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小孩子怎么说(闽南语的儿子为什么写作)

“儿子、犬子、犬儿、小子……”

古代称呼儿子的名词一般都是类似这些词汇,就是在“儿”和“子”中进行扩展。

近年来,闽南语影视剧或节目逐步普及,遇到“儿子”,基本都翻译成“囝”,女儿为“囡”。《康熙字典》中,“囝”在《集韵》,“九件切,音蹇,闽人呼儿曰囝。”按《康熙字典》说法,福建人称呼“儿子”为“囝”,音jiǎn。

闽南语小孩子怎么说(闽南语的儿子为什么写作)(1)

这也是困惑我的地方,基于以下原因:

1.闽南话的“儿子”,一般叫作“gà(a为鼻音)”,或者“già(a为鼻音)”。

2.字典中,“囝”字的读音有两个,“jiǎn”和“nān”,都和闽南话发音大相径庭。

3.作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话,在发音上怎么会有这么大差距呢?何况《康熙字典》特别说明是“闽人呼儿。”民国的《国语辞典》更是明确,“囝”为闽南方言,称儿子或儿女。

闽南语小孩子怎么说(闽南语的儿子为什么写作)(2)

突然想起来,古汉语中好像没有“j”的音,“j”大多读成“g”,跟闽南语发音很像。比如“机”,闽南话读作“gī”,“加”读作“gā”,“甲”读作“gà”,“江”读作“gāng”,“交”读作“gāo”等等,不再枚举……。

所以,“囝”的“jiǎn”如果读作“giǎn”,就基本合乎闽南语发音了,何况,汉语把“an、ian、uan、iang”等含含“n”或“ng”的韵母称“鼻韵母”,这里的“n”可以理解为鼻音,就变成“giǎ(a为鼻音)”,和闽南话的“già(a为鼻音)”基本一致了,就差声调。

闽南语小孩子怎么说(闽南语的儿子为什么写作)(3)

从上述含“i” 复韵母的例子,如“交”、“江”等,可以看出,闽南语很多字不发“i”音。闽南称小孩,经常叫“gǎn a”,是不是也是“囝”的“jiǎn”音呢?“囝啊”,像“简单”,闽南语读“gǎn dān”。当然,小孩也叫“gǐn a”,作为方言是口口相传,各地发音习惯不同自然流传不一样吧。

“囝”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没有收录,所以非通用古汉字,或者说是后来造的字,百度有的地方“囝”标注为“giang3[kiaŋ32](古音)”,这里的声母为“g”,很想知道何时的古音,出处在哪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