝。现在他们在北京开了一家国际旅行社,决心一直留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家庭。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该学院教师伍英姿表示,近几年来,留学生越来越多元化,一学年有1000多个学生。“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很单纯。以前来学汉语的,主要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现在,则有很多是为了学好汉语能在中国做生意,或者在本国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但他们更看重自己学到了多少东西。”伍英姿说,“绝大多数留学生对中国充满了信心,甚至比中国人对中国更有信心。”目前,该学院有语言进修生和学历生,学历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也反映了汉语国际教育层次在不断提升。

记者手记

国家强则语言强

张素芹

大卫特别会聊天。在“欢腾”的交流中,你完全忘了他是个俄罗斯人。离开了文化,语言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他故意把“躯ke”念成“躯qiao”,逗乐别人后他再马上自我纠正。

大卫说话带着儿化音,也特别能贫。“中国人太友好了,外国人说句你好,就会被赞中文真棒。”大卫说这曾经给他造成过误导。最爱《古代汉语》的他,绝对能和中国同学谈笑风生,汉语是真的学到骨子里了。

总决赛现场,坐在我后排的美国小伙子不停地用英语跟小伙伴解释着赛场上的比赛。当我热烈鼓掌并和同行赞选手“太牛了!”的时候,他估计也会吃惊吧。

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 看到现场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真切体会到“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

学好中国话,人生路更宽。无论是过往选手的经历,还是台上选手的故事,都在透露着这一信息。大卫要做汉语文化使者的理想会实现,而安德烈“越学汉语越孤独”的局面终会改观。

支招:怎么学好汉语?

学习外语尤其是汉语并非易事,那么这些选手是怎么做到的呢?

总冠军安德烈的经验是积累,“按照数学公式,我学习汉语每天记1%,一年下来就能记到37.8。”曾子儒则表示家庭氛围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家里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都很感兴趣,支持我学了4年汉语,开了209次家庭会议。”大卫的经验则是加大学习难度、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为此他特地申请从汉语学院转到人文学院学习:“中国同学很热情,他们总是帮我,一个学期之后我就慢慢能跟上节奏了。”2013年“汉语桥”冠军贝乐泰认为学汉语是一个比较苦的过程,因此需要热情:“需要去到这些地方吃这些地方的饭,才有动力和力气去学好汉语。我是一个很喜欢交流的人,在中国生活的时候都喜欢和中国人交流,所以只能用汉语。”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留学生艾立岚参加了今年的“汉语桥”:“我们都对中国文化、对汉语有着极大的兴趣,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深刻,而他们的汉语水平还真能跟中国人比赛,这给我非常强的动机去继续学习汉语,并让我对中国文化感到更大的兴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