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的繁花讲了什么(论金宇澄的繁花)

变奏的上海:延续与重生

《繁花》全书由引子、三十一章、尾声三部分构成,一章旧事、一章当代交替,到第二十九章,两条并行线接头。巧合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同样由咏叹调加三十一变奏构成。而小说第十五章、二十五章讲今夕隔阂、时代变迁中个体的命运,与哥德堡变奏中变奏第十五、二十五的沉思气息都遥相呼应。第三十变奏由两首民歌旋律组成,同样,在《繁花》的第三十章,先后出现了一首民谣和一首民国歌曲。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契合,在某种意味上,也揭示了作者写作的主题和关怀,暗示了作者对于上海“发展”的思考与探究。

1.1

变动的上海

金宇澄的繁花讲了什么(论金宇澄的繁花)(1)

小说所处理的时代的、政治的、阶层的变动,是作为一个共同的背景在处理的。这个共同的背景是具体的:1950年代和1960那年代之交民办小学是新生事物,沪生在其中报名上学;阿宝的爷爷在1960年就有一台苏联产电子管电视剧,这是一个活的资产阶级个体;70年代的广播里讲,西哈努克又到北京了……历史作为具体的生活出场,生活保持了它不被抽象历史所捕获的本真魅力,回到了它神秘而混沌的存在之中。对于市民而言,日常生活就是如此,哪有那么多“传奇”与故事,不过就是日子一天一天如流水般过去,人也一天一天老了下去,而《繁花》应和了这种节奏。与大多数上海写作的“传奇”不同的,《繁花》关心的是‘上海’这个城市怎样与这个城市生活的‘单数’个体发生关系,关心的是‘上海’如何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在六七十年代的溃退和顽抗,在八九十年代的还魂和异变。

“上海”这两个字对于中国而言已远远超过了作为城市指称的含义,更具有文化上的多元内涵。而“上海书写”更是指向一种深入广泛的文学努力,作家试图在想象和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书写或表述,沟通现实与文本,将上海文本化,达成一种认知与认同。“而上海在上海书写中,既是一个背景,又不只是一个背景——它也是一个参与作品成立的重要角色。”张屏瑾在评价《繁花》时说,“上海无疑就是研究中国现代转型中的人性和社会过程的实验场所,而就一个移民城市来说,划地为界也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这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历史,为上海叙事注入了不可替代的国族寓言意味,这也是今天,在文化、经济和政治建设各方面有所迷惘的我们,依然觉得上海经验与上海叙事是如此重要的原因”。上海一直站在中国人想象力的尖端,用一种傲然的姿势指出什么叫做全球化和都市化,因而很多时候,我们对上海书写的定义还是太过偏狭和符号化。比如卫慧的《上海宝贝》,我们以为是地道的描写上海的城市小说,都市的繁华、颓废、五光十色是有别于乡土小说的最直接证明。而金宇澄笔下的小说,则是另一种上海书写,它涵盖面更广,历史意味更深厚,人文特点更明显,写一件事情兜兜转转,却意蕴悠长,让我们看到,在“摩登”之下,上海仍然保留着对传统、对文化的记忆,并流淌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繁花中的上海

金宇澄的繁花讲了什么(论金宇澄的繁花)(2)

《繁花》借助话本式的白描手法,让大上海的历史变迁与小人物的命运浮沉,都在作品里熠熠生辉。表面上是家常里短的寻常生活,但内里却借助一种生活场景还原去重构我们认知的历史,从而形成一种无言的“批判”。不连贯的历史,使得作家在尝试呈现上海的时候,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而世俗生活超越时代的恒常性,却能很好地将历史连贯地记录下来,并体现出文化的更迭与传承。按作者金宇澄的话讲,“1949年以后,上海的逐渐边缘化,谈上海一般是标志性内容,甚至误解,提到上海人的浅表或负面。真正上海怎么回事,但愿疏通这个瓶颈,不止是旗袍、百乐门、外滩,让外人多了解内部,上海的弄堂,毛细血管一样丰富”,“在以往的文学作品里,上海经常被处理成很表面的状态,比如外滩、旗袍、百乐门,我写这个小说,写城市的日常生活,希望能消除人们对上海浅表的看法。”

中国近代史上,呈现出如此令人眼花缭乱历史参差文化交错,与生活方式的奇特组合的,唯有上海。因而,文学中的上海也支离破碎、无从整合,但我们仍可以在破碎中拼接出上海形象的诸面,在动荡中还原被割裂了的上海想象。《繁花》开篇写到《阿飞正传》结尾的香港夜色——“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整本《繁花》,确与王家卫电影有相似之处——不需完整故事,零碎片段拼叠,时代和人性自然浮现。革命的风潮曾经席卷了上海的家庭,但我们在不同阶层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可以看到上海的特色是如何在细微的裂缝中保持了下来。而只要一找到机会。上海就迅速的脱掉了革命的外衣,奔跑下一种世俗生活,拥抱商业和改变。通过一群人的生活百态、人事变迁,《繁花》的论调也逐渐透彻:革命的与反革命的,堕落的与抬升的,一概皆是世间的浮华而已。没有必然性的坚持,只有偶然性的选择;在不明不白的节奏中,个体所作的一切努力,无非是为了挣扎出活路,活着然后死去,留得夜色平淡苍茫。

1.3

结语

金宇澄的繁花讲了什么(论金宇澄的繁花)(3)

一个“繁”字,涵盖了这座城市的巨细无遗,几个人物是“经”,时间是“纬”,人与时间的混杂和编织,就构成了一幅全景式的上海城市风情史。一部《繁花》,与其说是在书写上海,不如说它是在构建上海,它比我们今天接触的上海生活更加的感性,更加的丰满,更加符合我们的想象。

作者:屠丽洁

来源:知网

声明:所有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擅自商用,本文仅供学习交流。

金宇澄的繁花讲了什么(论金宇澄的繁花)(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